政府决策失误的原因,对策,代价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313337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府决策失误的原因,对策,代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政府决策失误的原因,对策,代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政府决策失误的原因,对策,代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政府决策失误的原因,对策,代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政府决策失误的原因,对策,代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府决策失误的原因,对策,代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府决策失误的原因,对策,代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府决策失误:代价、原因与对策 薄贵利 政府决策失误,特别是重大决策失误,必然使社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导致政府决策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方面的原因。因此,要防止、减少和克服政府决策失误,就必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政府管理机制。 一、政府决策失误的社会代价及其原因 政府决策失误与社会无谓成本是成正比的。政府决策失误多、决策失误大,社会无谓成本就会大幅度上升。而社会被迫支付的无谓成本,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有可能使许多人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有可能会贻误许多发展机遇,有可能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还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从而会削弱国家的实力,甚至导致国家的衰

2、亡。以上的例子很多,不胜枚举。重要的是要分析导致决策失误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本文认为,导致政府决策失误的主要原因有: 1.权力过分集中的管理体制 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形成和确立了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使我们的各级领导机关都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经过近30 年的改革,我国对高度集中的权力结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成效。但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由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党政关系、政企关系、政事关系和政社关系没有完全理顺,一些权力下放到地方以后,又过分地集中于地方的党政机关,特别是集中于地方的党政一把手。“这些事只要有一定的规章

3、,放在下面,放在企业、事业、社会单位,让他们真正按民主集中制自行处理,本来可以很好办,但是统统拿到党政领导机关、拿到中央部门来,就很难办。谁也没有这样的神通,能够办这么繁重而生疏的事情。”1 权力过分集中为什么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呢?第一,“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或少数人手里,多数办事的人无权决定,少数有权的人负担过重,必然造成官僚主义,必然要犯各种错误,必然要损害各级党和政府的民主生活、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个人分工负责制等等。”2第二,权力过分集中于领导者个人手里,必然导致一言堂、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个人崇拜、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一类家长制现象。“不少地方和单位,都有家长式的人物,他们的权力不受限制,

4、别人都要惟命是从,甚至形成对他们的人身依附关系。”3第三,权力过分集中于领导者个人手里,容易导致权力的专断和腐败,也难以对权力,特别是“一把手”的权力进行适时有效的监督和制约。第四,权力过分集中于领导者个人手里,容易导致“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好摆门面,好说空话,思想僵化,墨守陈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不守信用,公文履行,互相推诿?”4等官僚主义。官僚主义盛行,决策失误就难以避免。第五,权力过分集中,在权力运行中必然导致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说假话,说空话,说大话,说官话,形式主义盛行,文牍主义泛滥,使 下情难以准确及时地上达,上情也难以及时准

5、确地下达,其结果必然导致决策信息系统的失灵。 2.我国干部人事管理中某些不科学、不合理的管理机制 干部人事管理机制对决策失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不科学的政绩观和政绩考核标准,不仅诱导各地简单地追求GDP,在决策中忽视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且还使一些干部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献礼工程”、“首长工程”,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又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形象。二是以政绩论英雄,重政绩选干部,必然导致“彼德现象”。即依据政绩选拔干部,必然导致一个人一直晋升到他的能力所不及的位置,其晋升才告结束。与此同时,管理工作中之所以出现不科学和低效率,是因为一些人正在从事自己能力所不及

6、的工作。一些领导干部的能力与职位不相适应,而又急于干出政绩,其结果必然是“无知+权力=失败”。三是一些地方在选人用人上的潜规则和腐败现象,不仅导致庸人当政,压抑了人才,使人才无所用其力,而且败坏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败坏了社会风气,扭曲了党内同志之间的平等关系和正常的上下级关系。甚至有的上级对下级颐指气使,下级对上级阿谀奉承,无原则地服从和“尽忠”,把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搞成毛泽东同志多次批评过的猫鼠关系,搞成旧社会那种君臣父子关系或帮派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公共权力的运行很容易偏离正确的轨道。 3.某些领导干部素质不高 众所周知,领导者素质高低,对决策科学与否具有直接的影响。一些领导干部素质不高,

7、主要表现:一是缺乏责任意识。有的领导干部虽然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但缺乏对党和国家的高度负责精神。在这些人的心目中,保位升官是第一位的,其他事情都不重要。为此,他们的主要心思是搞好各方面的关系,特别是与上级领导的关系,对工作则是推着干、应付着干或者做表面文章,不讲原则,不顾大局,不思进取,不负责任。二是缺乏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这在新形势下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现实性。正因为一些领导干部缺乏这“三种意识”,导致一些党政机关存在严重的铺张浪费现象,如:新建、扩建办公大楼,建设豪华楼堂馆所,以公务接待

8、为名大吃大喝,以学习考察为名游山玩水,以培训为名出国旅游,等等。“现在,不少地方、部门和单位讲排场、比阔气,花钱大手大脚,奢侈之风盛行,群众反映强烈。”5缺乏“三种意识”,是导致一些地方和部门决策失误,造成社会无谓成本增加的重要的主观原因。三是一些领导干部缺乏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科学决策能力不强,致使一些领导干部在决策中,仍然是凭经验、凭感情办事,以致于出现一系列所谓“好心办坏事”和“交学费”等现象,群众把这些干部讥讽为“三拍干部”,即“遇到问题拍脑门,上级面前拍胸脯,出了问题拍屁股(调离)”。这样的人坐在领导岗位上,就如同不会开车的人驾车上路一样,不出问题是不可能的。 4.决策

9、科学化、民主化程度不高 为防止决策失误,中央明确提出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这是防止决策失误的重要途径。但在现实中,一些领导机关只是将这句话作为一句口号,并未认真地去落实。表现在:一是许多领导机关至今未制定科学、严密的决策程序。需要决策时,不管大事小事,仍然是一把手说了算或看一把手眼色行事。二是一些领导机关在决策前,虽然也请了一些专家进行“咨询”,但往往只愿意听专家的顺耳之言,不愿听专家的逆耳之语,从而使专家咨询流于形式。三是在一些地方,决策民主化缺乏 科学的界定,有的明显带有“作秀”色彩。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缺乏严格的制度性规定,使之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成为装点门面的花瓶,使决策仍然是领导者个

10、人或少数人说了算,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决策的失误。 5.对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政府是行使公共权力的重要主体之一。政府决策过程,实际上就是公共权力的运用过程。对这一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就难免使公共权力脱离正确的运行轨道。而决策一旦失误,又无人承担责任。据人民日报披露,2003 年1 月至2007 年3 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办渎职侵权犯罪案件29351 件,涉案35011 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这仅仅是冰山的一角。最高人民检察院分管反渎职侵权案件的副检察长王振川指出,从全国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工作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发现和查办渎职侵权犯罪的数量与实际的发案状况相差悬殊。6 二、改革管理

11、体制,切实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 要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降低社会无谓成本,必须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政府管理机制。1.科学定位政府职能,依法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权限在新世纪,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公共行政体制。按照这一改革目标的要求,各级政府必须从那些不该管、管不了和管不好的事务中跳出来,管好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务,即社会公共事务,生产公共物品,提供公共服务。具体来说,公共行政体制下的政府主要职能包括:(1)管理国防和外交事务,提供国防安全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2)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维护公共秩序,为

12、社会提供公共安全服务;(3)加强文教体、科技、医卫等方面的公共事务管理,为社会提供文教体等方面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4)加强社会保障及福利事务管理,为社会提供就业指导与培训、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伤残保险等方面的服务;(5)加强公共设施的规划、建设与管理,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方便公民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6)加强公共经济事务的管理与服务,为经济发展创造公平公正、合规有序的环境,等等。在科学界定政府职能,实行政企、政事、政社分开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政府纵向间的合理分权体制,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合理分权、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合理分权,依法明确中央政府的专有权、地方各级政府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共有权

13、及其运行的原则和程序,同时,还要依法明确各级政府内设机构的职责权限。政府职能定位清楚了,各级政府及其内设机构的职责权限明确了,这就为各级政府正确履行职能和行使职权,“管自己应该管的事,管好自己应该管的事”奠定了坚实的体制基础,提供了有效的法治保障,从而为各级政府减少决策失误,降低社会无谓成本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2.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借鉴和实行能力主义管理 由血缘社会、资历社会进入到现代的能力社会,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适应人才资源管理与竞争的新形势,一些发达国家实行了能力主义管理。所谓能力主义管理,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惟有能者宜在其位。能力主义管理是由三套系统构成的:(1)

14、公正评价系统。其作用在于:通过科学的标准、程序和方法,对干部的能力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2)人才任用系统。其功能在于:依据人才能力的类型和大小,授予与其能力相适应的职位,以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3)能力开发系统。经测评,如果一个人的能力与现任职位有差距,那么,就进入能力开发系统,通过培训,提高干部的素质能力。培训结束后,再进入公正评价和人才任用系统,以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性循 环。能力主义管理的三个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就构成了能力主义管理三角形:能力主义管理为能人当政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提供了机制上的保障。与此同时,也能够有效地避免因庸人当政所必然导致的决策失误和社会无谓成本的增加。 3.改革和完善政府的决策机制,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首先,改革和完善政府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畅通政府信息通道,切实提高该系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使政府决策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及时、准确地传导到政府决策系统,以防止和克服因信息不全、不准和迟滞所导致的政府决策失败。其次,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广泛吸纳各界群众代表参与政府决策,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