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应急救援预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312589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1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起重机应急救援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起重机应急救援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起重机应急救援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起重机应急救援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起重机应急救援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起重机应急救援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起重机应急救援预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桥式起重机应急救援预案交城义望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2014.02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为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和在万一发生事故后能科学、 合理、 有序、 有准备等进行事故处理, 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结合本单位自身实际情况,特制订本预案。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和重大危险源辨识等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定, 制定本预案。1.3 工作原则1.3.1

2、以人为本, 安全第一。 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认真做好事故预防工作, 切实加强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乘客伤亡和财产损失。1.3.2 相互协作, 积极应对。 桥式起重机使用管理单位应认真贯彻落实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努力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体系, 落实各级岗位职责; 协同桥式起重机维修保养单位制定合理的应急处置措施和配合注意事项, 准备充分的应急资源, 以便遇到突发事件时, 能够及时迅速地采取正确措施,有效应对。1.3.3 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 应急救援指挥部在总指挥统一领导下, 负责指挥、 协调处理突发事故灾难应急

3、救援工作, 有关单位、 部门和班组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的应急管理和现场应急处置工作。1.3.4 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方法、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1.3.5 预防为主, 平战结合。 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 加强危险源管理,做好事故预防、预测、预警工作。做好应对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将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 搞好宣传教育, 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援技能。2 应急救

4、援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2.1.1 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 成立起重机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救援组织机构负责对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 指挥、 协调等工作, 救援组织机构总指挥由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担任。2.1.2 救援组织机构下设现场处置组、 警戒疏散组、 后勤保障组、 医疗救护组、通信联络组等 , 见图 1 。2.2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成员及职责2.2.1 总指挥:( 1) 组织制订起重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 负责人员、资源配备和应急队伍的调动。( 3) 确定现场指挥人员。(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5)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6)事故状态下设立的现场处置组、警戒疏散组、

5、医疗救护组、后勤 保障组、通信联络组等内部机构的工作职责及各级人员的职责。(7)起重机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8)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物证、资料。(9)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10)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图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2.2.2 副总指挥:(1)协助总指挥落实抢险方案。(2)按照总指挥指令,协助组长,指挥抢险工作。(3)总指挥因故不在时,全权指挥抢险工作。2.2.3 现场处置组:( 1)在统一指挥下,按事故处置程序正确进行现场事故处置,尽量减 少损失。( 2)在现场处置时确保人员安全,包括自身安全。2.2.4 警戒疏散组:( 1)负责布置安全警戒保证现场井然有序,实行交通管制,保证现场

6、道路畅通。( 2)加强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 3)指挥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2.2.5 后勤保障组:( 1)负责应急状态下应急物资的供应保障。( 2)负责交通车辆的保障。2.2.6 医疗救护组:( 1)负责联系医疗机构。( 2)组织救护车辆及医疗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 3)组织现场抢救伤员。2.2.7 通讯联络组:( 1)负责应急抢险过程中的通讯联络,保证通讯畅通,常用电话要常 备,保证应急时及时向有关方面提供。( 2)负责各小组内的协调及与外部机构的联系,协调。3 危险辨识与灾害后果预测3.1 桥式起重机的概况与安全状况3.1.1 企业桥式起重机安全状况。3.1.1.1 安全

7、保护装置状况包括:( 1)限制起重载荷量的装置,如超载限制器;( 2)限定行程位置的装置,如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下降极限位置限制器、运行极限位置限制器、轨道端部止挡等;( 3)安全定位装置,如夹轨钳和锚定装置等;( 4)其他安全装置,如联锁保护装置、缓冲器、安全钩、扫轨板等的型号、完好状况、更换维修记录、检查记录等。3.1.1.2 主要受力构件状况:包括主梁、端梁、支腿等的完好状况、更换维修记录、检查记录等。3.1.1.3 主要零部件安全状况:包括吊钩、 卷筒、 滑轮、 联轴器、 齿轮、 制动器、 减速器、 轴承、 车轮、小(大)车运行机构、电机、控制器等的完好状况、更换维修记录、检查记录等。

8、3.1.1.4 灾害事故及损坏情况记录:以前曾发生事故的结构、机构及部件等的损坏和维修情况等。3.2 桥式起重机危险分析和辨识3.2.1 机械部分故障及其原因分析。3.2.1.1 桥式起重机机械部分故障及其原因分析1) 锻造吊钩损坏:尾部及尾部螺纹退刀槽出现裂纹;吊钩表面上有裂纹和破裂;钩嘴危险端面的磨损超过其高度的10%。2) 片式吊钩损坏:外力使吊钩弯曲;钩片的表面上有裂纹。3) 滑轮:滑轮槽不均匀磨损(钢丝绳磨损快);滑轮心轴磨损(心轴损坏);滑轮不转动(钢丝绳磨损),轮缘或腹板上有裂纹(滑轮损坏)。4) 卷筒损坏:出现裂纹;壁厚磨损超过原厚度的10%。5) 轴或轴颈损坏:出现裂纹;轴的

9、弯曲每米超过0.5mm。6) 联轴器: 在半联轴体内有裂纹 (损坏联轴器) ; 联接螺栓孔磨损 (产生振动切断螺栓);联轴器齿磨损(缺乏润滑脂齿磨坏、重物坠落);键槽磨损(键脱出、重物坠落)。7) 齿轮:齿轮齿损坏(在工作中跳动继而损坏);齿磨损(在启动或制动时跳动);轮辐、轮圆和轮壳有裂纹(齿轮损坏);键损坏和齿轮在轴上跳动(切断键)。8) 制动器:对运行机构来说小车或大车断电后滑行距离较大,不能夹持住货物 (拉杆系统中活动关节被卡住, 润滑油滴入制动轮的制动面上, 制动带过分磨损, 电磁铁制动器上制动杠杆的锁紧螺母松开, 液压推杆制动器上叶轮旋转不灵);上闸后打不开(制动闸带胶粘在有污垢的

10、制动轮上,活动关节卡住, 弹簧张力过大, 电磁铁线圈烧毁, 液压推杆制动器油液使用不当、 叶轮轴上键损坏导致电动机空转、 叶轮卡住、 电动机回路断线或烧毁) ;制动带有焦味,磨损很快(不均匀离开使制动带发生摩擦、制动轮过热);制动器易于脱开调整位置(调整螺母没有拧紧或备螺母没拧紧)。9) 减速器:装有轴承处的外壳发热(轴承故障);润滑油沿剖分面流出(齿轮磨损、齿轮和轴承内缺润滑油);振动或跳动(机件磨损、螺栓松动)。10) 滚动轴承:过热(缺乏润滑油脂,轴承内有污垢);工作时噪音大(装配不良、轴承游隙过小或转动件受阻,轴承零件磨损或破碎)。11) 车轮:走行不平稳及发生歪斜(车轮轮缘磨损超差,

11、不均匀磨损使车轮直径差别过大,轨道不平)。12) 小车运行机构:打滑(轨道上有油或在室外工作时有冰霜,轮压不均匀,同一截面内两根轨道标高差过大,启动过猛);小车产生“三条腿”现象(四个车轮不在同一平面,轨道不平)。13) 大车运行机构:啃轨(轨道缺陷:轨道安装水平弯曲、轨道安装内“八”字形、两根轨道相对标高超差过大、轨距变化,车轮缺陷:车轮水平偏斜、 车轮垂直偏斜、 两主动轮直径不相等、 前后车轮不在同一直线上运行、车轮锥度方向安装错误, 其他原因: 分别驱动的大车机构中两台电动机不同步和两制动器制动力矩不等引起车轮运行不同步, 两端联轴器的间隙差过大引起车轮不能同时驱动, 更换一个主动车轮后

12、造成两主动轮直径差过大引起两车轮运行的路程不一致等等)。3.2.2 电器设备故障及其原因分析。3.2.2.1 桥式起重机电器设备故障及其原因分析1) 电动机:均匀过热(实际工作类型超过额定值而过载,在低电压下工作);工作时噪音不正常(定子相位错移,定子铁芯未压紧,滚动轴承磨损,横楔子膨胀);电刷冒花或滑环被烧焦(电刷研磨不好使电刷在刷握中太紧,电刷及滑环脏污或滑环不平使电刷压力不够)。2) 电磁铁:线圈过热(电磁铁吸力过载,磁流通路的固定部分与活动部分之间有间隙使线圈电压与电网电压不符合) ; 发出嗡嗡声 (电磁铁过载,磁流通路的工作面有污垢);电磁铁吸力不能克服弹簧力(电磁铁过载,电网电压低

13、)。3) 接触器:线圈发热(线圈过载,磁流通路的活动部分接触不到固定部分);嗡嗡声较大(线圈过载,磁流通路工作表面上脏污、磁力通路自动调整系统中有卡塞现象);触头过热或烧损(触头压力不足,触头脏污);主接触器不能接通(闸刀开关未闭合,紧急开关未闭合,仓口开关未闭合,控制手柄未放零位,控制电路熔断器烧断,电路无电);起重机运行中接触器经常掉闸(触头压力不够)。4) 控制器: 控制器合上后, 电动机不转动 (一相断电, 转子电路断线,线路无电压,控制器触头未接触,集电刷发生故障);控制器合上后电动机仅能单相转动 (反相触头接触不良或转动机构有毛病, 配电线路有故障, 限位开关发生故障);工作时发生

14、卡塞和冲击(定位机构发生故障,触头卡在弧形分支中);运行中控制器掰不动(定位机构有毛病或凸轮卡住,触头烧灼连结);触头烧损(触头压力不足或有污物)。5) 液压电磁铁:通电后推杆不动作或行程小(推杆卡住,网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的85%, 延时断电器延时过短或常开触头不动作, 整流装置损坏,严重漏油)。3.2.3 桥式起重机伤害事故及原因分析。桥式起重机伤害事故主要有挤压、高处坠落、吊物坠落、倒塌、折断、倾覆、触电、撞击等,占全部起重机伤害事故的87%,尤其以吊物坠落、挤压碰撞事故最为突出,约占64%。每一种事故都与其环境有关,有人为造成的,也有设备缺陷造成的,或人和设备双重因素造成的。3.2.3.

15、1 碰撞挤压事故1) 吊物(具)在运行过程中摆动挤压碰撞人。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司机操作不当,运行中机构速度变化过快,使吊物(具)产生较大惯性;二是由于指挥有误,吊运路线不合理,致使吊物(具)在剧烈摆动中挤压碰撞人。2) 吊物(具)摆放不稳发生倾倒碰砸人。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吊物(具)旋转方式不当,对重大吊物(具)旋转不稳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二是由于吊运作业现场管理不善,致使吊物(具)突然倾倒碰砸人。3) 在指挥或检修作业中被挤压碰撞, 即作为指挥人员在运行机构之间,受到运行中的起重机的挤压碰撞。 发生此种情况原因: 一是由于指挥作业人员站位不当; 二是由于检修作业中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司机在贸然启动时挤压碰人。4) 在巡检或维修桥式起重机作业中被挤压碰撞,即作业人员在起重机械与建 (构) 筑物之间 (如站在桥式起重机大车运行轨道上或站在巡检人行通道上),受到运行中的起重机械的挤压碰撞。发生此种情况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