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两首导学案(何洪兵)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308729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古诗两首导学案(何洪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9、古诗两首导学案(何洪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9、古诗两首导学案(何洪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9、古诗两首导学案(何洪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9、古诗两首导学案(何洪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古诗两首导学案(何洪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古诗两首导学案(何洪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兴宾区实验小学导学案年级: 三 学科 语文 课题:9古诗两首 课型 准备课 使用时间:2014年-月 日 星期 主备人: 何洪兵 学科组员:陈秋琼 张贞英 卓秀红 龚淑芳 姚玉婷 何湘萍 韦干辉 黄辉 张莲春 学科组长:黄辉 【学习目标】1 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 正确、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学习重难点】1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2通过诵读,悟出诗情。教学内容提要(描述主要教学环节与内容要点)时间教学操作流程教师教学储备(相关课外知识、课内知识、探讨的重点问题、预设点拨问题、拓展提升)学生学习事项学生要做什么(问题、任务、活动、作业)学生用哪种

2、学习组织形式来做(个人、双人、小组、全班)。学生用何种方式表达呈现学习过程与结果。教师教导事项教师做什么以支持学生学习(布置与指导讲授、提问、举例、演示、板书);怎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反馈。一、导入1.反馈。(个人)2.齐读课题。(全班)1.谈话交流。2.板书课题。(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秋天的景色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2.让学生谈谈看了图片后的感受。3.师导入: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但同时也是容易引起人们愁思的季节,古代的诗人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目。(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1.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了解他吗?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

3、下这首诗的呢?2.现在我们再读一读题目(生读),那么,题目是什么意思呢?(三)初读古诗,学习生字1.过渡:诗人在秋天的一个夜晚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写下来,那么他在夜晚看见了什么?听到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把诗人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分别用“”和“? ”画下来。(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可以借助工具书,看插图,看注释等方法弄懂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下记号。)2.师:刚才看见同学们认真的神情感动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这首诗。谁来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3.学生汇报。(师随机板书:见:梧叶 促织 一灯明 听:寒声 )4.刚才所画的这些词语有没有读懂的呀?5.生提出不懂的地方

4、,师生帮助解决。(结合注释解词,并教会学生看注释解释词语。)(理解“促织”时,出示图片,了解蟋蟀。)6.学习生字(促、深)7、听师范读第一首诗。8.指名读,自由读,齐读。(四)品读赏析,感悟诗意1.赏析第一、二行诗(2)请男同学读一读这两行诗。(3)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结合注释解词。(4)第二行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异乡)(5)小组赛读这两行诗,看看哪组最能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再指名读,齐读。2.赏析第三、四行诗(1)女同学读,指名汇报看到了什么。(3)读到这里,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吗? 生提出疑问,师生一起解决。 师也可提出

5、疑问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你还能猜想孩子在玩些什么呢?(4)谁来根据老师刚才的提示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6)指名读诗,齐读,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六)深入朗读,感悟诗情(七)背诵古诗,加强积累(九)布置作业,课外延伸1.背诵夜书所见2.收集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还可以与大家一起交流。二、明确目标读学习目标(全班)出示学习目标三、初读感知1.倾听,思考。(个人)2.自主学习。(个人)1.范读课文,提问。2.布置任务。四、交流自学情况不同方式的读(个人全班)出示生词、句子,点拨指导五、写字指导1.读生字,说偏旁,组词、书写时要注意的部分。(小组)2.继续完成书上的生字描红。

6、(个人)3.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小组)1.出示要书写的生字。2.示范、指导。六、布置作业完成作业布置作业兴宾区实验小学导学案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课题 9古诗两首 课型 展示课 主备人:何洪兵 学科组员: 陈秋琼 卓秀红 张贞英 龚淑芳 姚玉婷 何湘萍 韦干辉 黄辉 张莲春 学科组长:黄辉 使用时间:2014 年 月 日 星期 【学习目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学习重难点】正确、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教学内容提要(描述主要教学环节与内容要点)时间教学操作流程教师教学储备(相关课外知识、课内知识、探讨的重点问题、预设点拨

7、问题、拓展提升)学生学习事项学生要做什么(问题、任务、活动、作业)学生用哪种学习组织形式来做(个人、双人、小组、全班)。学生用何种方式表达呈现学习过程与结果。教师教导事项教师做什么以支持学生学习(布置与指导讲授、提问、举例、演示、板书);怎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反馈。一、复习导入开火车读生字词。(个人)出示生字词语卡片。一、检查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生字。 二、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引入,激发学习兴趣: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第一首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的感情。 (1)介绍作者:王维。 (2)题目:九九重阳节思念远在山东的兄弟。 (3)第一句;独自一人在他乡做客,每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亲人。 导:从哪个

8、词看出作者是独自一人?(板书:孤独、孤单) 从哪个词看出作者是加倍地思念亲人?(板书:加倍、更加) 导:为什么每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亲? (自己孤身在外,每逢过节时,看到别人全家欢聚一堂皇,就感到孤单寂寞,因此,比平时更加思念亲人。) (4)第二句:今天是重阳节,我想到了远在家乡的兄弟们登高插茱萸时少了我,一定很难过的。 (5)有语气地朗读。配乐朗读。 4.配乐背古诗。 5.十七岁的王维为什么远离家乡?过重阳节时,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展开想象,把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学生思考后交流。推优给全班同学讲。(表扬学生的独特想象。)一、检查复习上节课学的两首古诗。 1.指名背诵望庐山瀑

9、布、山行,说说诗的意思。 2.默写两首古诗,纠正错字。 二、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引入,激发学习兴趣: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两首写景古诗,表达了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你们听,教师所背诵的下面这首诗,与前两首有什么不同? (感情比前两首深沉,是写思念亲人的诗歌) 2.下面,我们就自己试着学习这首古诗,看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学生自学) 3.你想向同学们介绍什么?(学生根据诗意,自由介绍诗意或有语气地朗读。) (1)作者:王维。唐代着名诗人,九岁就以文才出名,写此诗时年仅17岁。(还可让学生多做些介绍。) (2)题目:九九重阳节思念远在山东的兄弟。 (3)第一句;独自一人在他乡

10、做客,每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亲人。 导:从哪个词看出作者是独自一人?(板书:孤独、孤单) 从哪个词看出作者是加倍地思念亲人?(板书:加倍、更加) 导:为什么每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亲? (自己孤身在外,每逢过节时,看到别人全家欢聚一堂皇,就感到孤单寂寞,因此,比平时更加思念亲人。) (4)第二句:今天是重阳节,我想到了远在家乡的兄弟们登高插茱萸时少了我,一定很难过的。 (5)有语气地朗读。配乐朗读。 4.配乐背古诗。 5.十七岁的王维为什么远离家乡?过重阳节时,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展开想象,把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学生思考后交流。推优给全班同学讲。(表扬学生的独特想象。) 二、明确目标读学习目标(全班)出示学习目标三、读文感悟自主学习(个人)提出读文要求四、交流自学情况(1)对子交流自学中自己已经学懂的问题。(双人)(2)A类生帮扶B、C类生解决自学中不懂的问题。(小组)巡视指导五、小组展示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展示收获,其他同学补充或点评。(全班)适时点拨六、拓展延伸交流反馈(小组)提问: :从哪个词看出作者是独自一人?七、小结倾听(全班)口述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