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专练 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30849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专练 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专练 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专练 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专练 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皇 甫谧年二十始勤学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选自晋书皇甫谧传) 注释叔母任氏:指抚养他的任姓叔母。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意为即使每天给父母吃牛、羊、猪(三牲)肉,仍称不上是孝子。道:正道。卜:此指选择。

2、阙:同“缺”。经:此指儒家经典著作。博综典籍:博览儒家经典著作。 文言知识 “感激”及其他。现代汉语中的“感激”指感谢,但在文言中它指“因感动而奋发”。上文“谧乃感激”,犹言因感动而奋发。又,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形同而古今义异的词还有不少,如“卑鄙”,古指地位低微,见识浅陋;“交通”,古指互相往来;“妻子”,古指妻与子女;“烈士”指有志于功业的人。 思考与练习 1解释:度 或 辄 进 余 笃 涕 居 务2翻译:目不存教 无以慰我何尔鲁钝之甚也 自汝得之,于我何有!躬身稼穑3“就乡人席坦受书”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就在同乡人席坦那里读书; 到同乡人席坦那里

3、借书读; 到同乡人席坦那里去读书。 4理解:“孟母三徙”的故事说明什么?曾父烹豕(同“猪”)的故事说明什么?【译文】26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甫谧年龄到了二十岁,不爱好读书学习,到处游荡,不守规矩,有人认为他憨痴不懂事。曾经弄到瓜果,他总是进献给过继的母亲任氏。任氏说:“孝敬上说:只给父母牛、羊、猪的奉养,尚且是不孝。你今年二十多了,眼不看一点教化人的书,心思尚未进入正道,你没有什么能让我感到宽慰的啊。”说到这里,任氏就叹息着又说:“唉,从前孟子的母亲三次搬迁居处而成就了孟子的大仁,曾子的父亲兑现对小孩杀猪的诺言来教育他,难道是我居家没有选择好邻居,对你的教育有所疏漏,为什么你竟这样愚钝不开窍呢!

4、你修养自身,勤奋学习,是你自身的收获,与我有什么关系呢?”说着说着就对着皇甫谧涕泣起来。皇甫谧于是被感动而振作起来,跟着同村人席坦读书接受教育,勤勉努力从不懈怠。皇甫谧居家贫寒,他亲自在田间播种与收获,带着经书而种田,于是博览通晓各种典籍以及诸子百家之言。为人沈静,极少额外的欲望,这才产生了高尚脱俗的思想,以写书作为自己的要务,自号玄晏先生。写有礼乐、圣真之类论著。【参考答案】26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1限制有人就送给超过专心泪生活工作、职业 2心目中没有接受教育(的念头);没什么可以用来安慰我的;你为什么十分的愚笨啊!受益的是你自己,跟我有什么关系!亲自种田。 3 4小孩要有良好的环境;对孩子不能不讲信用。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