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台体体积计算公式及拟柱体的计算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308460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棱台体体积计算公式及拟柱体的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棱台体体积计算公式及拟柱体的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棱台体体积计算公式及拟柱体的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棱台体体积计算公式及拟柱体的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棱台体体积计算公式及拟柱体的计算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棱台体体积计算公式及拟柱体的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棱台体体积计算公式及拟柱体的计算(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棱台体体积计算公式: V=(1/3)H(S上S下S上S下) H是高,S上和S下分别是上下底面的面积拟柱体的计算实例:1按下图计算基坑的挖方量 解:由拟柱体公式得: 上口面积 上口面积 坑底面积 中间截面积 代入上列基坑挖方量计算公式得: 或 用公式 2某建筑外墙采用毛石基础,其断面尺寸如下图所示,地基为粘土,已知土的可松性系数 , 。试计算每100m长基槽的挖方量;若留下回填土后,余土要求全部运走,计算预留填土量及弃土量。 解:基槽开挖截面积按梯形计算,即: 每100m长基槽的挖方量: 基础所占的体积: 预留填方量(按原土计算): 弃土量(按松散体积计算): 3上节例题的基础上算出该场地平整的

2、总挖方量和填方量 解:土方量计算(-为挖方,+为填方): 方格(9)与方格(6)全是挖方,其挖方量为: 方格(9) 方格(6) 方格(1)与方格(4)全是填方,其填方量为: 方格(1) 方格(4) 方格(2)、(3)、(5)、(7)、(8)均为部分挖方部分填方,用近似公式计算,其挖填方量分别为: 方格(2) 方格(3) 方格(5) 方格(7) 方格(8) 总挖方量: 总填方量: 两者相比较,填方比挖方多4m3,基本平衡。 4某建筑场地地形图和方格网(边长a=20.0m)布置如图所示。土壤为二类土,场地地面泄水坡度 , 。试确定场地设计标高(不考虑土的可松性影响,余土加宽边坡),计算各方格挖、填

3、土方工程量。 解:1) 计算场地设计标高 2) 根据泄水坡度计算各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 以场地中心点(几何中心o)为 ,由式得各角点设计标高为: 其余各角点设计标高均可求出,详见图2.12。 3) 计算各角点的施工高度 得各角点的施工高度(以“+”为填方,“-”为挖方): 各角点施工高度见图2.12。 4) 确定“零线”,即挖、填方的分界线 确定零点的位置,将相邻边线上的零点相连,即为“零线” 。如1-5线上: ,即零点距角点1的距离为0.67m。 5) 计算各方格土方工程量(以“+”为填方,“-”为挖方) 全填或全挖方格: (+) (+) (+) (-) 三填一挖或三挖一填方格,由式(2.13

4、): (+) (-) (-) (+) (+) (-) 将计算出的各方格土方工程量按挖、填方分别相加,得场地土方工程量总计: 挖方:503.92m3 填方:504.26m3 挖方、填方基本平衡。 扇形面积公式同弧长公式系?2006年11月03日 星期五 20:28扇(lR)/2 (l为扇形弧长) S扇(n/360)R2 (n为圆心角的度数) S扇(lR)/2 (l为扇形弧长) 弧长等于弧所对的圆心角乘以乘以半径长再除以180 就是l=nr/180巧记公式王文镕L、S扇形这两个公式是圆中计算弧长和扇形面积的基本公式,从形式上看,它们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点,如果只靠死记硬背,时间一长,很容易遗忘或

5、者混淆。如果我们掌握知识的来源,搞清推导过程,这两个公式就能牢牢、准确地记住了。首先来看弧长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因为36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就是圆周长C2R(R为圆的半径)所以1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2R,即。这样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的计算公式是L2R。再来看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S扇形的推导过程:因为圆心角为360的扇形面积就是圆面积SR2,所以圆心角为1的扇形面积是R2,这样圆心角为n的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S扇形R2。搞清楚推导过程,下面我们不妨再把这两个公式放到一起,加以比较,找一找它们的相同点及不同点。L2R, S扇形R2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公式都分别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前一部分,由推导过程可知: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圆周长的倍,圆心角为n的扇形面积是圆面积的倍,所以这两个公式的前一部分是相同的,都是;而后一部分也有它们的规律:因为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圆周长的一部分,所以弧长的计算公式的后一部分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2R,而圆心角为n的扇形面积是圆面积的一部分,所以扇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后一部分是圆面积的计算公式R2。这样,这两个公式在掌握了它们的推导过程后,又通过对比,找出它们的异同点,记忆起来就不会感到困难了。(王文镕 中国中学生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