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学设计说明+物理+汤应宇+时间和时刻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307850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课+教学设计说明+物理+汤应宇+时间和时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微课+教学设计说明+物理+汤应宇+时间和时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微课+教学设计说明+物理+汤应宇+时间和时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微课+教学设计说明+物理+汤应宇+时间和时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微课+教学设计说明+物理+汤应宇+时间和时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课+教学设计说明+物理+汤应宇+时间和时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 时间设计思路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是描述物体的运动所必需的基础概念,这在上节课已经学过,但要描述质点的运动,只有这三个概念是远远不够的.本节教材篇首开门见山地指出,我们在生活中还有一些“耳熟能详”的词语,比如时刻和时间.世界万物都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和运动,因此时刻和时间是描述质点运动的基础性概念之一,本微课要求学生了解时刻、时间间隔,并以生活中学生最熟悉的上课、下课时间表来阐释时间、时刻,.本课的突出特点是用数学上的坐标轴来反映物理问题,在潜移默化之中渗透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譬如,用数轴来表示时间和时刻,充分体现了教材在讲述物体概念时讲究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与学生的实际

2、接受能力相适应,符合学生对问题的认知规律.应围绕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创设更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物理情景,提出问题,逐一在学生中展开讨论,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物理学中所要求的正确概念关系.然后将学生生活中的概念进行升华,上升到物理中的科学概念.本微课仅主要学会用数轴来区分时间间隔和时刻。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2.知道时间、时刻是标量.3.能用数轴表示时刻和时间过程与方法1.围绕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与交流,联系实际引出时间、时刻,要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的处理方法.2.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情感态度与价值

3、观1.通过时间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2.从知识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培养同学们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 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引言:宇宙万物都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和运动.我们每天按时上课、下课、用餐、休息.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经历一年又一年,我们在时间的长河里成长.对于时间这个名词,我们并不陌生,你能准确说出时间的含义吗?)从三个具体实例说明生活中的时间是有区别的从而引出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时间,并从中引出时间间隔(有

4、时简称时间)和时刻概念新课教学一、时刻和时间间隔从实例引出概念。可以让学生举例讨论进行。本微课以教师录屏解释进行教师帮助总结: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时间是时间间隔的简称,指一段持续的时间间隔.两个时刻的间隔表示一段时间.让学生再举出一些生活中能反映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实例,并让他们讨论.【讨论与交流】用课件投影展示本校作息时间表.师:同时提出问题:1.在我校的作息时间表上,你能找出更多的时刻和时间间隔吗?2.结合教材,你能列举出哪些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3.观察教材第14页图1.21,如何用数轴表示时间?之后,总结如何在时间轴上区分这两个概念;(如可以如此实施。)本微课以教师录屏解释进行学生在教师的指

5、导下,自主阅读,积极思考,然后每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每组选出代表,发表见解,提出问题.生:我们开始上课的“时间”:8:00就是指的时刻;下课的“时间”:8:45也是指的时刻.这样每个活动开始和结束的那一瞬间就是指时刻.生:我们上一堂课需要45分钟,做眼保健操需要5分钟,这些都是指时间间隔,每一个活动所经历的一段时间都是指时间间隔.师:根据以上讨论与交流,能否说如何在时间轴上表示出时刻与时间的概念.(教师总结)师:平常所说的“时间”,有时指时刻,有时指时间间隔,如有人问你:“你们什么时间上课啊?”这里的时间是指时间间隔吗?生:不是,实际上这里的时间就是指的时刻.师:我们可以用数轴形象地表示出时刻和

6、时间间隔.教师课件投放教材图1.21所显示的问题,将其做成Flash动画.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说说怎样用时间轴表示时间和时刻.生:时刻:在时间坐标轴上用一点来表示时刻.时间:两个时刻的间隔表示一段时间.一段时间在时间坐标轴上用一线段表示.师:为了用具体数字说明时间,必须选择某一时刻作为计时起点,计时起点的选择是人为的.单位秒(s).师:下图121给出了时间轴,请你说出第6秒,第6秒内,6秒内,前2秒,第6秒初,第6秒末,第n秒的意义等. 本微课以教师录屏解释进行图121生:如图122所示.图122课堂练习本微课以教师录屏解释进行制作反思:这是一次尝试使用录屏软件进行的一次微课制作。认为自身讲授还

7、是清楚的,但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个人制作微课,没有师生互生,总显得唱独角戏,我更喜欢如设计中进行师生互动的形式。所以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视频录像更好。2、 第一次使用录屏软软件,素材显得太单调,只有文字及图片,资料不够丰富,应该加强。3、 讲授显得太单调,所提的情景虽然生活化,常态化,但没有一些较复杂情景,不利于学生处理复杂情景能力培养,可增加应用及提供复杂情景。如可补充如下练习【课堂训练-应用分析】1.学习了时间与时刻,蓝仔、红孩、紫珠和黑柱发表了如下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蓝仔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刻B.红孩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间C.紫珠说,下午2点上课,2点

8、45分下课,上课的时刻是45分钟D.黑柱说,2点45分下课,2点45分是我们下课的时间答案:A解析:下午2点上课、2点45分下课是指一瞬间,是时刻;上课历时45分钟是指一段时间间隔,是时间.故选A.2.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时刻表示时间较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B.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时刻D.1 min内有60个时刻答案:BC解析:紧扣时间和时刻的定义及位置、位移与时刻、时间的关系,可知B、C正确,A错.一段时间内有无数个时刻,因而D错.以下提供几个课堂讨论与交流的例子,仅供参考.【讨论与交流】1.我国在2003年10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9、10月15日09时0分,“神舟”五号飞船点火,经9小时40分50秒至15日18时40分50秒,我国宇航员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再经11小时42分10秒至16日06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在上面给出的时间或时刻中,哪些指的是时间,哪些又指的是时刻?参考答案:这里的“10月15日09时0分”、“15日18时40分50秒”和“16日06时23分”,分别是指这次航天飞行点火、展示国旗和着陆的时刻;而“9小时40分50秒”和“11小时42分10秒”分别指的是从点火到展示国旗和从展示国旗到着陆所用的时间.2.古时候,人们根据前人的经验和探究,创造过很多种计时仪器,北京故宫博

10、物院保存的“日晷(也叫日规)”就是其中一种.它是在圆形的石板中间竖立一根铁针,石板四周刻着时辰标记.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针影方位就能指示出时间来,自伽利略发现单摆的等时性后,既准确又方便的钟表相继问世,到现在已有挂钟、台钟、自动手表及电子表等.然而,人们并不以“分秒不差”为满足.试想炮弹呼啸而过,1秒内飞行几百米;光穿过原子核的时间只有1023秒,这样短的时间用手表计时显然是不行的.更糟糕的是,人们发现天体运动是不均匀的,彻底改革时间标准已迫在眉睫.随着人们对微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发现原子的振动有确定的周期,可利用它作为计时标准.1967年第13届国际权度会议,通过了铯原子钟系统的时间新标准:1秒钟等于铯原子振动9 192 631 770次所经历的时间,这种铯原子钟即使使用30万年,误差也不过1秒钟.目前科学家预言,用激光建立起来的时间标准其精确度还可以提高1万倍.请问上述材料中的“分秒不差”“1023秒”“30万年”,表示的是时间还是时刻?参考答案:时间、时间、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