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经济学与生活期末复习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307328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经济学与生活期末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大经济学与生活期末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大经济学与生活期末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电大经济学与生活期末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电大经济学与生活期末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经济学与生活期末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经济学与生活期末复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问题一:刚到美国的人多半被它那优美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物质条件所吸引。人们常把富足归因于资源的富有。其实资源丰富只是富足的条件之一。因为并不是单单有了时间就可以创造出一切资源来,所以时间固然要节约,共他资源也是要节约的。根据材料,分析其中所蕴含的理论背景,并给予评论。答:答:首先,微观经济学告诉我们,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生产率是指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差异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生产率的差别。社会的进步主要是生产力的发展,而劳动生产率就是衡量生产力高低的核心指标。真正的经济增长必须是“质的增长”与“量的增长”的结合,归根结底要靠质的增长,经济发展不

2、是要做加法,而是要做乘法,这种质的增长就是提升劳动生产率。因为中国劳动生产率太低,所以相同的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就低,而创造的价值低收入就低,这就是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的根本原因。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创造财富的价值,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的收入,这才是真正的“创富于民”。其次,资源是有限的,更是稀缺的。节约时间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工作效率来说固然重要,但是节约资源在我们寻求强国富民的道路上所体现出来的重要性也在日益凸显。自然资源丰富本身只是为国富民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而已,它并不能成为财富本身。要把自然资源转化为财富还牵涉到许多其他因素,如生产力、社会制度和思想观念等。这

3、就要求我们各行各业的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要逐步树立努力节约有限资源、积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意识。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在节约资源、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给予我们很多启示,我们应该大胆借鉴它们的有益做法,在尊重本国国情的基础之上走出富有特色的现代化之路。每个人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服务。问题二:在中国生活了几十年的人刚刚踏进美国,对于如何让银行为自己服务没有丝毫的思想准备。因为在国内普通人和银行的关系最多只是到储藏所去存款取款。2003年上升到190亿次。根据材料,分析其中所蕴含的理论背景,并给予评论。答:货币的实质是支付能力的信用凭证,凡能起到信用凭证作用的,都可以当货币

4、来流通。支票和钞票的主要区别是它的记名性,它提高了交易的安全性,在许多情况下还能降低交易费用。问题三: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法律系教授科斯,就是因为他研究交易费用,提示企业、经济年度存在的原因,并取得了重大成果而得奖的。拿企业来看,其内部的人际关系是下级服从上级,而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或服务)的交换。如果你的商业对手的行为完全不可测,没有任何惯例可循,对他极不放心,大一点的买卖就不敢去做。根据材料,分析其中所蕴含的理论背景,并给予评论经济体制无外乎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其中计划经济时代企业没有生产的自主权,而市场经济中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享有充分的生产自主权,通过价格的

5、涨落和供求的变化(或称利益杠杆)来调节生产,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材料里因为费用高就大而全的生产,是市场的价格机制、利益杠杆在起作用。企业改进技术和管理,节约各种费用,包括生产和交易费用都是为了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是利益杠杆在起作用。不敢做大的买卖是怕亏本,还是利益杠杆起作用。同时也体现了企业的自主权和积极性。而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是市场有效调节资源配置的要求而市场秩序要靠市场规则来保障。答:平等自愿的交换可以产生经济效益,交易费用是为了实现交换所付的代价。交易费用很高时,交换变得无利可图,社会的经济效率将降低。说明交易费用包含了哪些内容。企业的存在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问题四:人们

6、容易产生一种误解,以为公共事业就应该由政府来办,既然是政府办的事业,就不同于私营企业,不应以盈利为目的,所以公用事业至少应该降低收费标准甚至免费。但如果政府办这些事业赔了钱,赔的钱从哪里来?因为房价低,供不应求,结果有一部分未能卖给真正的穷人,使腐败有了可乘之机。根据材料,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有关微观经济学的理论背景,并给予评论。答:公用事业的收费标准应尽量做到政府不补贴,也不多赚钱。但由于缺乏竞争市场,这一点很难做到。有一些公用事业带有服务性质,或者为了照顾低收入阶层,收费较低甚至免费,成本由全体纳税人负担。问题五:材料:在美国,人们除了劳动收入还有其他收入,例如将钱存入银行可获得利息,还有资本

7、报酬和资源报酬的概念,认为这三种报酬都是合情合理的,当然也是合法的。根据材料,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有关微观经济学的理论背景,并给予评论。参考:在市场经济内,除了劳动还有资本和自然资源也可以获得报酬I,因为他们帮助增加产出。劳动报酬并不取决于劳动的成本,而取决于它所创造出的价值。然而这引发了社会公平问题。问题六:材料:一个人挣的钱或者存起来,或者花掉。因此不论在某一年中,或者在某人的一生中,挣的钱应该等于储蓄的钱加上花掉的钱。而国家则负责照顾每名职工的生活乃至生老病死。根据材料,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有关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背景,并给予评论。参考:从总量平衡看,产出等于消费加储蓄(或再加出口)。储蓄有两种目的

8、,目的不同,选择的储蓄方式也不同。储蓄如果以投资的方式进行,风险大的获利也可能更丰厚。问题七:材料:贫富差距在任何一个社会中都是在所难免的,不论是古代或现代;不论是计划经济或市场经济。这一小小的区别可以造成根本不同的后果。要研究“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根据材料,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有关经济体制的理论背景,并给予评论。参考:经济繁荣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但必须照顾少数不幸者的生存条件。幸福只能感觉而无法计量,因而也无法比较。嫉妒心理极有害于经济增长,应从制度和习惯上防止这种心理被挑动问题八:凯恩斯的理论创建至今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它仍用来作为西方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理论指导此时生产已无潜力可

9、挖。更多的购买力寻求供应有限的商品,结果必然导致物价水平全面上升,引起混乱。根据材料,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有关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背景,并给予评论。答:萧条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危险,它打击每一个社会成员。凯恩斯的理论指出政府作为一个大买主可以制止经济衰退的持续和扩大。但在繁荣时再增加政府投资,想进一步促进繁荣,结果适得其反,最后发生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现象。问题九:各人用自己的优势在市场中交换,会发生供应和需求是否匹配的问题。显然,这不是“服从领导安排”的计划经济体制所能实现的。根据材料,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有关经济体制的理论背景,并给予评论。答:市场培育了各人的相对优势,提供全社会一切成员都能利用的优势

10、机会。优势是通过比较而体现的,并用价格信号准确地传达给社会中各个成员。市场实现了各种专长的精细的供需平衡。问题十:求一则生活中的小故事或某一事件,要求在讲述的同时揭示出其中所包含的经济学原理,受到的教育和启发。字数不少于400字。事例材料具体、详实、充分(10分)揭示出经济学原理(10分)有自己的感受、观点或结论(10分)字数不少于400字(10分)免子和猫争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免子说,“世界上萝卜最好吃。萝卜又甜又脆又解渴,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水。”猫不同意,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老鼠的肉非常嫩,嚼起来又酥又松,味道美极了!免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请猴子评理。猴子听了

11、,不由得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点儿常识都不懂!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是桃子!桃子不但美味可口,而且长得漂亮。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吃桃子。”免子和猫听了,全都直摇头。那么,世界上到底什么东西最好吃?这就说明了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不同的偏好决定了人们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为什么现在流行捆绑销售在商场、超市里,我们会经常看到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产品附加赠送活动。这不禁让人困惑,难道精明的商家一夜之间都成为乐善好施的慈善家了吗?正如有人所说的,经济人中关于经济人和利益最大化的假设是永远存在的,商家的慈善就如同太阳会从西边出来的概率一样一一几乎为零。那么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

12、么呢?原来,这种看似附加赠送的活动其实是一种捆绑销售行为。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捆绑销售是共生营销的一种形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品牌或公司在促销过程中进行合作,从而扩大它们的影响力,它作为一种跨行业和跨品牌的新型营销方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和运用。捆绑销售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优惠购买,消费者购买甲产品时,可以用比市场上优惠的价格购买到乙产品;统一价出售,产品甲和产品乙不单独标价,按照捆绑后的统一价出售;统一包装出售,产品甲和产品乙放在同一包装里出售。对于企业来说,捆绑销售可以逼近帕累托最优。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认为:如果改变资源的配置已经不可能在不损害任何一个人利益的前提下,而使任何一个

13、人的处境变得比以前要更好,这就意味着社会资源的配置达到了最好状态。共享资源优势互补的捆绑销售可以使联合双方变得比以前更好,使企业资源的配置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就像可口可乐与北京大家宝薯片共同演绎的绝妙搭配好滋味”促销活动就是绝妙地运用了捆绑销售的营销策略。那么,可口可乐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销售方式呢?我们可以这样看,饮料和薯片捆绑”在一起销售,年轻人在吃薯片的时候,喜欢喝碳酸饮料,薯片降价,自然会促进这种饮料的销售。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如果将可口可乐和另外一种饮料捆绑”在一起销售,那效果就会适得其反。可口可乐公司成功地利用了消费习惯进行产品的捆绑,使其与大家宝薯片双方达到共赢。面对商家形形色色的捆

14、绑销售策略,消费者应该怎么做呢?采取捆绑销售的商品组合往往比单价要便宜很多,这种热烈的让利氛围很容易让人不知不觉地打开腰包,需要的不需要的东西都买回了一大堆。如果我们买的东西是生活中的必需,而且是可以长期使用的商品,如果不考虑商品的储藏成本以及货款提前支付成本,我们的这种捆绑消费行为是能够获得一定收益的。但是,商场上很多捆绑销售的东西是把一个近期的产品和一个快到保质期的商品捆绑起来进行销售,经常情况下,我们还没来得及使用就已经过了使用期,结果是白白花了冤枉钱。所以,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弄清楚这些捆绑销售里面的学问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在商家促销面前保持理性消费,而不要因为一时头脑发热”后悔莫及。

15、当然,有时商家的促销手段也力图从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出发,力争和消费者达到共赢,而不是简单地激发消费者的购物冲动。这就要求我们仔细辨别,使自己的消费收益达到最大化而不至于陷入商家的小把戏中。经济学提醒你:根据市场营销学的观点,按照人们职业、收入、财富和教育水平等变量可以把社会划分成不同的社会阶层。处于一定社会阶层的人,具有特定的行为标准和价值观,其购买需要的层次也是特定的。所以,进行捆绑销售的相互促进,依赖于两个产品都能满足这个需求层次的消费者需求。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分析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4142更新时间:2009-6-7羊收盘此页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都要作出一些选择,采取一些行

16、动。这样做时,人们要么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某种回报,要么是尽量避开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从本原的意义上讲,每个人的行为都是一种经济”行为,所以,用经济学对人们司空见惯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也许是很有必要的。假如某一天,你起床晚了,而上班的时间又快要到了,这时你可能不管什么交通规则不规则,见着红灯就闯。闯红灯”在城里尤其在大城市里已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虽然舆论再三批评,公交部门也制定了一些处罚措施,但收效总不大。事实上,在现在的制度约束条件下,我们每个人只要出门,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闯红灯者。为什么这种公共行为”屡禁不止呢?通常的解释是认为人们缺乏交通意识,不遵守交通规则,因此要杜绝闯红灯”现象的发生,首要的任务是要加强交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