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复习资料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306287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复习资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下数学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1)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判断方向的方法是: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早晨,太阳在东面升起,傍晚,太阳在西面落下。(2)地图一般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这与我们面向北站立是一致的。我们通常说的八个方位是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3)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4) “五岳”是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5)北极星和北斗星都在北方。 燕子每年秋天都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6)司南、罗盘、指南针都发明于中国,均用来辨别方向。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

2、之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1)除法估算一般要根据除数的乘法口诀来估。(2)一位数除多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一位不够看2位,不够商一就商0,用0来占位。(3)0不能当除数。(比如1000=0是(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口算要仔细。 估算:注意用上约等号“”。笔算除法数位要对齐,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比除数小。余数不能等于或大于除数,否则出错。被除数除数=商 验算方法 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验算方法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1)起始格可以代表任何数。统计图有横轴、纵轴。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图。(2)

3、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所有数据的总和数据的个数=平均数(注意加上单位)(3)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1)1年=(12)月,其中7大4小1特殊月。闰年全年有(366)天,是52个星期零2天。 平年全年有(365)天,是52个星期零1天。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2) 记住大月31天:1、3、5、7、8、10、12(腊),31天永不差;记住小月30天: 4、6、9、11。 生日在2月29日这一天的,每隔4年才过一个生日。(3) 判断是不是闰年:如果是一般年份的,比如2011年,1994年,2008年,1996年就用年份的后面两位数除以4 看看有没有余数

4、,如果有没有余数就是闰年,有余数就是平年。114=23(平年)944=232(平年)84=2(闰年)964=24(闰年)如果是整百年份的,比如1800年,1600年,2000年,1900年,就用年份的前面两位数除以4 看看有没有余数,如果有没有余数就是闰年,有余数就是平年。184=42(平年) 164=4(闰年) 204=5(闰年) 194=43(平年)(4)一年分为上半年和下半年。 上半年:1-6月 下半年:7-12月一年有4个季度。 第一季度:1、2、3月 第二季度:4、5、6月 第三季度:7、8、9月 第四季度:10、11、12月(5) 1周=7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

5、0秒 1时=3600秒 (7) 普通计时法 与 24时计时法的互相转换 (掌握方法,不能死记硬背)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24时计记时法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凌晨1时上午8:25早晨6:00凌晨3时中午12:45凌晨3:50晚上9时下午2:15上午10:30晚上11时傍晚6:10晚上10:30半夜12时晚上8:00黄昏6:00在一日(天)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今天的2400就是明天的000。普通计时法要加前缀,比如凌晨(0时到5时)、上午(6时到11时)、中午12时、下午(1时到6时)、晚上(7时到12时)。

6、24时计时法不用加前缀,直接写时间。在中午12时之前时间的写法与普通计时法一样(如:上午8时就是8时),在中午12时之后,要再加12个小时(如下午2时就是14时)。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1)口算整十数乘整十数,用遮0法,先算前面的数的乘积,再数数2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添在积的后面。(2)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一个因数分别乘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再把两次乘出来的积相加。(3)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估第一个因数,也可以估第二个因数,还可以两个因数都估。0乘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口算要仔细。 估算:注意用约等号“”。条件中有大约计算时不用估算。笔算乘法数位要对齐。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

7、=另一个因数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2)围成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常用面积单位之间进率是100)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4)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5)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用来测量较小的物体的面积。(6)公顷、平方千米用来测量较大的土地面积。如:国土、省市、公园、广场(7)数学

8、书封面面积约是3平方分米(300平方厘米)。课桌的面积约是24平方分米。(8)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9)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10) 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边长。(11) 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面积宽。 长方形的宽=长方形的面积长。(12)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3倍,正方形的周长也扩大3倍,面积扩大9倍。(13)学校操场占地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重庆的占地面积约为82000平方千米。(14) 中国的占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白云小学面积约2公顷。(15) 一

9、个教室占地面积约50平方米,200个这样的教室,面积约为1公顷。(16) 一个足球场的面积约为7000平方米,140个足球场面积约为1平方千米。(17) 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为40公顷。一个停车场的面积约是1公顷(5000平方米)。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1)小数能用分数代替。(2)十分之几可以转换为一位小数。(3)百分之几可以转换为两位小数。(4)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时,小数点后面的数字一个一个的比下去。如果没有数字就用0占位。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的位置对齐,再按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第八单元:解决问题基本上都是两步计算。找清楚数量关系,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加、减、乘、除)去解决。1个来回是2趟。问题中出现“分别”、“各”等词,要注意问题有两个,要解决两个问题,写两个答。比较名次,跳高和跳远,数越大越好。而时间,数越小越好。(时间用得越少越快,名次越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