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一中语文王磊微课制作说明文档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301270 上传时间:2024-03-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望城一中语文王磊微课制作说明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望城一中语文王磊微课制作说明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望城一中语文王磊微课制作说明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城一中语文王磊微课制作说明文档(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课制作说明文档 本单元是古典诗歌单元,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诗词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诗词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感情,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词的能力。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李清照的作品以写自己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为主,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她独有的寂寞心境。艺术表现方式是独特的,视角和笔触比男性词人更为敏感与细腻,而声声慢即是此类作品的代表作。作为教师,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是教给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1. 诵读感悟法。诗词教学贵在多读。以朗诵为起点,通过学生齐读、录音朗读、

2、个人朗读等形式,熟悉文本和领会情感。让学生在诵读中发现诗词中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在诵读的过程中质疑,思考,品析,鉴赏。 2.词眼法。古人写诗作词,讲究锤炼字、词,锤炼得当的字、词,成为整个一首诗词的“诗眼”、“词眼”,在关键处起到画龙点睛的传神作用,使得整首诗词生动而富于情趣,诗意精炼而意境大增。3.自主合作探究法。结合学讲计划,结合导学案的“问题导学,互助探究”的模式,让学生分成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启发。在教学中设计有有梯度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大胆质疑在探究中解决问题。4.知人论世法。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所处时代

3、背景主要是要掌握与诗词有关的时代变化、国家动荡、重大事件、政策风尚等。作者写诗往往有着特定的写作背景,这主要包括作者自己的特定处境和心态与对方的特定处境和心态。这些也是鉴赏诗词要了解的。5.意象法。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诗歌鉴赏的重点应该是领悟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的交融。它既是作家苦心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评论作品的重要准绳。我国近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国维先生认为:情与景是意境的两个基本要素,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基本特点;追求感情的真挚、形象的真实和语言的真切是意境的核心。在学习制作微课时,我也有一些小收获。如: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录屏软件来录制微课,也可以使用手机或者摄像机。课堂上的时间有限,老师兼顾不到每一位学生,也许某个孩子理解能力弱,没跟上老师的思路,这一部分就落下了,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采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制作微课,孩子可以一遍一遍去看去学,满足学生的需要。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