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诊疗管理规定放射科诊疗规范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299938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科诊疗管理规定放射科诊疗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放射科诊疗管理规定放射科诊疗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放射科诊疗管理规定放射科诊疗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放射科诊疗管理规定放射科诊疗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放射科诊疗管理规定放射科诊疗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放射科诊疗管理规定放射科诊疗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科诊疗管理规定放射科诊疗规范(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放射科诊疗管理规定 放射科诊疗规范放射科诊疗规范 一、工作总则: 1、 凡适合放射科的各项检查与治疗,必须由临床各科医师检查患者后,按规定认真详细填写申请单,经放射科有关人员审核后登记,常规检查尽量当天完成,各种特殊检查或治疗,须事先预约登记,并做好术前准备,按预约日期来放射科检查或治疗。 2、 重要及特殊的检查或治疗,应由负责医师、技师详细了解病史和各种资料,必要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体格检查,确定适应症,选择最佳检查方案。实施前向患者和家属交代有关事宜,签订协议书。 3、 危重患者或具有危险性检查技术,应有临床医师在场监护,以便随时抢救,防止意外。 4、 各种检查原始资料,包括_线片、CT片、

2、造影片等原始资料均有放射科储存在电脑硬盘中,半年内原始资料不删除。 5、 执行集体阅片制度,由主治医师以上的人员主持阅片,解决疑难病例的诊断,诊断报告必须由上级医师审核后签发。 6、 透视、急诊和特需检查报告应及时发出,其他检查一般情况均于当天发出,遇到特殊情况亦可次日发报告。 7、 健全各种管理体制,实行科主任负责制,有计划的培养和提高全科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加强医德医风教育,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8、 加强安全保卫,做好防火、防盗、防爆、防电击工作。 二、登记室常规: 1、 热情接待患者,准备核对申请单与收据姓名 2、 负责登记、编号、预约工作,负责向患者解释检查注意

3、事项及准备情况。 3、 急诊应优先登记,并及时通知医技人员。 4、 准确统计每天工作量,按时上报 5、 及时处理因特殊情况未发的报告,结果发出半年后未取者作废。 三、乳腺摄影常规: 1、 闭合稳压电源 2、 设置号码牌 3、 装片、压“LOAD” 4、 设置左右,压R或L 5、 设置体位 6、 调整下挤压板高度 7、 设置人体于合适体位,施行上挤压板挤压乳腺至合适的压力 8、 设置照片管电压 9、 设置毫安 10、 设置照片时间 11、 按手闸曝光,曝光灯指示灯熄灭方可松手 12、 待机器回复原本状态方可实施关机操作 四、CR摄影常规: 开机: 1、 打开电脑,输入用户名、密码,进入工作站 2

4、、 打开小电脑,输入用户名何密码,进入操作程序 3、 打开打印机预热 4、 先打开电源,再打开IP板扫描仪 5、 合上照片房墙壁闸刀,打开_光机面板电源 检查: 1、 在操作程序中按新病人,依次填入病人姓名、拼音、ID号、年龄、性别以及部位等。将IP板的标签朝右上侧,插入到写号平台插槽中,按写入,完成后取出即可用于照片。 2、 将曝光后的IP板的标签朝右上侧放入IP板扫描仪片槽冲洗。 打印: 1、 在工作站中选择病人,双击打开 2、 双击图像,滑动鼠标,调节亮度和对比度 3、 按打印,选择相应的方向,分隔及胶片大小,按空格选取图像打印 五、激光打印机操作常规: 开机: 1、 按POWER键打开

5、打印机 2、 等待机器预热完成即可开始工作 关机: 在确认打印工作完成以后即可按下power键关闭打印机 更换胶片: 1、 当打印机显示窗口提示胶片为0,切提示更换胶片时即可更换胶片 2、 按提示换片按钮片盒自动打开,拿出用过的胶片带,换入新胶片 3、 推回片盒重新开始打印 六、CT操作常规: 1、 开机是指通过接通电源将供电电流馈送给予主机和计算机系统。CT机按照自设程序进行自检,在自检过程中,不得随意按动任一功能键及移动鼠标,待自检完成后,监视器屏幕上显示人机对话时,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2、 管球加热,每日新开机时候,首先应对管球进行加温,亦称管球训练。管球加热是在扫描视野内没有任何物体的

6、情况下,用空气扫描方式曝光数次。管球训练的目的在于保护_管球。刚开机时,球管温度低,通过管电压何管电流由低到高的训练时的冷管球温度逐渐升高,从而防止了突发的冷高压对_线管的损坏或将灯丝打断,在开机运行期间若间隔3h没有进行扫描,则应从新对管球进行加热训练。 3、 机器内存检查,每台机器的内存是右限度的,为了保证当天扫描工作的顺利进行,工作前应首先检查内存的空间状况,消除一些处理完毕的图像数据。 4、 关机,带有冷却系统的CT机,扫描完后至少等待30Min以上再关机,以防因冷却系统停止工作而管球过热,损伤球管及阳极靶面。 扫面方法:CT机的普通平扫指不注射对比剂的扫描,多采用横断层面扫面,病人仰

7、卧于检查床上,扫面部位伸入扫描架内,定好扫描基线和扫描范围,扫描层厚何间距依检查的需要与CT装置而定。 维护与保养: 1、 CT的工作环境 除保持机房、操作间的干净卫生外,重要的是注意环境的温度、湿度条件。CT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当热量上升到一定限度时机器会停止工作或造成损坏,必须配置空调设备,使机房温度控制在1820度。温度的过高或过低会导致机器锈蚀或扭曲变形,影响机器的性能,缩短机器的使用寿命。机房温度应保持在4065度。 2、 设备的清洁与设备的润滑,静电感应可使灰尘附着于元器件表面,影响元器件的散热和电器性能。一般每周抽出一定时间做好日常的清洁保养工作。对机械运动部分应定期涂加润

8、滑油,避免磨损。 3、 CT机维护与保养记录,CT机的日常维护程序应按周、月、季度和年度计划进行,并应做好日常维护工作的记录和故障排除记录。重点记录扫描模型的原始数据和显示数据,故障现象、故障原因何排除方法,以便做好质量跟踪工作。 七、摄影原则: (一)焦点的选择 摄影时,在不影响_线球管负荷的原则下,尽量采用小焦点,以提高_线照片的清晰度。小焦点一般用于四肢、头颅的局部摄影。大焦点一般用于胸部、腹部、脊椎等较厚部位的摄影。 (二)焦片距及肢片距的选择 焦点至胶片的距离称为焦片距,肢体至胶片的距离称为肢片距。摄影时应尽量使肢体贴近暗盒,并且与暗盒平行。肢体与暗盒不能靠近时,应根据_线机负荷相应

9、增加焦片距,同样可收到放大率小、清晰度高的效果。不能平行时,可运用几何学投影原理尽量避免影像变形。 (三)中心线及斜射线的应用 中心线是_线束的中心部分,它代表_线摄影的方向。斜射线是中心线以外的部分。一般地,中心线应垂直于胶片摄影,并对准摄影部位的中心。当摄影部位不与胶片平行而成角时,中心线应垂直肢体和胶片夹角的分角面,利用斜射线进行摄影。 四)滤线设备的应用 按照摄片部位的大小和焦片距离,选用合适的遮线器。体厚超过15cm或应用60kV以上管电压时,需加用滤线器,并按滤线器使用的注意事项操作。 五)_线球管、肢体、胶片的固定 _线球管对准摄影部位后,固定各个旋钮,防止_线球管移动。为避免肢

10、体移动,在使肢体处于较舒适的姿势后给予固定。同时向患者解释,取得密切配合,保持肢体不动。暗盒应放置稳妥,位置摆好后迅速曝光。 六)千伏与毫安秒的选择 摄影前,必须了解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诊断,根据摄影部位的密度和厚度等具体情况,选择较合适的曝光条件。婴、幼儿及不合作患者应尽可能缩短曝光时间。 七)呼气与吸气的应用 1平静呼吸下屏气 摄影心脏、上臂、肩、颈部及头颅等部位,呼吸动作会使胸廓肌肉牵拉以上部位发生颤动,故摄影时可平静呼吸下屏气。 2深吸气后屏气 用于肺部及膈上肋骨的摄影,这样可使肺内含气量加大,对比更鲜明,同时膈肌下降,肺野及肋骨暴露于膈上较广泛。 3深呼气后屏气 深吸气后再呼出屏气,这样

11、可以增加血液内的氧气含量,延长屏气时间,达到完全不动的目的。此法常用于腹部喊膈下肋骨位置的摄影,呼气后膈肌上升,腹部体厚减薄,影像较为清晰。 4缓慢连续呼吸 在曝光时,嘱患者做慢而浅的呼吸动作,目的是使某些重叠的组织因呼吸运动而模糊,而摄影部位可较清楚的显示。例如胸骨斜位摄影。 5平静呼吸不屏气 用于下肢、手及前臂躯干等部位。 八)照射野的校准 摄影时,尽量缩小照射野,照射面积不应超过胶片面积,在不影响获得诊断信息前提下,一般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可减少_线辐射量。 八、摄影步骤 1阅读申请单认真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了解病史确摄影部位和检查目的。 2摄影位置的确定 一般部位用常规位置进行摄

12、影,如遇特殊 病例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加照其他位置。如切线位,轴位等。 3摄影前的准备 摄影腹部、下部脊柱、骨盆和尿路等部位平片时,必须清除肠道内容物,否则影响诊断。常用的方法有口服泻药法,如口服潘泻叶或25甘露醇;或清洁灌肠。 4胶片尺寸的选择与放置 根据患者检查部位的大小选择胶片的尺寸。胶片的放置应依据临床的要求和摄影方式适当调整。 5照片标记的安放 一般用铅字标记。铅字号码应放于暗盒的适当位置,便于阅片时辨认,并讲究摄影艺术。 6衣着的处理 摄影前除去衣物或身体部位上可能影响图像质量的任何异物,如发卡、纽扣、胸罩、饰物、膏药等。 7肢体厚度的测量 胸部摄片的千伏值是依据人体厚度选择摄影条

13、件。 8训练呼吸动作 摄胸部、头部、腹部等易受呼吸运动影响的部位,在摆位置前,做好呼气、吸气和屏气动作的训练,要求患者合作。 9摆位置、对中心线 依摄片部位和检查目的摆好相应的体位,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中心线对准摄影部位的中心。 10防护 作好患者局部防护,特别是性腺器官的防护。 11选择焦片距离 按部位要求选好_线球管至胶片的距离。如胸部为180cm,心脏为20_cm,其他部位为90100cm。 12选定曝光条件 根据照片部位、体厚、生理、病理情况和机器条件,选择大小焦点、千伏、毫安、时间(秒)、距离等。 13曝光 以上步骤完成后,再确认控制台各曝光条件无误,然后曝光。 14填写各项摄片条件

14、并签名_。 九、人体各部位_线摄影 1、骨骼系统 头颅 一)头颅后前位 体位 1,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两臂放于头部两旁,使头颅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台面中线重合。 2下颌内收,听眦线与台面垂直,两侧外耳孔与台面等距。 3暗盒上缘超出头顶3cm,下缘包括部分下颌骨。 4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00cm。 中心线 垂直对准枕外隆凸,经眉间垂直射人暗盒。 二)头颅侧位 体位 1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头部侧转,被检侧贴近台面。 2,头颅矢状面与台面平行,瞳间线与台面垂直,下颌稍内收眶线与台边垂直。 3暗盒上缘超出头顶,下缘包括部分下颌骨。 4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00cm。 中心线 对准外耳孔前、上各25cm处,垂直射人暗盒。 三)头颅前后半轴位 体位 或 1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头部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台面并与台面和线重合。 2下颌内收,使听眦线垂直台面,两侧外耳孔与台面等距。 3胶片上缘与头顶平齐,下缘低于下颌骨。 4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