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299678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王圣兰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9页例1二、教学目标1、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三、教学重点探索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四、教学难点1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2. 正确规范地计算和书写乘法竖式。五、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忆旧引新列竖式计算:

2、(1)1452=(2)4512=学生先说一说列竖式计算乘法要注意哪些问题?再计算。最后再说说计算这两道题时分别运用了哪些旧知识?计算这两道题时有什么不同之处?(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与体验,从类结构上为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教学做铺垫。)(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教学例1(一)课件呈现题目: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提问: 该城市离北京有多远?怎样列式?(二)、估算。你能运用估算知识估一估:该城市离北京大约有多远吗?(三)、探究笔算算理和过程。1、学生独自尝试笔算。2、学生小组交流:(1)要先算什么?积的末位数

3、要写在什么位置?(2)再算什么?积的末位数要写在什么位置?(3)最后算什么?3、指名学生上黑板,边讲解计算过程边完成板书。4、找出学生一对一错的例子,进行正反对比辨析,明确需要注意的问题。5、沟通联系,归纳算法。比较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设计意图:迁移类推的办法,不仅是一种有益的联想,也是解决问题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思路。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并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类比迁移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三)、练习巩固,拓展提高。1、翻牌游戏:找找红色的两个数字相乘的末位数字藏在哪张牌下面。2、三级跳:列竖式

4、计算16321时,要先算( ),再算( ),最后算( )。3、笔算竞技:比一比,哪组算得又快又准。 13412 25116 24123 217424、火眼金睛:先判断对错,再改正。5、脑筋急转弯:不列式计算,你能很快找到正确答案吗?(设计意图:新课程使课堂具有活力与温度,但课堂教学要想保持持久的活力与温度,练习题设计还必须有一定的层次性和趣味性,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对数学本身感兴趣。)(四)、课堂总结,课外延伸。1、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2、如果让你计算四位数乘两位数,你有办法吗?下课试试看。(设计意图:四位数乘两位数表面看只是对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的一次拓展,

5、但实质是对学生是否掌握计算法则的一次检测,是对学生迁移类推能力的再次训练。)课题3:笔算乘法教学内容:教材第49页及练习七的14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掌握笔算的方法。2、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经历与他人交流笔算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教材分析:教材精心选择以简单的行程问题为背景的学习情境,在此情境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方面体现了计算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另一方面为后面抽象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作准备。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方法和三位数乘两

6、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方法。教材没有展示14512的具体计算过程,只出示14512的竖式结果,意在让学生充分应用已有经验,自主归纳。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究的学习情境。教学重难点: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难点: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积的定位。教学准备:情境图、计算器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最想到哪里去旅游?如果我们从济南到青岛,乘火车要用3小时,火车每小时约行145千米,请大家算算,从济南到青岛大约有多少千米?学生讨论,然后交流,你是怎么算的?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旅游活动引入新课,激发学

7、生的学习热情,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如果我们乘汽车去北京要用12小时,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5千米,请大家算算去北京有多远?学生继续讨论计算方法,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方法。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怎样列式?学生说出算式:14512二、合作学习,探究方法1、怎样计算14512?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全班交流。2、师生共同探究笔算方法。同学们用了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今天我们中带内研究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揭示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学生试算,指名几个学生板演:

8、14512集体讨论: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重点让学生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写积?最后算什么?师生共同小结方法。3、做一做:49页做一做,学生独立计算,发现问题,及时指导。三、实践与应用:1、322145679286242713352、小医生:13415224616233480415615213410463893811967344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说课设计王圣兰【说课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9页例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教材】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过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

9、的乘法笔算。本节课在此基础上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学情分析】三年级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因此,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经历与他人交流笔算的过程,体验学习

10、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习惯。【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难点:理解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因为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学生在把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就不知道积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上。【说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1522= 3212=2、笔算:2412= 4459=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但这已经是三年级学习的内容,好多学生已经忘记,所以进行复习非常有必要,且很自然地把旧知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二、探究新知,教学例11、创设情境后,先让学生列

11、出算式“14512”,想:你会算吗?学生可能会出现课本第49页所列举的方法,这时,教师适时优化出用竖式来做。2、全体学生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14512”。3、挑学生不同的竖式板书在黑板上,集体订正。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错误: 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积的末尾对准了个位。 当遇到连续进位的情况时不进位。 受以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影响,忘乘百位上的数。不管是正确的竖式还是错误的竖式,都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维过程,通过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4、归纳算法,着重强调: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的是多少个“十”,乘得的积的末尾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三、巩固

12、练习练习七的练习简析。第50页第2题:要求绕地球59周的时间和5天比大小,这里要把5天化成以分钟为单位,学生可能已经把天、小时、分钟之间的进率忘了或者不知道该怎么比,需要教师适时点拨。第3题,有的学生在计算54145这种两位数在前三位数在后的乘法时,不知该如何计算,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可以把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计算。第4题,因条件和问题都较多,学生读题时可能会出现读不懂就做或者找不出合适的条件来解决的情况,教师可要求学生读懂题再做。第7题:把学生在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中出现的错误都列举了出来,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计算中的错误再改正过来。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王圣兰数学知识的复习整理过程,实际上就是

13、学生在头脑里对已学过的相关内容(主要是所要整理的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进行重新编码,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回顾整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几点: 1.注重孩子们整理知识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搭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课的开始,我先让学生自己通过看书、讨论、交流等方式,自主对本单元内容精心整理,使学生们在回忆、归纳、整理中重建知识结构,即复习了知识内容,又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 2.创设一定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是上好一节数学的润滑剂,同时也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前提。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调动一切非智力的因素,特别是复习课,学生面对的是已经的知识,容易失去兴趣,觉得枯燥。在这节课中,我以“小试牛刀“大显身手能力冲浪“为主线,采用“抢答、估算找错、填空、解决问题、能力冲浪”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照顾到了不同的学生,达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整理提升的目的。 3.注重对孩子进行适时的鼓励。在整节课中,面对不同孩子的表现,对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