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阈中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路径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299060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媒体视阈中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路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媒体视阈中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路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媒体视阈中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路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媒体视阈中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路径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媒体视阈中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路径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媒体视阈中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路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媒体视阈中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路径(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媒体视阈中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路径摘要: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的灵魂所在,良好的校园氛围对学生的成才无疑具有激励的作用。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以新媒体为切入点,对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挑战进行了理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路径进行实践性探索。关键词:新媒体视阈高校校园文化机遇与挑战新路径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新型媒体模式的新媒体也应运而生。它最早是由美国的P.Goldmark提出,现今学界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来对之进行概述,但它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随着其不断普及,对其内涵的解读也相对

2、稳定。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介而言的,它是在新技术支撑下的诸如数字报纸、手机短信、网络、触摸媒体等媒体形态。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具有五大鲜明的特征:交互、即时、延展、融合、分众。交互指的是阅读和交流的双向性;即时指的是信息传递的时效性上不延时;延展是指新媒体所携载的信息量不单一;融合是指受众群体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享有理想的媒体服务;分众则是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的分众传播效应。在新媒体环境下,时代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快、信息流通迅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将遇到新的挑战,也一定会面临新机遇。一、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文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新媒体视阈下,高

3、校文化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传统有所差别,这种差别为高校师生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变化。作为一把双刃剑,新媒体为当代大学生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挑战着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作为新时代的产物,新媒体虽然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生活,但也加剧了不良文化和负能量的传播,尤其影响着单纯的大学生群体,因此亟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给予相应引导。毫无疑问,“探析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文化教育的挑战与对策,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新媒体所具有的优势,应对高校文化教育的挑战,促进高校文化教育的发展。”1(一)新媒体给高校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新媒体实现了校园文化“多快好省”发展:首先,新媒体以互联网为基础,利用先进的电子科技技术储存文化资源

4、,摒弃了传统纸媒体存储资源空间有限、分配不合理、信息传播途径少、传播过程慢等缺点,以多样化信息形式传递信息内容,最大限度上实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资源共享和资源节约。其次,新媒体信息更新速度快、范围广,实用度高,有利于更加自由、高效地传播文化。最后,新媒体改善了高校教学模式与形式,推进了教师轉变职能,优化了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1. 新媒体提升了校园文化的数量与质量新媒体使校园文化得到了纵向与横向的双重提升。新媒体信息技术多元化的发展,拓宽了师生的学习领域,丰富了师生的学习内容;又因新媒体摆脱了地理与时空的限制,使各种先进教学理论加以融合,推进了学术交流和发展,加深了校园文化内

5、涵。2. 新媒体激发了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与主体性(二)新媒体给高校文化建设带来的挑战1.新媒体冲击着大学生的传统价值观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新媒体传播信息便利的同时也使不良文化传播有了可乘之机。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的文化环境较为宽松,网络监督检查体系尚未完善,而大学生作为社会新生代,对新媒体上手快,但也因其心智不成熟,容易受到不良文化或负能量的影响。2.新媒体使大学生沉迷网络世界由于新媒体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容易诱使自制力差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的花花世界,与外界隔离,降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交流沟通能力,使其身心受到巨大伤害。更有甚者,沉迷网络游戏,为充值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的道路。3.

6、新媒体增加了高校文化建设的难度高校通过教学与文化活动向学生传播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境界与修养。在新媒体信息轰炸的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对事物的分辨能力有限,导致其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形成非主流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相悖,加大了高校文化建设的难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充分利用了新媒体这把双刃剑,在规避其风险的同时,更要与时俱进、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不断融合高校的信息文化与新媒体文化,积极探索高校文化建设的新路径。二、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新媒体视阈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有破有立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

7、也是一个多维实践构建的过程。一)重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文化的一种新形态,网络文化产生于网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之相伴而生的高校网络文化为高校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思路和方法。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的影响越来越大。2但校园网络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种载体,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净化校园网络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推进高校文化建设的一条有效路径。鉴于此,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第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净化网络文化;第二,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8、,增强大学生的自制力;第三,构建完善的校园网络管理体制和机制。(二)加强高校校史文化建设是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助力器校史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与文化存在,“是高校经过常年的发展所积淀的高校文化传统以及高校文化精神的承载。”3所以,在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忽视校史文化的建设,它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校史文化能够有效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出学校精神;校史文化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体现在对优良校风的构建方面;校史文化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中还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总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对校史文化的研究,对校史文化研究将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助力器,以此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9、,以此明确高校培养人才的战略方向,以及高校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保证作为社会主义文化最主要、最核心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整个社会提供了一个价值准则。娱乐化与炒作化在大学生校园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出现而日益泛滥。有的学校为满足学生追求潮流与时尚的需求,一味地用娱乐化的教育内容和第二课堂活动满足学生的需求,忽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营养成分,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导功能缺失。鉴于此,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高校才能富有活力且充满时代精神,进而才能在培养人才方面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四)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进行校园文化宣传是高

10、校文化建设的趋势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有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如前文所言,其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内容丰富。学校要合理规避网络的不利因素,积极利用新媒体打造多媒体宣传网络,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校园文化建设作用,不断增强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共享性,让新媒体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宣传的有力阵地。(五)新旧媒体双管齐下确保高校校园文化持续健康发展(六)组建新媒体平台的运营团队组建新媒体运营团队,提升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对高校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新媒体质量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是运营人员不足,所以有必要组建专门的新媒体运营团体。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尚处于摸索階段,运营经验不足,很多学生只停留在使用的阶段。因此,高校要积极

11、引导学生用好新媒体,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尽量减少新媒体的负面影响。三、结语“高校校园文化具有思想导向、力量凝聚、行为约束、社会辐射和生活激励等功能。”4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引领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新媒体作为信息传播无比重要的渠道,以其固有的优势和突出的特征,不断占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最受追捧的交流方式之一。也成为当今高校文化建设一个无法绕开的环境,“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环境融入每位师生的学习生活中,带着时代信息的高速碰撞、累计与翻新,校园文化随之迎来一场悄无声息的新变革。”5高校要从实际出发,积极利用新媒体的优势,集中校内外一切力量,挖掘高校文化建设的一切资源,重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加强高校校史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利用新媒体的优势,结合传统媒体,确保高校校园文化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