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底稿对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298503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工作底稿对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审计工作底稿对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审计工作底稿对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性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审计工作底稿对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性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审计工作底稿对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性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审计工作底稿对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工作底稿对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性(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 文)题目学习审计单位工作底稿及其生命力系 (部)财会系专业会计电算化班级级1班姓名李美欣学号指引教师张卫东系主任孟庆福 月 2 日摘要中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应将审计程序的执行过程及收集和评价的审计证据,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项目实行阶段的内部文书之一,是支持审计结论性文献的重要根据,其使用范畴,审计署6号令第四十九条作了明确规定:“对被审计单位违背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以及对审计结论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审计人员应当在编写审计日记的基本上,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载体,它不仅是形成审计结论、刊登审计意见的直接根据

2、,也是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的体现,同步也是证明内审人员按照内部审计准则的规定完毕审计工作、履行应尽职责的根据。离开审计工作底稿,没有审计记录,审计无从谈起。没有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将受到怀疑。审计工作底稿在整个审计工作中,处在相称重要的地位。而内部审计人员所面临的审计风险的因素固然诸多,但最也许的是其在执业过程中未能保持谨慎的执业态度,发生了判断失误,从而出具了不恰当的审计报告所致,而这些无一不与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有关。从审计实践看,基层审计机关由于审计力量单薄、任务繁重以及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基层审计人员在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时存在某些急需改正的问题。为此,编

3、制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措施和技巧、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特性以及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的重要性、审计人员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现状及存在问题。核心词:审计工作底稿;重要根据;重要性;问题;对策第一章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4.1工作底稿的含义与内容41.2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素41.3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措施与技巧5第二章审计工作底稿的生命力体现62.1审计工作底稿应具有的质量特性62.2编制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的重要性第三章审计工作底稿的存在问题3.1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不完整、所附的资料不能互相印证、勾稽关系不明、法律法规引用不规范92审计取证不充足03.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流于形式10审计工作底稿归档分类混乱135编制随

4、意性较大1第四章针对审计工作底稿存在问题的对策114.加强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工作124.2分构造多渠道开展文字、业务培训工作24.3组织观摩学习,进行互相交流1结束语13参照文献:15致谢16第一章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工作底稿的含义与内容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所有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它是审计证据的载体,可作为审计过程和成果的书面证明,也是形成审计结论的根据。注册会计师审计术语之一。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筹划、实行的审计程序、获取的有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 审计工作底稿一般分为综合类工作底稿、业务类工作底稿和备查类工作底稿。审

5、计工作底稿一般涉及总体审计方略、具体审计筹划、分析表、问题备忘录、重大事项概要、询证函回函、管理层声明书、核对表、有关重大事项的往来信件(涉及电子邮件),以及对被审计单位文献记录的摘要或复印件等。此外,审计工作底稿一般还涉及业务商定书、管理建议书、项目组内部或项目组与被审计单位举办的会议记录、与其她人士(如其她注册会计师、律师、专家等)的沟通文献及错报汇总表等。1.2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素在中鹏会计师事务所实习过程中,我们的审计工作过程一般是:从承办审计业务开始,历经筹划阶段、实行阶段、完毕阶段,到完毕所有商定事项签发审计报告为止,任何一种过程中都会形成一系列的审计工作底稿。具体地讲涉及:在审

6、计筹划阶段获得有关被审计单位基本状况的资料、营业执照、政府批文、合同章程和合同、董事会会议纪要等,由注册会计师自行获得编制的调查表、审计风险与重要性评价初步评估资料、审计筹划、审计程序表、分析性测试表以及由双方共同签审计工作底稿订的审计业务商定书等等;在审计实行阶段针对内控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的程序和成果资料,针对交易和金额进行实质性测试的询证函、项目明细表、实物资产盘点表或调节表、分析性测试表、项目差别调节表、调节分录汇总表、试算平衡表、重分类分录汇总表、项目审定表等等,在完毕审计工作阶段形成或获取的期后事项审核表、管理当局声明书、律师声明书、审计报告、已审会计报表等等。在实习单位的审计工作底

7、稿一般分书面人工手写的底稿和电子版数据的录入与表格两种模式。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实际状况和提供的资料而定。.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措施与技巧1.编制表头。每份审计工作底稿必须有个表头。这个表头一般涉及被审计单位名称或审计项目名称、(例如,公司财务收支明细表、公司存货管理审计等)审计期间、底稿编制人及编制日期、底稿审核人及审核日期、索引号及页次。如下:公司固定资产清理明细表被审计单位 编制人 日期索引号截止日 复核人 日期 页次 2.先编制索引号,后编制页次。索引号和页次的作用是使存在勾稽关系的审计工作底稿之间能清晰地反映互相关系。在实际工作中,有诸多内审人员都是在审计外勤结束后统一编制索引号和页次。这时

8、,由于需要汇总的审计工作底稿较多,且又要交叉引用,导致编制困难。我们可在外勤审计开始前由项目负责人或主审人员按照未审会计报表的一级科目顺序先编制审定表的索引号(如A1、A、),在外勤结束时再分别填制底稿页次,这样既能保证索引号的唯一性和互相索引,又可避免页次编制时的缺号、重号。在采用本措施时要注意:对于从外部获得或第三方提供的资料也要编制索引号。这样做有助于归档或复核者审视。 3.审计标记应加以注释。审计工作底稿可使用多种审计标记,但应注明含义并保持前后一致。除运用商定俗成的审计标记外,对于被审计单位名称、审计程序、编制者和复核者姓名等要素均可采用合适的审计标记以减少书写量。对于在审计工作底稿

9、编制中浮现频率较高的文字也可采用审计标记来替代。恰当、合理地使用审计标记能有效地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运用计算机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时,内审人员会波及到大量的数据调节和反复分类调节,工作量大,容易导致编制上的笔误和计算错误。我们可以运用计算机,借助EXCEL、WPS等工具软件编制如银行余额调节表、审计调节和反复分类等审计工作底稿,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减少差错。运用计算机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不仅迅速和整洁,还能实现信息的远程传播,通过网络功能,审计主管远程即时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将成为也许。 值得注意的是,运用计算机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与手工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相比,无论在性质上

10、还是在格式上,都无多大变化。审计工作底稿的形式可以是纸质、磁带、磁盘、胶片或其她有效的信息载体。无纸化的工作底稿应制作备份。 5.规定被审计单位按规定格式提供资料。对于某些数据,审计人员可以规定被审计单位按规定格式提供,如帐龄分析表等资料。在提出规定期,审计人员应对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予以必要的辅导,规定她们提供合乎审计程序规定的数据格式。一方面,可以有效缩短外勤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规定被审计单位按规定的格式提供必要的资料,也有助于审计项目的归档工作。第二章审计工作底稿的生命力体现.1审计工作底稿应具有的质量特性 完整全面地将审计方案、审计过程及审计人员分工、专业判断等记录于审计工作底

11、稿,是对一种良好的审计工作底稿管理体系的基本规定。因此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应具有如下质量特性: 1.内容完整真实。这是最起码、也是最重要的质量属性。内容完整即获取的资料要完备,要注明来源。真实是指审计工作底稿所反映的会计事项或交易是真实的,有充足的客观事实作保证。真实性是核心,只有内容真实的工作底稿,才干真正起到化解审计风险的作用。如果没有客观事实做支撑,审计工作底稿再好看也无济于事。 2.重点突出。审计结论是一般问题的可作简略记录,有重大影响的事项应当作具体阐明。3.结论明确。不同的审计项目、不同的内审人员对同一张工作底稿会做出不同的描述。审计人员应当运用职业判断,合理地保证所体现的专业判断意

12、见的恰当性,避免措辞模棱两可甚至让人产生歧义的词句浮现。 4.要素齐全,格式统一。审计工作底稿涉及的内容要完整,(前文已叙及,此处不再赘述)。虽然我们不也许也没有必要规定所有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工作底稿统一,但其中某些基本要素却应遵守。格式统一是指在同一内部审计部门使用的审计工作底稿式样应当一致。 5记录清晰。审计工作底稿笔迹要端正,数据要对的,客观反映收集到的审计事项。要杜绝审计师为赶时间,匆忙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现象。 6.管理规范。内审部门应根据内部审计准则设计本部门统一的审计工作底稿,并制定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操作细则,具体规定编制目的、程序、措施、撰写工具(如钢笔、计算机录入等)、复核、分类

13、、整顿、归档等规定,并切实贯彻执行。 7.根据实际状况让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签字。有关审计工作底稿与否应让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签字的问题,实务中存在两种观点。一是觉得审计工作底稿是内审人员编制的,虽然是请她人代为编制,责任也在内审人员,审计工作底稿的所有权在内部审计部门,是自己的东西,若非特殊因素(如口头证据,声明等),一般不需要她人签字。况且,在进行舞弊审计时,若让被审计单位签字,也许会暴露审计人员的意图,为进一步取证带来困难。另一种观点觉得,内审计人员编制的所有审计工作底都应得到被审单位有关人员的签字,以减少审计风险。笔者觉得,应根据不同状况,由审计项目负责人根据重要性原则,运用专业判断决定与

14、否让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签字。因审计工作底稿反映的内容众多,每一份都让被审计单位签字,不仅量大,也容易导致被审计单位的误解。如果仅是反映被审计单位一般性经营概况的,笔者觉得不需要被审单位签字。如果波及调帐的,则应编制针对调帐的审计工作底稿,规定被审单位签字。有了上述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保证原则,如何编制出高质量的审计工作底稿,则是目前内部审计人员需要掌握的。2.编制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的重要性内部审计工作底稿(如下简称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工作记录,是联系审计证据和审计结论的桥梁。原则上,审计工作底稿应由审计师编制,并由内部审计部门的管理层进行审查。其重要性重要表目前如下几种

15、方面。 1.是内部审计师形成审计结论、刊登审计意见的直接根据。审计是一门证明学科(有关此论点,不在此文论述),审计师审计的过程就是收集审计证据,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得出审计结论的过程。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载体,审计工作底稿犹如是“舟”,证据是“舟”上的“货品”。审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通过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把收集到的数量众多的审计证据资料,系统地加以归类整顿,从而使审计结论建立在充足和合适的审计证据基本之上。因此,审计工作底稿不仅是形成审计结论、刊登审计意见的直接根据,(注意,不是审计证据!)并且也是内部审计师按照内部审计准则的规定完毕审计工作、履行职责的具体体现。同步,审计工作底稿也以文献形式阐明了审计的目的与否已经达到。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