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细胞呼吸练习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298033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17)细胞呼吸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0.17)细胞呼吸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0.17)细胞呼吸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0.17)细胞呼吸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0.17)细胞呼吸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17)细胞呼吸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17)细胞呼吸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胞呼吸练习1.下列有关柠檬酸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柠檬酸循环中的C4酸称为柠檬酸 B柠檬酸循环中分子丙酮酸产生3分子二氧化碳 C柠檬酸循环产生的NDH与糖酵解同样多 .FADH2是一种氧化形式的辅酶. 下列有关电子传递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电子传递链存在于线粒体基质中 .由4种蛋白质复合体组成C.电子传递链的产物有CO D26个TP是在电子传递链中产生的。右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1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1和2都具有双层生物膜 和2所含酶的种类相同C。和3都能产生大量A 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4 下列各项能产生少量的乳酸,并释放出少量

2、能量的是 贮存久了的苹果 马铃薯块茎的厌氧呼吸 酵母菌的发酵 人体剧烈运动的骨骼肌 发芽的稻谷受水淹 A. B. C D。5. 细胞内糖代谢过程如右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和或过程或。真核细胞的细胞溶胶中能进行过程和C。动物细胞内,过程比过程释放的能量多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产生,过程消耗H6. 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变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两物质依次是2和O2.图中(一)、(二)两阶段产生的场所都是线粒体。图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D。该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无光时不能进行7需氧呼吸全过程的物质变化可分为下列三个阶段,与此相关的叙

3、述中正确的是 C6H12O6 丙酮酸 丙酮酸 H2O + H+ 2 H2A.第阶段反应极易进行,无需酶的催化 B。第阶段能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C。第阶段无T生成,第阶段形成较多的ATP D.第阶段与厌氧呼吸的第阶段不同8。 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H5OH和C2的量如下表所示。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氧浓度(%)ac产生C2的量(ml)92。5530产生酒精的量(o)9660A.a浓度时酵母菌需氧呼吸速率等于厌氧呼吸速率B浓度时酵母菌需氧呼吸速率大于厌氧呼吸速率.c浓度时有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Dd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需氧呼吸未进

4、行厌氧呼吸9。 向正在进行需氧呼吸的细胞悬浮液中分别加入a、b、c、d4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若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 B。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使丙酮酸增加C若c能抑制ATP形成,则使ADP的消耗增加 。若d能抑制氧化成水,则使O2的消耗减少0下左图中曲线表示水稻根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所释放的O2总量的变化,曲线b表示需氧呼吸释放的O2量的变化,则表示厌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的变化是下图中的 11. 蔬菜和水果长时间储藏、保鲜所需要的条件应为 A。零上低温、干燥、低氧 .零上低温、湿度适中、低氧C零下高温、干燥、高氧 D。零下低温、湿度适中、低氧12. 测定下列哪一项,

5、可以简便且准确判断贮存的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是A有无乙醇生成 B.有无水生成 C.有无有机物消耗 D2消耗量与CO生成量的比例3。要提高温室蔬菜的产量,可以采取以下哪种方法?A白天适当降低温度 B。夜间适当提高温度 C.夜间适当降低温度 D。昼夜保持温度一致14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的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如果它在这两种呼吸过程中产生了等量的CO2,那么它分别在有氧和无氧情况下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1:2 2:1 C3:1 D。1:35.一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小时后测得该容器中O减少了4mL,O2增加了48mL,则在小时内酒精发酵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需氧呼吸的

6、 1/3倍 B。1/2倍 C2倍 .倍16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 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C。 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 D。d条件下,产生的C2全部来自线粒体1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材料取样处理分组培养液供氧情况适宜浓度酵母菌液50 mL破碎细胞(细胞不完整)甲255 mL无氧乙2 mL5m通氧 L未处理丙25mL mL无氧丁5 mL75 m通氧。 甲组不产

7、生CO2而乙组产生 B 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C. 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18下图为番茄根细胞对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图,分析此图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催化A、B两处根代谢活动的酶不同BAB段,ATP是限制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C.在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进一步促进K+的吸收而表现为M1曲线D。氧分压为8时,A曲线将演变为M2形态19 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O的结果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速率下降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

8、部分转移至AT,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2 下列所采取的措施,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A.利用果胶酶提高水果的出汁率 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 C。滴加Fel3 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D。利用水浴加热提高胡萝卜素的萃取效率21。关于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酶的最适温度可能相同 B。随着温度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下降C.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不适合该酶的保存 D高温下酶失活是酶空间结构破坏的结果22. 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酶

9、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23 下列操作中,不可能导致淀粉酶活性发生变化的是A淀粉酶溶液中加入强酸 B.淀粉酶溶液中加入蛋白酶C淀粉酶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 D淀粉酶经高温烘干制成粉剂24。 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右上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5。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试验编号探究课题选用材料与试剂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过氧化氢溶液 新鲜的肝脏研磨液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淀粉酶溶液 可溶性淀

10、粉溶液 碘液pH 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蔗糖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碘液p 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 苯尼迪特试剂 实验 。实验 实验 D.实验 2. 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转运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转运矿质元素离子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转运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7。 人体肝细胞内C2分压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分压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中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该细胞的是AC2 B。O2 C。K+ D.Na+28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和Na+浓度见下表。下列属

11、于主动转运的是细胞内浓度(mmol-1)细胞外浓度(molL1)K10。03。0Na+18.05。A. 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C.Na+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N+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29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 3 天,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组别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结果NaCl茉莉酸+-部分细胞质壁分离+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 浓度为 100moL,茉莉酸浓度为 03mgL1;“-”表示无添加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

12、失水 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C。NCl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 茉莉酸对 N 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30.用打孔器从同一萝卜上取5cm长的直条若干,分成组,其中组分别置于浓度为0g、gL、80gL的NO3溶液中,测量结果如下图。若将第4组置于0gL的KN3溶液中,预计测量的结果可能是31右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A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 ;曲线B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为 。(2)在T一T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 。3。呼吸作用的本质是对底物的脱氢氧化过程。亚甲基蓝是一种人造氢受体,氧化态时呈蓝色,还原态时呈无色。比色计可测定光源透过溶液后的蓝光强弱变化,从而确定溶液蓝色的深浅。为了研究不同呼吸底物对酵母菌呼吸速率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在试管内加入lOmL酵母菌悬浮液、O。%的适量葡萄糖液和lmL .1亚甲基蓝溶液,封口后置于30水浴中维持m,这段时间内,每隔2min用比色计测量一次蓝光透过试管的百分率(开始时蓝光透过率为0)。分别用等量的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