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抗震设防等级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297820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物抗震设防等级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建筑物抗震设防等级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物抗震设防等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物抗震设防等级(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物抗震设防等级建筑物抗震设防等级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防分类,基本依据是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抗震设防分类是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要指标,考虑的是我国实际经济状况,体现了国家防震减灾法的基本要求。对具体工程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关系到地震作用的取值和抗震措施的确定,是抗震设计的依据性指标。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应符合国家标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淮GB50223的规定。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甲类建筑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灾害的建筑,包括:A、中央级、省级的电视调频广播发射塔建筑,国际电信楼、国际海缆登陆站、国际

2、卫星地球站、中央级的电信枢纽(含卫星地球站)。B、研究、试验生产和存放剧毒生物制品和天然人工细菌与病毒(如鼠疫、霍乱、伤寒等)的建筑。C、三级特等医院的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乙类建筑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外的一般建筑,丁类建筑属于抗震次要建筑。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

3、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注: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此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建筑以外的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甲类建筑在地震破坏后会产生巨大社会影响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次生灾害指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漏和其他严重次生灾害。乙类建筑属于地震破坏后会产生较大社会影响或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包括城市的重要生命线工程和人流密集的多层的大型公共建筑等。丁类建筑,其地震破坏不致影响甲、乙、丙类建筑,且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轻微。一般为储存物品价值低、人员活动少、无次生灾害的单层仓库等。由此可见,民房属于丙类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