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3946832七年级上册生物练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29405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43946832七年级上册生物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1143946832七年级上册生物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1143946832七年级上册生物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1143946832七年级上册生物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1143946832七年级上册生物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43946832七年级上册生物练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43946832七年级上册生物练习题及答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七年级上册生物练习题及答案 学校姓名 学号 得分 一、选择题。 1. 菜农在大田种韭菜收获的是绿色的韭菜,而在密闭的暗室中种韭菜收获的却是黄色的 韭黄,影响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A温度B. 阳光 C. 土壤 D空气 2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B.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 C. 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少 D.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4. 蚯蚓一般营穴居生活,但夏季雨后蚯蚓在地面上活动,原因

2、是 A土壤中蚯蚓缺乏食物 B. 蚯蚓得不到足够的氧气 C喜欢雨后晒太阳 D承受不了土壤的压力 5. 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我们 还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 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 营养物质 空气 阳光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生存空间 水 A. B. C. D. 6. 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 生物影响环境 B. 生物适应环境 C. 生物改变环境 D. 生物依赖环境 7.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A. 光 B. 水 C.

3、 温度 D. 湿度 8. 下列各项中,属于食物链的是 A. 草昆虫青蛙蛇鹰B. 昆虫蛇鹰 C. 阳光草兔狼D. 草兔狼细菌 9. 在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A. 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 小梅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 C. 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 D. 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 10. 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A. 蛾类夜间活动 B.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 候鸟的迁徙 D. 山顶的旗形树 11. 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的蝗虫来说,它的环境

4、是指 A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 B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土壤等非生物 C除蝗虫外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 D除这只蝗虫外的其他蝗虫、其他生物和非生物 12探究的一般过程,其正确顺序是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表达交流 设计方案 实施实验得出结论 A. B C. D 13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原因是破 坏了生态系统的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食物链 14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A秋末树木纷纷落叶 B缺氮时植株矮小 C. 蝗虫的体色与环境相近D鹿遇敌害时快速奔跑 15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 栽种植物,防风固沙 B.

5、 森林的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 C. 蚯蚓疏松土壤 D. 池塘中的青蛙是绿色的 16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其组成都包括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动物和植物 C. 所有生物D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17研究“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的实验中,科学家提出:响尾蛇是根据 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这应属于实验研究的哪一个步骤 . 发现并提出问题 .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 作出假设. 分析实验现象 18草原中存在着“牧草兔狐狼”的食物链,如果牧草受到DDT污染,那么下列 生物中DDT含量最多的是 A牧草B兔 C狐 D. 狼 19在个由“草田鼠猫头鹰”组成的食物链中,苦消灭了全部的

6、猫头鹰,田鼠的数 量会 A直线上升 B直线下降 C保持不变 D先上升后下降 20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是指 A. 所有的环境因素 B.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C.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D.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一切因素 21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一片草原 B一条河流C一块农田D森林中的所有动植物 22.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从生物学角度理解,螳螂、蝉、黄雀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生态系统 B食物链 C食物网D生物圈 23“叶落归根”,落叶最终将在下列哪项的作用下回归土壤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 阳光、水分 24一条完整的食物链中,开始的生物通常是指 A. 各种动物 B

7、绿色植物 C. 细菌 D真菌 25.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春来江水绿如蓝”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草盛豆苗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二、填空题。 26.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 。 27. 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 。 28.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它分为两类,一类是 、 、 、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29. 请举出一个生物适宜环境的例子 , 举出一个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 30.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 31.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 的大部和 的

8、表面。 3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顺序叫 做食物链。其起始环节是。 三、简答题。 33. 右图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植物的作用是。 图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是 。 图中消费者是和 。 如果人们大量捕杀鸟,使鸟的的数量减少,则虫 的数量会 。 植物、鸟、虫三者中,数目最多的是 。 如果植物被喷过农药,则三者中,体内农药含量最高 的是 。 构成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是、 、。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与非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 分解者是 的关系。 34. 数千年的黄土高原,曾经生态优越、气候宜人。草原上鼠欢兔跳、狐走蛇行、鹰击长 空一

9、派盎然生机,但后来由于砍伐树木、植被破坏,现在正成为一片秃山秃岭, 不毛之地。每年雨季到来,大量泥沙冲进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罕见的“悬河”。 请你分析: 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成分,除了已提到的生物外,还应包括 。 写出该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 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是 。 看了上述黄土高原遭到破坏的事实,你认为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些什 么? 。 四、探究题。 35. 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在一塑料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 璃板。 b将10只鼠妇放人实验装置的中央,静置2分钟。 c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

10、妇数目,统计10次。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 该实验方案中设计了对照实验吗? 。 该实验方案中的实验变量是。 如果该生物小组作出的假设是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 生活,那么请你预测实验结果并指出哪种结果与假设相符。 36.008年我国政府的“限塑令”实施后不久,就有厂家声称,他们生产的新型材料购 物袋符合环保要求,能够代替现行塑料袋。请分析回答: 政府“限塑”是因为:现行塑料袋进入土壤后不能被 分解,会造成 环境污染。 请你帮助环保部门完成下列实验设计,以鉴别该厂家说法的真实性。 实验步骤: 取同一块肥沃菜地的适量土壤,混合均匀后 ,分别加入大小相等的甲、 乙两个水槽中。

11、取同样大小、同样重量的现行塑料袋和各2个分别放入甲、乙两 个水槽中,用其中的土壤充分掩埋后,在同一地点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定时喷洒等 量的蒸馏水,使土壤保持湿润。 每隔一个星期,分别检查甲、乙两个水槽中实验材料的分解情况,并作好记录。 实验结果和结论: 如果一段时间后,掩埋在土壤中的该厂家生产的新型材料购物袋已经分解或部分分 解,而现行塑料袋没有分解,则证明; 如果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二者都没有分解,则 。 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26. 环境的总和 7. 各种影响因素 8. 生活和分布 光温度 水 29. 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蚯蚓疏松土壤 30. 生态系统 1.

12、 水圈 岩石圈2. 吃与被吃 生产者 三、简答题。 33.生产者 分解者 虫鸟 先增多后减少 植物鸟 阳光 空气 水相互影响 相互依存 34. 细菌、真菌等分解者,水、空气、温度、光、土壤等非生物部分 草兔狐等 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少保护环境,发展生态农业,退耕还林还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探究题。 35. 有 光 两边田鼠数目相同 鼠妇分布在阴暗处较多 鼠妇分布在明暗处较多与假设相同 36. 细菌 分成相同的两份 新型材料购物袋 新型材料购物袋能被细菌分解,符合环保要求 新型材料购物袋不能被细菌分解,不符合环保要求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P81;:。 2.略 3.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 征;珊瑚虫才是生物,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有利于藻类的生长,可以为珊瑚虫提供 更多的氧气。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2略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P181;:。 2.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由于在同一季节山里气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