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勘探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29212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气田勘探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油气田勘探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油气田勘探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油气田勘探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油气田勘探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气田勘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气田勘探(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名词解释201.页岩油:非常规油气:指用传统技术无法获得自然工业产量、需用新技术改善储层渗透率或流体黏度 等才能经济开采、连续或准连续型聚集的油气资源。2页岩气:一种以游离或吸附状态藏身于页岩层或泥岩层中的非常规夭然气3.矿权:是指在“矿产资源”这一“特定物”上所产生的权利的总称,或者说是基于“矿产 资源”这一特定物上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包括探矿权和采矿权,符合一定条件的探矿 权和采矿权经批准可以转让,是财产权。4采矿权:采矿权,一般认为是物权,含有占有、使用、收益三项权能;探矿权具备了知识 产权的本质和主要特征(属于非物权范畴);这是因为矿产勘查是一项探索性,研究性极强 的劳动,地质

2、科技工作者的找矿勘探实践,是一项研究性的劳动,勘查报告是创造性智力成果。5探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的勘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勘查矿产资源的权利6预测储量:在地震详查以及其他方法提供的圈闭内,经过预探井钻探获得油气流、油气 层或油气显示后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的有利地区按容积法估算的储量7控制储量:在某一圈闭内预探井发现工业油气流后,以建立探明储量为目的,在评价钻 探阶段的过程中钻了少数评价井后所计算的储量8探明储量:在油气田评价钻探阶段完成或基本完成后计算的储量,在现代技术和经济条 件下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可靠储量9圈闭:圈闭是适于油气聚集、能够形成油气藏的场所一个完整的圈闭必须具

3、备两方面条 件。(1)封闭油气的条件,包括顶部封闭条件(盖层)和侧向遮挡条件(盖层的弯曲、岩 性的变化、断层的遮挡等)(2)二是赋存油气的条件,就需要具有一定的孔隙度、渗透率 的储层。10油气藏:是相当数量的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在一个油气藏内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 和统一的油气水界面,是地壳中最基本的油气聚集单元。11满凹含油:“满凹含油”是指在富油气凹陷内,优质烃源灶提供了丰富的油气资源。 同时,陆相沉积多水系与频繁的湖盆振荡,导致湖水大面积收缩与扩张,使砂体与烃源岩不 仅间互,而且大面积接触,从而使得各类储集体有最大的成藏机会,因而含油范围超出二级 构造带,并在包括斜坡区的凹陷深部位都有油

4、气藏的形成和分布,呈现整个凹陷都有油气成 藏的局面。富油气凹陷储集体与烃源岩相接处,且面积较大12HSE: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油气勘探企业为了把在油气勘探施工作业过程中可能 发生的健康、安全和环境事故控制在政府和社会公众可以接受的水平内,通过一系列管理程 序和规范化、责任到人的管理活动,精心“编织”起来的一张“安全网”。13.SHE :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体系14复式油气聚集:复式油气聚集(区)带一般从属于一定的构造断裂带,它不是一个单一 层系、单一的油气藏类型和规则的油水关系的油田,而是由多个含油气层系、多油气水系统、 多类型油气藏组成的油气藏群,常常是由大小不等、数十至数百个不同规模

5、的油气藏组成。 它们在纵向上相互叠置,平面上迭合连片,构成了一个复式油气田。由多个含油层系、多个油气藏类型和多油气水系统组成的油气藏(田)群集体。这些油气藏 都从属于相同的断裂构造带或地层岩性带,其油气圈闭具有相同的地质成因,一般又有相同 的油气源和相同的油气运移和聚集过程,形成了以一种油气藏类型为主、而以其它类型油气 藏 为 辅 的 多 类 型 油 气 藏 的 群 集 体。 它们在纵向上相互叠置,在平面上是由不同层系、不同圈闭类型的油气藏相互连片的含油气 带,称为复式油气聚集带(区),这是陆相盆地油气富集的一种显著特征。复式油气聚集带:指由多种圈闭、多套含油层系及生储盖组合叠加复合而成的油气

6、聚集带。15.预探井:圈闭预探阶段,以发现油气为目的而钻的井。 探井:地质井、参数井、预探井、评价井、水文井、定向井 开发井:采油井、注水井16参数井:盆地区域勘探阶段,为了解一级构造单元地质情况而钻的井。参数并与科探并一样也是一种区域探并,但是参数并比科探并更常用。它是在地震普查的基 础上,以查明一级构造单元的地层发育、生烃能力、储盖组合,并为物探、测并解释提供参 数为主要目的的探并。只在几套主要目的层段取芯,一般定在靠近凹陷中心的相对高处。 17评价井:在已获得工业油流的圈闭上,为查明含油气规模而钻的井它是在己经证实具有工业性油气构造、断块或其他圈闭上,在地震精查或三维地震的基础上, 在预

7、探所证实的含油面积上,进一步查明油气藏类型,确定油藏特征(原油性质、油气水界 面、构造细节、油层厚度)评价油气田规模、生产能力、经济价值,落实探明储量为目的部 署的探并。地质井:盆地普查阶段,为取得构造、地层等资料而钻的井。水文井:为了解水文地质问题或寻找水源而钻的井。定向井:为特殊的地质或工程需要而钻的规定了井眼轨迹的井。开发井:(注水井,采油井)评价井钻探后根据开发方案,按照一定的井网方式和井网密度 而钻的井,以高效果科学地采出地下石油为目的。调整井:油气田开采一段时间后,根据开发动态和数值模拟资料,以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采 收率为目的而钻的井。观察井:为监测油、气藏开采动态而钻的井。18储

8、量:油气地质储量就是油气在地下油藏或油田中的蕴藏量,油以重量(吨)为计量单位, 气以体积(立方米)为计量单位。地质储量按控制程度及精确性由低到高分为预测储量、控制 储量和探明储量三级19页岩,页岩是一种沉积岩,成分复杂,但都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主要是由黏 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成的岩石,但其中混杂有石英、长石的碎屑以及其他化学物质。二. 填空题101中国特色石油地质理论一是继大庆油田发现以后建立的陆相生油和陆相大油气田形成理论二是继渤海湾油区发现以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复式油气分布理论,包括源控论和复式油气 聚集理论;三是继任丘油田发现后形成的古潜山油田勘探理论。2油气勘探的阶段区域勘探,

9、圈闭预探、油气藏评价勘探三个阶段。3储量级别预测储量,控制储量,探明储量4中国油气勘探知名院士:翟裕生、李德生、王铁冠、刘宝珺、孙枢、戴金星5校园岩石观察,岩性,刻字6执行油气勘探程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阶段不能逾越,程序不能打乱,节奏可以加快,效率必须提高加强跟踪研究,实施科学决策。三. 简答题401给岩心,露头照片描述特征,分析成因环境,并说明证据颜色、结构(大小、形状,圆,半圆,棱角,半棱角、分选)、构造(颗粒空间分布)、层 理、岩石接触关系(渐变,突变,冲刷面)、化石,特殊沉积物(结核,印痕,石盐假晶)2给钻井剖面画测井相3给地震剖面,解释内容,解释思路,看出的圈闭类型并在图中标出断层在

10、地震剖面上的一般标志:(1)同相轴错断,波组波系错断(中小断层)2)同相轴 数目突然增减或消失(同生断层)(3)地层产状突变,地震相特征突变(边界断层)(4) 同相轴分叉、合并、扭曲及强相位转换(小断层)(5)断面波、绕射波4不整合面如何鉴别,(从露头,地震剖面,测井曲线上如何鉴别) 概念:曾经沉积区遭受区域抬升后,发生沉积间断-剥蚀,后期又沉降发生沉积的作用面 详细分析不整合面可以直接从地震反射的侵蚀削截以及倾角测井剖面图的分析中识别出来。但不整合 下伏储集层的分布与延伸预测则主要靠地震剖面上的储层横向追踪以及地震储层预测完成。 鉴别标志:(1)地层古生物方面:上下地层间缺失某些地层或化石带

11、;(2)沉积方面的 标志:上下地层在岩性、岩相上截然不同,两套地层间往往存在古侵蚀面,并伴有古风化壳、 残积物或底砾岩;(3)构造方面的标志: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一致,构造变形强弱不同, 褶皱、断裂情况各异。(4)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的标志:上下两套地层经受的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期次、强度、类型及特征不同。地震剖面上的特征:平行不整合:同相轴一般较强,经常出现绕射波,平行于上下反射层。角度不整合:在不整合面附近反射波强度和波形变化大,不稳定;不整合面上下反射波逐渐靠拢,不 整合面下面的反射波的相位依次被不整合面上面的反射波相应所代替;在地层尖灭点附近,由于不整 合面上下的反射波十分靠近,形成同相轴

12、的分叉合并,同时出现波的干涉;在不整合面上有时也会出 现绕射波。测井曲线上的特征: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地震剖面上不整合面的识别标志:削蚀、上超、顶超、下超生物特征识别标志:生物碎屑层、植物根迹化石、遗迹化石、生物丰度与分异度的变化 沉积学标志:相突变、古土壤层、微观成岩标志测井曲线特征-叠置样式综合分析论述题301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核心技术岩性油气藏概念岩性油气藏,由于储集层岩性改变而造成圈闭。这类油气藏的圈闭条件是由 于储油层本身的岩石性质变化造成的。详细分析技术1:层序地层学工业化应用 全球海平面周期性变化是控制层序形成的关键因素(Vaill)等 为等时地层对比提供科学思路 帮助预测有利的烃源岩

13、、储层和盖层发育,预测岩性地层圈闭的发育位置,指导油气勘 探 研究油气运移? .利用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评价油气成藏组合一个完整的三级海平面变化周期,必然形成一个以不整合为界的低水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 和高水位体系域发育齐全的三级层序,如果这个三级周期叠置在一个二级周期的不同变化阶 段,将会形成不同的层序特征和体系域特点,也会给层序内的油气藏组合条件和形成油气的 可能性带来不同的影响,这就是应用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评价一个层序的含油气性和油气成 藏条件的基础。层序地层学工业化应用中的主要问题1、主要用露头、钻井资料研究层序,但地震资料使用不够充分2、多数用手工进行二维地震剖面解释,但未系统应用三维

14、地震定量解释技术3、没有完全形成一套工业化应用研究的程序和成图要求层序地层学工业化应用的两个趋势:层序地层学理论方向f由海相转向陆相层序地层学技术方向一由手工二维剖面解释转向在工作站上三维空间解释技术2:层序约束储层特征重构传统的地震储层反演有两个问题:只用声波曲线+地质建模未考虑等时性;层序约束储层特征重构优点常规约束反演分辨10 20米砂岩组砂泥岩边界不清;储层重构反演分辨35米单砂岩砂泥 岩边界清楚;常规约束反演各砂体分区不清;层序约束反演各砂体分区清楚2碳酸盐岩储层,风化壳岩溶储层/卡斯特岩溶储层的鉴别和勘探技术概念详细分析1.建立地质模型(1)岩溶地震解释建模技术 岩溶储层地质建模利

15、用地质背景包括构造演化、沉积相带、断裂活动、地面露头、岩芯、测井等信息进 行地质建模,刻画岩溶模式剖面 岩溶储层地震建模岩溶体标定岩溶体正演模拟技术思路:通过处理过程的信息解释、理论分析、实验模拟、地震反射信息的合成记 录标定,推断其地质属性,认识岩溶反射特征。风化壳发育,振幅变弱;内幕溶洞产生强 反射2刻画岩溶地貌应用三维可视化解释、相干分析、小半径成图等技术,描述岩溶地貌的特征,用三种图件表 达岩溶地貌的特征:三维可视化图直观反映地貌特征等值线平面图:描绘地貌高低真值 相干层切片描述小断裂及水系发育3预测有利岩溶储层关键点:优选地震属性及时窗,预测岩溶储层;潜山面下不同深度段三维地震可视化雕刻图:潜山表层岩溶储层发育图,潜山内幕岩溶储层 发育图,潜山深部岩溶储层发育图4综合分析pp Bro:崭落系统 单元划分将预测的岩溶储层划分为一系列平面相对独立、内部相互连同的岩溶系统单元,通过实施 滚动勘探开发一体化,建立不规则的高产稳产井网;根据钻井资料分析划分的不同类型储层,进行地震反射强度的数值标定,得出相对应的地震 振幅的大小范围。应用三维地震振幅雕刻技术,计算单位体积地质体内,岩溶缝洞的体积 在岩溶系统单元内,对地震反射强度的量化标定,进行优质储层的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