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研计划范本(三篇).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291718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小班教研计划范本(三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幼儿园小班教研计划范本(三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幼儿园小班教研计划范本(三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幼儿园小班教研计划范本(三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幼儿园小班教研计划范本(三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小班教研计划范本(三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小班教研计划范本(三篇).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小班教研计划范本第一主题:我爱我家时间:四周目标:1、感知体验拥抱的温馨,结合自己的经验与他人做亲近的动作;爱自己的妈妈、爷爷和奶奶。2、感知理解童话故事,学说故事中的对话,了解文字与图画的对应关系。3、能不受物体的影响,感知5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点数;学习根据物体排列的先后顺序认识前后。4、感受歌曲的旋律,初步唱准歌词,能按音乐节奏做走步或跑步的动作。5、学习使用蜡笔在一定的范围内顺着一个方向平涂,学习用排水画的方法表现田野里的房子。6、练习向指定方向跑、跳、游、飞的基本动作;了解指甲的作用,知道爱护指甲的重要性。内容安排:第一周:(_月_日_月_日)1、语言:儿歌:甜嘴巴2、数学

2、:认识3以内的数3、音乐:歌唱:爷爷亲,奶奶亲4、健康:我会自己穿衣服第二周:(_月_日_月_日)1、语言:儿歌:亲一亲2、语言:早期阅读:请你抱抱我3、数学:认识4以内的数4、科学:我家的家具5、音乐:歌唱:好妈妈6、音乐:欣赏:我的小宝宝7、美术:涂色:红花送妈妈8、社会:我喜欢的老师9、体育:模仿操:morning早上好(一)10、健康:瞧,我多能干第三周:(_月_日_月_日)2、语言:阅读:爱玩什么3、数学:感知5以内的数(一)4、科学:我家的电视机5、音乐:歌唱:碰一碰(一)6、音乐:游戏:碰一碰(二)7、美术:涂色:宝宝笑了8、健康:不咬指甲、剪指甲9、体育:模仿操:morning

3、早上好(二)10、数学:感知5以内的数(二)第四周:(_月_月_日)1、语言:儿歌:我有一个幸福的家2、语言:故事:小熊醒来吧3、数学:认识前后(一)4、科学:电话真有趣5、音乐:歌唱:袋鼠(一)6、音乐:游戏:袋鼠(二)7、美术:涂色:田野里的房子8、社会:大家都喜欢我9、体育:小动物找家10、美术:手工:手提包第二主题:找春天时间:三周目标:1、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感受春天的美,感受植物变化的神奇有趣。2、借助图夹文儿歌的提示,能有序地朗诵儿歌,理解故事,喜欢听故事,初步学习有表情地讲述故事。3、尝试按物体的大小在标记图上进行排序和匹配,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一组物体多出的部分。4、通

4、过观察花,创造表现花的不同造型动作,学习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迎春花、柳条、树叶等。5、学习两手两膝着地向前爬,学习肩上投沙袋的动作。6、初步了解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常识和相应的策略。内容安排:第一周:(_月_日_月_日)1、语言:儿歌:春风2、语言:童话:蚂蚁拔刺3、数学:认识里外4、数学:按量对应,感知数序5、科学:种子发芽6、音乐:歌曲:春天来了7、音乐:律动:小鸟飞来了8、美术:撕贴:迎春花9、健康:这样玩有危险10、体育:喂小鱼第二周:(_月_日_月_日)1、语言:童话:一朵小花2、语言:仿编:春风3、数学:按大小排序匹配(一)4、科学:勤劳的小蜜蜂5、音乐:欣赏:大树妈妈6、音乐:歌曲:

5、春天7、美术:线圈画:彩色的树8、美术:纸团印画:美丽的花树9、体育:我们爱玩球10、社会:爱护玩具第三周:(_月_日_月_日)1、语言:阅读:小雨点2、语言:诗歌:柳树3、数学:按大小排序匹配(二)4、科学:下雨了5、音乐:欣赏:玩具兵进行曲6、音乐:律动:两只小鸟7、美术:棉签画:柳树8、健康:咳嗽了怎么办9、体育:蚂蚁搬豆10、社会:可爱的熊猫第三主题:比一比时间:三周目标:1、通过对比,了解自己的变化,知道自己比以前进步的地方,知道_月_日是国际劳动节。2、感知理解童话故事,学会对话,能积极参与讲述活动。3、能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找出相同数量的实物卡片进行归类。4、帮助幼儿熟悉乐曲旋

6、律,能随音乐一拍一下地做动作。5、学习用串铃和圆舞板演奏的节奏型,迁移搓长、压扁等技能,尝试用油泥塑出不同的食品。6、知道糖和盐的名称、特点、用途。7、练习钻过高70cm的线和走钢丝的动作。内容安排:第一周:(_月_日_月_日)1、语言:故事:三只羊2、语言:儿歌:小朋友想一想3、数学:哪个多哪个少4、科学:大象的长鼻子5、音乐:歌曲:蜜蜂做工6、音乐:律动:高人走矮人走7、美术:涂色:彩色的大鱼8、健康:活动时注意危险9、体育:鲤鱼跳龙门10、社会:我想长大第二周:(_月_日_月_日)1、语言:故事:小不点2、语言:复述:小不点3、数学:找相同数量的物体4、科学:白糖和白盐5、音乐:打击乐:

7、剪羊毛(一)6、音乐:打击乐:剪羊毛(二)7、美术:泥工:长长的、圆圆的8、社会:我排在你后面9、体育:小老鼠钻洞10、拼图:大象第三周:(_月_日_月_日)1、语言:儿歌:牵牛花爬高楼2、数学:比较5以内的数量3、音乐:歌曲:懒惰虫4、社会:节日真快乐第四主题:热闹的马路时间:三周目标:1、观察马路上的车辆,知道常见车辆的名称和特点,了解各种车辆的特殊用途。喜欢观察汽车,有初步的观察能力。2、感受儿歌的节奏美,能有节奏的念儿歌。围绕话题,讲述自己喜欢的汽车。3、按照物体的某一特征制作形状或大小标记。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认识数的不变性。4、初步学习对唱,通过模仿洒水车的叫声以及游戏活动,进一

8、步表现洒水车的特点。游戏时不互相碰撞,感受游戏的快乐。5、学习侧滚地垫的动作。学习做不同的飞翔动作,保持身体平衡。感受骑小车轻松愉快的情绪。在游戏中体验不怕苦、不怕疼,做个勇敢快乐的人。内容安排:第一周(_月_日_月_日)1、语言:儿歌:小汽车2、谈话:我喜欢的汽车3、数学:给花朵做颜色标记4、科学:马路上的车辆5、音乐:游戏:彩色的汽车6、音乐:歌曲:这是什么车7、美术:涂色:彩色的小汽车8、健康:乘车时要注意什么第二周(_月_日_月_日)1、语言:童话:蹦蹦跳跳的绿汽车2、语言:阅读:蓝汽车3、数学:给车辆排队4、科学:洒水车5、音乐:歌曲:洒水车6、音乐:打击乐:洗手帕(一)7、数学:给

9、一样多的发花8、美术:公共汽车(拼贴)9、社会:热闹的马路10、体育:小动物学开车第三周(_月_月_日)1、语言:故事:小兔乖乖(一)2、语言:故事:小兔乖乖(二)3、数学:制作大小形状标记4、科学:各种各样的车辆5、音乐:歌曲:学会小心6、音乐:打击乐:洗手帕(二)7、美术:8、健康:跌倒了怎么办9、体育:压路机10、社会:交通规则要遵守第五主题:炎热的夏天时间:三周目标:内容安排:第一周(_月_日_月_日)1、语言:小青蛙听故事2、语言:童话:一朵云帽子(一)3、数学:按量对应、感知数序4、数学:认识轻重5、科学:荷花、藕、莲子6、音乐:歌曲:夏7、音乐游戏:小兔捉迷藏8、美术:棉签画:蜻

10、蜓9、健康:小猪变干净了10、体育:跳圈游戏第二周(_月_日_月_日)1、语言:童话:一朵云帽子(二)2、儿歌:荷花娃娃3、数学:开商店(一)4、数学:开商店(二)5、科学:甜甜的瓜6、音乐:游戏:大西瓜7、音乐:律动:猴子爬树8、美术:撕贴画:圆圆的西瓜9、社会:不独占玩具10、体育:送你一朵云帽子第三周:(_月_日_月_日)1、语言:阅读:去度假2、语言:儿歌:阳光3、数学:按特征分类4、科学:认识电风扇5、音乐:打击乐:莲蓬头(一)6、音乐:打击乐:莲蓬头(二)7、美术:涂色:粉红色的荷花8、健康:我学会了我快乐9、美术:泥工:会滚的车轮10、体育:快乐的小兔幼儿园小班教研计划范本(二)

11、小班幼儿节奏感培养游戏化初探节奏感是音乐实践活动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音乐情绪、风格的重要表现手段。小班时期是培养幼儿节奏的最佳阶段,同时也是培养音乐素质的基础时期,而游戏化的方法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幼儿好动、好玩,思维具体形象,一切从兴趣出发。本学期,我开展了有关“小班幼儿节奏感培养游戏化初探”的课题研究,旨在通过研究用游戏化的方法对小班幼儿进行节奏感培养的同时,探索其内容、目的和组织手段。现将我在第一、第二个阶段中的一些做法和实施过程做个简单的小结。一、主要工作成效(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了解本班幼儿在音乐节奏感方面的表现情况,确定教研课题。2、查阅相关的幼儿音乐教育资料,如“

12、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丛书”、“许卓娅音乐教育活动设计”、“幼儿的音乐素质与能力训练”等,拟写计划。3、培养并建立初步的音乐活动常规。(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1、激发幼儿对节奏的兴趣(1)、提供多种乐器,让幼儿在自由敲打中获得满足以激发幼儿玩乐器的兴趣与欲望。(2)、幼儿提供两种乐器(如碰铃、圆舞板)让他们在敲敲打打中听听其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在比较中进一步感知乐器的不同音色,初步掌握其乐器的演奏方法。(3)、提供音色差别较大的两种乐器,在幼儿的敲打过程中用动作帮助他们了解乐器的音色与情感所表达的关系。如敲大鼓时引导他们模仿“老虎、狮子”等有力的动作。敲三角铁、碰铃时做鱼游、小兔跳等灵巧的动作

13、。由于在这些自由敲打的游戏活动中没有节奏的要求,对于尚不能较好地掌握有规律打拍的小班幼儿来说同样会使他们的获得成功和满足感。2、在听听玩玩中激活幼儿的节奏动感(1)引导幼儿感知节奏。首先,音乐来源于自然生活。我经常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学习感知生活中的节奏,如引导幼儿倾听观察自然界、动物、生活中的节奏响声,之后进行模仿、感知,并拍出节奏类型来。从中让幼儿发现音有高低、长短、强弱之分,使他们积累丰富的听觉经验。其次,我还设计了起步较低、由易到难的一系列听力游戏,让幼儿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感受节奏的动感。如:用筷子敲击铝锅、玻璃杯、碗碟等生活中常见的用具、器皿,从中辨别声音的高低。有时,我还采用师生角色互

14、换的方式,即老师用打击乐器敲击简单的节奏,幼儿用拍手、拍肩、跺脚等动作将其表现出来,反之,幼儿敲节奏、老师将其再现出来。2、体验、感受稳定单一的节拍这是培养幼儿节奏感的基础。我经常让幼儿以自身的身体律动来感受稳定的节拍。如唱歌、乐曲时,让幼儿随着节拍,一拍一拍地摇动身体、头,感受有规律的无变化的拍子。在这个练习中,我还让幼儿随着乐曲做拍手、拍肩、拍腿、跺跺脚等律动,这样就能帮助幼儿较好地体验、感受稳定的节拍,为今后掌握有变化的节奏打下基础。二、存在不足:1、节奏训练的时间较为局限,不利于幼儿节奏感的培养。2、幼儿节奏的听觉、记忆能力等还比较差,有待于发展和提高。三、改进措施及下阶段做法1、在各种活动中贯穿节奏练习。(1)每次在教新歌前,可让幼儿跟着音乐拍节奏,听一听曲子里都有哪些节奏类型,待幼儿能准确拍出后,再让幼儿按照歌曲的节奏、速度等来学歌词。还可边读歌词边拍节奏。(2)结合语言节奏进行练习。(3)在区域活动中开设节奏创编区,也可利用餐前的时间进行练习节奏,在各种游戏中也可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