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学习知识体系构建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29145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6.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学习知识体系构建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政治学习知识体系构建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政治学习知识体系构建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政治学习知识体系构建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政治学习知识体系构建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学习知识体系构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学习知识体系构建(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概念辐射式【方法简介】概念辐射式知识体系构建是指以政治学科中的某一个核心概念为基 点,对课本中与这一概念有关的知识点进行全面辐射和深入挖掘,在此基础上加 以必要的梳理和整合,形成一个以此概念为核心的知识系统的过程。概念辐射式知识体系构建的基本模式如下图所示。在概念辐射式知识体系在构建 过程中,可以是核心概念的一级辐射,即从核心概念出发,辐射到A知识,把 与A知识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也可以是核心概念的多级辐射,即在完成对A 知识相关知识的整合的基础上,再由A知识辐射到A1知识,把与A1知识相关 的知识也整合起来。A2A3C3 * C r* C1C2【范例引路】国家是政治常识教学中“含金量”很

2、高的一个核心概念。我们可以国 家这一概念为核心,通过两级辐射,把整个政治常识第一课的内容构建起一个完 整的知识体系。首先,通过一级辐射,可辐射到国家的属性、国家的职能、国家的性质和国家的 形式等知识,并把与他们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整合起来:一是国家的属性,即国 家具有主权属性、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二是国家职能,主要包括其含义、内容(对内与对外);三是国家性质,主要包括国体的含义、国家性质的决定、国家性质的判断标志及 民主与专政等;四是国家的形式,包括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主 要内容有政体的含义、政体与国体的关系、当代国家的基本类型等;国家结构形 式则主要包括含义、基本类

3、型(主要有单一制和联邦制的含义和各自特征)。在 此基础上,再进行二级辐射:由国家职能可辐射到我国的国家职能这一知识(我 国的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由国家性质可辐射到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一知识(主要包括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人民民主专政的优点和特点、加强我国的 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等知识);由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可 辐射到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围绕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三个概念把这一块内容整合起来);由国家结构形式可辐射到我国的单一 制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包括我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决定因素、我国的国 家结构形式具有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共性、我国的单一

4、制国家结构形式又有自 己的个性即“一国两制”的有关内容)。这样,经过一、二两级辐射,政治常识第 一课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了,如下图所示。人疑 耗 会 代大 民表 人代民A政费财外职能阿内职能点冬义XI-寮单一制,我国一制共加强民生应翼设【导学提示】概念辐射式知识体系构建关键在于找出“含金量,比较高的核心概 念。概念的“含金量”越高,其辐射的面越广,能够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也越大; 反之越小。象经济常识中的商品、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产业、企业、财政、税 收、金融、对外开放等,哲学常识中的物质、意识、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 联系、发展、矛盾、价值观、认识、实践等,政治常识中的国家、政

5、党、民族、 宗教、国际关系等,都是含金量颇高的概念,以它们为基点,都能辐射建立起较 大的知识体系。二、逻辑递进式【方法简介】逻辑递进式知识体系构建是指以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依据,以某 知识点为起点,在对该知识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再推出下一知识点,并对新推 出的知识点再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建立起知识体系的过程。逻辑递进式知识体系构建的基本模式如下图所示:在对知识A进行全面分析的 基础上,由知识A推出知识B,再对知识B进行全面分析,然后再由知识B推 出知识C,进而再对知识C进行分析,从而建立起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系统。A1 B1 C1,-.I _1_A2- A n B n C -C2T L_ T -A

6、3 B2 C3【范例引路】哲学常识第一课是辩证唯物论中很重要的一块内容,在复习中运用 逻辑递进式来构建该课的知识体系,效果是非常不错的。如下图所示:首先,我们可把物质和意识两个概念当作逻辑起点,先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分析: 物质这个知识点主要是把握其概念,明确其地位(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意识这 个知识点主要应把握其概念,掌握不同的人对同一客观事物产生不同意识的原因 和要求。其次,在这样分析的基础上,推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问题,并对这一问 题进行具体分析:一方面是物质决定意识,无论从意识的起源还是本质看,意识 都离不开物质,要依赖于物质,所以说物质决定意识;另一方面是意识对物质具 有能动作用,

7、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能正确反映事物,意识的能动作用 突出表现在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主要包括反作用的含义、表现、要求)等。第三,再由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推出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知识点,其具体内 容主要包括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重要性和要求(包括理论层面的要求:辩证 把握客观实际、反对从主观出发;也包括实践层面的要求:了解国情、立足国情)lu:嘉本自密源是彻版“携社牡溶观因素%l主.观因素J起本瓯定沮物决意物质器宜识有动用意具能作-首先表觐正确认识出.现突表要求含艾(起码要求重要性、前捍整体性IE确拙握客观究时全血性逢动性条主、本本主火验主殳J峥现、实践孑解国情重要意爻要求.y.白兰国对

8、青年的竟丈本立足点对从主 取出发主理主枣方面 立足面蓿【导学提示】逻辑递进式知识体系构建关键在于我们要把握并理顺知识之间的内 在联系。大到整个学科,如经济常识的整个内容,就存在着生产、分配、交换、 消费的内在联系;小到一个知识点,如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三方面要求, 也是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的:必须先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然 后弄清事物在这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进而根据事物所处的阶 段和地位,来促成新事物的成长。如果我们在复习中善于寻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 系,就不难把知识相互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个的或大或小的知识体系。三、要点提炼式【方法简介】要点提炼式知识体系构建

9、是指在复习某一块内容时,先提炼出该块 知识的若干个要点,然后再分别对各个要点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与整合,以把纷 繁零碎的知识点建立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的过程。要点提炼式知识体系构 建的基本模式如下图所示:先从所要复习的该块知识中提炼出A、B、C、D等 要点,再分别对各要点加以分析,最终形成一个知识体系。【范例引路】在复习经济常识市场经济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先提炼出市场经济 含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市场经济的类型四个要点。然后再对这四个要点作具体分析,便可形成如下图所示的知识体系。首先,关于市场经济的含义,除了要掌握概念外,还应搞清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与市场这两

10、对关系。其次,关于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要了解四个特征的一些具体内容,并掌握四个 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再次,关于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应明确现代市场经济包括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 调控两部分,并进一步掌握市场调节的作用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原因、目标、 手段等内容。最后,关于市场经济的类型,应包括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种, 特别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内容:一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 要性,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这样,通过四个要点的提炼和分析, 把整个市场经济的有关内容都串起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L含义市场经济钠品经济的关系 市场筮济与市场的美素平等性:含臭

11、 决定、内容竞争性:含其、地位相互联泰1 it制给含义旻求 相互制约L开含冥要求场调节:柞用&万能f自发性 不完美,咨目性研后性撩国后果促迸经折增长主要目标增加就业糊笼物价L保持国际收支平痈,赍本主义市场铿麻伫 杜莹主其市场经济,I主要手段必要性产本标蒿公砌为主体 曜本特征 根本目标:挂同寇裾 (结合)昏家宏JBHR投:强砌 【导学提示】要点提炼式知识体系构建的关键在于我们要能提炼出足够重要、能 够“拎”得起较多的知识的“要点”,即“点”一定要找得准。只有这样,才能够以点带 面,化繁为简,真正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更好地帮助我们从宏观上把握知识体 系。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要重视并善于提炼知识

12、的要点。四、问题引领式【方法简介】问题引领式知识体系构建是指把所要复习的内容归纳成几个互相联 系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把课本上的具体知识逐一“落实”到各个问题 当中,实现以问题引领知识,进而实现知识整合,建立知识系统的过程。问题引 领式知识体系构建基本模式如下图所示:先把复习内容归纳成A、B、C、D等 几个问题,再对各个问题进行分析综合,进而形成知识体系。【范例引路】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最基本的观点,哲学常识第八课 就是专门介绍实践这一观点的。这一课的全部内容就可以归纳成“是什么”、“为什 么”、“怎么办”三个问题。通过对“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分析,可以整合起实践的含 义是什么

13、、实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实践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实践的基本形式是 什么等知识。通过对“为什么”(即为什么要重视实践)这一问题的分析,可解决 实践的作用这一问题:一是实践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二是实践对认识的决定 作用。通过“怎么办”这一问题的分析,可以把两个“结合”(与群众实践相结合、 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联系起来。通过这样三个问题的归纳与分 析,就可以把整个第八课的内容整合成如下图所示的知识体系。隹产实践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诙造两个世膏萦 内容I要求 茧三方面转斐 言一雷线 有作用生跚法界观暨【导学提示】问题引领式知识体系构建关键在于对问题的归纳和设置是否合适。 如果问题归纳得不

14、好,那么问题设置的数量再多,整块知识可能还是如一盘散沙, 难成体系。纵观我们政治教材,很多内容本身就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逻辑来编写的。对于这些内容,我们在复习中均可通过问题引领来构建 知识体系。五、热点关联式【方法简介】热点关联式知识体系构建是指以某一热点问题为载体,把与该热点 相关的学科知识加以重组、整合,以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热点关联式知识体系构建的基本模式可分两种,如下两图所示:一是宏观的,即 从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等角度对热点进行挖掘,把相关的经济常识、 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知识整合成一个知识体系(第一图所示);二是微观的,即 结合该热点的相关具体问题,用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建立起知识 体系(第二图所示)。当然,不少热点问题在分析时我们往往把上述两种基本模 式结合起来使用。A1_A2A3_A4 |;i经可学bi , -B2热点哲学-_C1 C2 C. 治学科政书学 LB4 i 1 r C1 C2 C3 C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