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践》阅读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291301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实践》阅读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论实践》阅读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实践》阅读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实践》阅读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实践阅读答案 论实践实践指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实践是人类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有意识的活动。【甲】实践是一个人认识世界,增长才干的重要源泉。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获得的。脱离了实践的认识,是空洞的、无用的;再好的理论如果不与实践相结合,也是毫无意义的。【乙】即仅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终究是肤浅的,要真正精通学问,必须亲自去加入实践。实践,是一个人探求真相,追寻结论的唯一途径。苏轼在?石钟山记一文中,记叙了他深入实地考察,揭开了石钟山得名之谜的故事,苏轼实践之举,被后世传为佳话。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下临深潭。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众说不一,但都不能令人信服。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一天晚间,苏轼和儿子苏迈乘坐

2、小船来到石钟山的绝壁下面,只听水上不停地发出噌吰的声音。苏轼仔细察看,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微波流入,冲荡撞击,便形成这种声音,又发现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中心,它的中间是空的,有很多窟窿,风浪吞吐,发出款坎镗嗒的声音,与刚刚噌吰的声音互相应和,如同歌钟演奏一样。至此,苏轼探求到了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实践,是一个人历尽艰辛、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丙】李冰父子如果不是沿峨江两岸实地考察,弄清水情和地势等情况,就不能带着当地百姓建成泽被后世的大型水利项目都江堰。司马迁如果不是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访贤搜史,了解遗闻轶事,就写不出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毕升如果不是长期从事印刷劳

3、动,并反复试验摸索,就不能创造活字印刷术,从从而实现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詹天佑如果不亲临工地现场,反复勘测,与筑路员工并肩奋战,就不能建成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注重实践,是我们民族的传统。中华文明的创立和高度开展,与重视实践、深入实践密不可分。先人们注重实践的好作风,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下来并继续发扬下去。1阅读文章第段,指出苏轼揭开了石钟山得名之谜的故事“被后世传为佳话的主要原因:_2阅读文章第段,选择其中一个事例简要分析其为什么能够证明该段观点。_3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陆游认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毛泽东指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根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列别捷夫说过:“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甲】处应填:_【乙】处应填:_【丙】处应填:_参考答案:1答案要点:苏轼没有轻信别人的说法,而是带着儿子苏迈亲身到石钟山下探寻。2答案例如:司马迁游历山川、访贤搜史、了解遗闻轶事的过程中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写出伟大的史学巨着?史记,可见他的成就正是得益于他的亲身实践。这样恰好能够证明该段观点“实践,是一个人历尽艰辛、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3【甲】【乙】【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