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十二交通运输业实现了多种运输方式的跨越式发展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290670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十二交通运输业实现了多种运输方式的跨越式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十二交通运输业实现了多种运输方式的跨越式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十二交通运输业实现了多种运输方式的跨越式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十二交通运输业实现了多种运输方式的跨越式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十二交通运输业实现了多种运输方式的跨越式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十二交通运输业实现了多种运输方式的跨越式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十二交通运输业实现了多种运输方式的跨越式发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十二:交通运输业实现了多种运输方式的跨越式发展国家统计局综合司2008-11-11 10:00:58交通运输业实现了多种运输方式的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二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业实现了全面快速发展,以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为主的综合运输网络初步形成,交通运输量和港口吞吐量大幅增长,交通运输设施和装备水平显著提高,现代管理和信息化应用水平明显提升。交通运输业无论从运输里程、运输量,还是从技术装备水平等各个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步入了纵横交错、多种运输方式共同发展的新阶段。一、交通运输业实现了全面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薄弱,

2、总量不足。1978年,全国运输路线总里程只有123.5万公里,其中,铁路5.2万公里,公路89.0万公里,河航道13.6万公里,民用航空航线14.9万公里,管道运输0.8万公里。全国铁路复线里程7630公里,电气化里程只有1030公里;铁路机车拥有量10179台,其中蒸汽机车8039台,占机车比重近80%。公路中高级和次高级公路占的比重很小,仅为14.7%,路面铺装率只有71.9%,绝大部分为砂石路面,等外公路占40%以上,没有高速公路;汽车缺重少轻,性能差,油耗高。河航道大都处于自然状态,通航里程逐渐萎缩,沿海港口深水泊位仅有133个,港口机械设备落后,运输船舶少。民用机场只有30多个,机场

3、设施落后,飞机旧。1978198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日益突出,交通运输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当时由于铁路运力不足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运不出去,许多产品只能以运限产,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由于运力不足,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加工能力处于闲置状态。旅客运输也处于全面紧状态,行路难成为当时突出的社会问题。购买铁路客票极度困难,铁路客车超载十分严重;干线公路和城市旅客运输都非常紧;民用机场少,设施落后、飞机运力不足,买票难、乘机难的矛盾十分突出。面对这种情况,党中央、国务院对交通运输发展问题非常重视,把能源和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八

4、五到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一系列发展交通运输业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不断加大对交通运输建设的投资力度。1978年,全社会完成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只有63.6亿元,六五、七五规划期间,年平均投资分别为103.0亿元和221.2亿元。从八五规划开始,国家加大了对交通运输建设的投资力度,全社会发展交通运输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一时期是我国交通运输建设和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期。八五规划期间年均完成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812.3亿元,九五规划期间年均完成投资1997.1亿元,十五以后,我国以前所未有的投资力度和建设速度年均完成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5313.6亿元,20XX达12278.5亿元,创历史新

5、高,是1978年的193倍见图1。改革开放30年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交通运输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交通运输行业改革不断深入。通过调整体制、理顺关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优化组织结构、培育建立运输市场、转换政府职能等措施,推动和促进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输实现了主辅业分离,成立了专业运输公司,并进行股份制和以减少管理层次为目标的撤销铁路分局等多项改革。从1983年开始,陆续将20个铁路局合并成18个铁路局,扩大了路局公里围,提高了运输效率;公路运输进一步健全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县、乡四级公路交通管理机构,省交通主管单位将企业下放到中心城

6、市,扩大了企业自主经营权,坚持国营、集体、个体多家经营,鼓励竞争;港口管理权下放和政企分开;民航管理体制实现了政企分开和机场属地化管理,成立了六大骨干航空集团。随着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入WTO,对运输市场的管制进一步放松,开放度不断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附属服务和维修均不同程度对外商和民间资本开放。通过治理整顿,水运及公路运输市场行为和秩序进一步规。随着国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出台,除铁路运输外,其他方式运输价格的政府指导与市场相结合的形成机制已经建立。航空公司股份制改革及重组加快,民间资本进入航空运输主业。通过重组和进一步引进竞争,多个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格局初步形成,竞争已

7、成为推动交通运输企业不断发展创新的主导因素,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明显增强。改革开放揭开了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历史的新篇章,使我国交通运输建设和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模总量的快速增长,交通运输网络覆盖面持续扩大,通达度进一步提高,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综合交通体系,综合运输能力明显增强,技术装备和水平显著提高,交通运输业取得了累累硕果。二、综合运输网络初步形成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将加快交通运输发展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了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总量的快速增长。交通运输设施网络里程从1978年的123.5万公里增加到20XX的456.1万公里,是1978年

8、的3.7倍,平均每年增长4.6%。其中,公路里程从1978年的89.0万公里增加到20XX196.2万公里不含村道,是1978年的2.2倍,平均每年增长2.8%;铁路里程从1978年的5.2万公里增加到20XX的7.8万公里,是1978年的1.5倍,平均每年增长1.4%;管道输油气里程从1978年的0.8万公里增加到20XX的5.4万公里,是1978年的6.6倍,平均每年增长6.7%;20XX主要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11404个,比1978年增加10669个,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967个,增加834个;民航航线里程从1978年的14.9万公里增加到20XX的234.3万公里,是1978年的15

9、.7倍,平均每年递增10.0%,民用机场20XX达到148个,比1978年增加78个。表1 我国五种运输方式线路长度 单位:万公里年份合计铁路公路河民航管道1978123.55.289.013.614.90.81980125.45.388.810.919.50.91985139.65.594.210.927.71.21990171.85.8102.810.950.71.61995247.66.2115.711.1112.91.72000311.86.9140.311.9150.32.52005416.77.5192.512.3199.94.42006428.77.7192.512.3211.4

10、4.82007456.17.8196.212.3234.35.4一铁路网络规模扩大、结构优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加大了对铁路建设的投资。20XX我国铁路建设投资达2492.7亿元,是1978年的75倍。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8万公里。其中,复线铁路里程2.6万公里,复线率达到40.5%,电气化铁路里程2.4万公里,电气化率达到37.8%。到20XX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位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复线铁路和电气化铁路里程均位居亚洲第一。青藏铁路20XX7月1日正式通车,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经过持续大规模的新线建设和既有线改造,中国铁路无论是数量还是装备水平都上了一个新台阶,铁路

11、网规模进一步扩大,路网结构得到优化,运输限制明显减少,主要运输通道能力紧状况大为缓解,基本打破了长期以来铁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改变了铁路运输生产力严重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二公路通车里程迅猛增长,高速公路建设飞速发展,农村公路覆盖面明显扩大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公路网的建设,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在完善国道、省道干线公路的同时,加快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的步伐,整个运输网络功能日趋完善,整体效率不断提高。30年来,我国公路建设投资数量之大、开工项目之多、举世瞩目。20XX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26.6亿元,是1978年9.4亿元的737倍。尤其是近二十年来,我国公路事业得

12、到了长足发展,公路总里程迅猛增长。到20XX底,全国公路总里程不含村道达196.2万公里,比1978年增长了120.4%,平均每年增长2.8%。全国公路密度达37.3公里/每百平方公里,比1978年9.3公里/每百平方公里的公路密度提高了28个百分点。20XX五纵七横基本贯通,初步构筑了我国区域和省际间横连东西、纵贯南北、连接首都的国家公路网络。1988年以来,国家积极推进高速公路网的建设,高速公路发展尤为迅猛。1988年沪嘉公路建成通车,我国高速公路实现了零的突破,之后高速公路建设连创新高,在短短11年就突破1万公里大关。1988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仅为147公里,到1999年突破1万公里

13、,到20XX突破2万公里,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我国的路网结构和通行条件。目前我国公路总里程、高速公路里程均位居世界第2位。到20XX底,全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到5.4万公里,当年新增8300公里,是历史上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最多的一年。从1989年到20XX,高速公路平均每年增长6.7%,其发展速度之快堪称世界首位。我国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的发展历程。目前有21个省的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有11个省高速公路里程突破2000公里。全国高速公路以平均每年2000多公里的速度递增,这种建设速度在世界上是少见的。十五期间实施了以提高国土交通通达度、改善农村道路质量为主要

14、目标的大规模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通达度明显提高,农村公路覆盖面明显扩大。到20XX底,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13.4万公里,有17个省区农村公路里程超过10万公里。20XX乡镇通公路率达到98.5%,实现了99.0%的乡镇、88.2%的建制村通公路。农村地区的交通建设采取提高普及率和路面硬化里程相结合的方针,进一步扩大路网规模,提高通达度,改善通行条件,着力提高农村客货运输的覆盖面和服务水平。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成就,极改善了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三港口基础设施规模明显扩大,专业化码头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经过改革开放3

15、0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我国港口的基础设施规模明显扩大。1978-20XX,全国主要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数从735个增加到11404个。其中,万吨级深水泊位数从133个增加到1217个,是1978年的9.2倍,平均每年增长7.9%。90年代以来,在加快港口建设的同时,开始注重现代深水化、大型化、专业化码头的建设。一批大型原油、铁矿石、煤炭、集装箱等专业化码头和深水航道工程相继建成,港口专业化泊位比重超过50%。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包括主要港口、地区性重要港口和其他一般港口三个层次的港口体系,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东南沿海、西南沿海五大区域形成了规模庞大并相对集中的港口群。河主要港口面貌也有较大改观。在长江、西江干线、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建成了一批集装箱、大宗散货和汽车滚装等专业化泊位。30年来我国港口在国外经济、贸易、科技发展的环境下,逐步发展壮大,从数量增长走向质量和效益的发展阶段。表2 我国主要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