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深基坑专项施工设计方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290520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深基坑专项施工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桥梁深基坑专项施工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桥梁深基坑专项施工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桥梁深基坑专项施工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桥梁深基坑专项施工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梁深基坑专项施工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深基坑专项施工设计方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沙河大桥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白沙河双线大桥位于峨边县新林镇卷木村。该桥设计3墩2台,跨 径为3X24+1 X32m简支T梁,桥台采用双线T台,1号桥墩采用双线 圆端形实体桥墩,其余桥墩采用圆端形空心桥墩。1.2线路资料白沙河双线大桥全长116.076m ,起讫里程为 DK217+430.820 DK217+546.896。本桥位于曲线上。设计行车速度160Km/h ,桥梁位 于3%o、12%o的上坡。铁路等级:1级;正线数目:双线,线间距4.4944.461m ;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60km/h ;牵引种类:电力牵引质量:4000t设计活载:中-活载;闭塞类型:自动

2、闭塞;轨道结构类型:有砟轨道,跨区间无缝线路。1.3工程地质情况桥址区范围地层主要为 5-10-1卵石土,8-1粉质黏土, 16-2页岩夹砂岩及煤,16-3玄武岩,测区内不良地质为危岩落 石,无特殊岩土。1.4水文地质特征及评价本桥地表水主要为白沙河,为常年流水,水量较大,受季节影响 变化大,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各冲沟径流补给。1.5气象资料根据气象资料显示,该地区年平均气温16.7 C,极端最高气温 376C,极端最低气温-3.4C,最大月平均气温253C,最小月平均气 温6.9C;年平均降雨量803.9mm ,年最大降雨量1093.3mm ,月最大 降雨量408.8mm ,日最大降雨量17

3、2.2mm ;年平均湿度77.0%,年最 小湿度14.0%;年平均蒸发量1255.1mm ,年平均风速1.6m/s ,最大风 速 13.3m/s 。1.6 交通条件既有公路:沿线主要干线公路有 X149 县道、沙新路,本桥梁位于 沙新路旁。主要材料从 X149 县道及沙新路局部扩宽来满足施工运输需 要。1.7 工程特点(1 )国道、省道蜿蜒曲折 ,工点距离国道、省道距离远。交通运输 条件差。(2)本桥墩身高、承台混凝土体积大 ,施工难度大。(3)本桥横跨白沙河,且1 号墩位于道路旁, 2号、3号墩位河流 中,安全风险大。2 编制依据及目的2.1 编制依据( 1 )国家相关法律 、法规 , 国家

4、有关部门 、中国铁路总公司相 关技术标准 、规范 、指南 , 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规章制度 ;(2)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 南 ( TZ203-2008 );( 3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J286-2004 );( 4 ) 改 建 铁 路 成 都 至 昆 明 线 峨 眉 至 米 易 段 扩 能 工 程 DK217+526 白沙河大桥施工图 ;( 5)改建铁路成都至昆明线峨眉至米易段扩能工程EMZQ-4 标桥梁参考图 ;2.2 编制目的为保证管段内桥梁基础施工安全管理可控 ,特编制此方案 。2.3使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中铁五局成昆峨米段扩能工程管段内的桥

5、梁基础 深基坑施工。3施工计划3.1主要机械设备配置(1)桥梁基础基坑施工机械配备表单个基坑开挖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按需要)序号机械设备单位数量1挖掘机台12装载机台13自卸汽车台24空压机(3.5m3)台25风动凿岩机台26风镐台47喷浆机台1890KW振拔桩锤台29全站仪台110水准仪台1(2)辅助设备与机具1)手推车、铁锹、镐等生产用小型工具。2)全站仪、水准仪、动力触探仪等测量检测工具3.2主要人员配置单个基坑开挖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按需要)序号主要工种数量备注1挖掘机司机1名2装载机司机1名3汽车司机2名4开挖工6名5电工2名6技术人员2名7专职安全员1名8其他人员10名3.3施工方

6、案基坑开挖方式本标段桥梁基础深基坑 2#、3#墩为钻孔桩+承台基础。2#、3# 墩承台基坑采取无挡有水开挖方式(采用石笼围堰+沙袋防护),其余挖井基础基坑均采取混凝土护壁竖直开挖方式。332施工准备(1) 图纸审核: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仔细核对地形地貌、 里程位置、地质情况等,若实际与设计情况不符,应及时与设计单 位联系。(2)地下管线调查:仔细查明基坑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地下管线与地上建筑物,对影响施工的管线和建筑物及时进行改迁或防护。(3)测量放样及复核: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测设墩台中心线 及标高,经复测无误,放出基坑开挖轮廓线,对基坑位置及附近进 行地面标高测量,以便根据施工需要合理确定开

7、挖方式。(4)场地平整及地表排水:施工场地预先进行平整,确保现场 三通一平和临时排水畅通。基坑开挖前,首先要做好地表排水工 作,在基坑顶缘四周向外设置排水沟,以免影响坑壁的稳定性。(5)材料、设备准备:施工前做好施工机械设备与材料进场(6) 技术交底与安全培训:施工前做好基坑施工技术交底和相关安全培训工作。333施工工艺基坑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测量放线挖排水沟基坑开挖坑壁防护、基底处*不合幡基底检验基坑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挖井基础施工工艺框图4 主要施工方法4.1 挖井基础基坑挖井基础基坑施工采取混凝土护壁竖直开挖 ,钢筋混凝土护壁 及时跟进防护 ,严禁敞口放坡开挖基坑 , 避免破坏土侧压力

8、 , 确保 施工安全 。 基坑开挖应避免在雨季施工 。4.1.1 场地平整及测量放样平整场地 ,铲除松软的土层并夯实 。场地平整到位 ,确认地质 条件符合设计要求后 , 根据现有测量控制网进行挖井基础边线测 放,设置护桩并经常检查校核 ;测量过程应换手测量并通过不同控 制点复核两次 ,确保放样的准确 。 挖井基础放样必须经测量监理工 程师见证 ,并且必须请工程部测量队进行复测 。根据挖井基础边线 、挖井基础顶面设计高程 、 场地地面高程确 定挖井基础顶面的开挖边线 ,并用白石灰标识出来 。 修建好桥梁贯通便道 , 确保出渣顺畅 。坑口四周挖排水沟 ,做好地 表排水系统 , 及时排除地表水 。合

9、理堆放材料和机具 , 使其不增加 坑壁壁压力而影响施工 。4.1.2 基坑开挖基坑开挖采取挖掘机为主 ,辅以破碎锤与人工风镐开挖 , 坚硬 岩层可采取松动爆破 。 基坑自上而下分层开挖 ,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1m ,开挖一层及时进行钢筋混凝土护壁防护。钢筋砼护壁基坑坑口设置锁口,锁口的宽度为0.5m ,高度为0.3m ,锁口坡钢筋混凝土护壁由上而下逐层浇筑 。顶层锁口及护壁应一次整 体浇筑,以下各层分段开挖浇筑。钢筋混凝土护壁厚度为20cm,采用C20钢筋混凝土,护壁钢筋 网间距20*20cm ,采用10mmHPB300圆钢。上下层钢筋混凝土纵 向接缝应相互错开。分层高度以垂直开挖面不坍塌为原则

10、,分层高 度拟定为1m ,现场需根据实际地质情况确定分层高度。考虑到分层钢筋混凝土护壁的浇筑问题,护壁层与层之间错开预留 20cm的错缝槽,作为浇筑下一层护壁砼的进料口 。护壁施工时注意 在相应位置埋设钢筋头,作为后期钢管架搭设的连墙件。开挖至硬岩,整体稳定性好的地层时,采用松动爆破方式进行开 挖,开挖后修整基坑侧壁,控制超挖、不欠挖,可不进行混凝土护 壁支护。混凝土护壁钢筋护壁钢筋布置图如下亘8吕話普rnN1-1颓1D00-1挖井基础护壁钢筋布置图基底处理(1) 挖井基础达到设计标高后,应进行基底底处理。必须做到 平整,无松渣、污泥及沉淀等软层。嵌入岩层深度应符合设计要 求。开挖过程中应经常

11、检查了解地质情况,做好施工原始记录,地 质条件与设计资料不符时,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处理。(2) 挖井基础基底全截面必须位于设计要求的同一岩层内,基 础底面不得置于软硬不均匀的地层上。施工中应加强验槽,如与设 计不符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3) 基础开挖时应做好排降水措施及及时浇筑基础,以免基坑 暴露过久或受地表水浸泡而影响地基承载力。如发生基坑泡水现 象,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满足设计要求。( 4)岩石地基基坑开挖时应保证基岩的完整性不被破坏, 非岩石地基基坑开挖时应在基坑底面以上预留 0.1m 土层 ,夯实至设计高 程。4.1.5 基底检验( 1)基底应检验下列内容 :1)基底平面位置 、尺寸

12、大小和基底高程 。2)基底地质情况和承载力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并经设计方现场验证。3)基底处理和排水情况 。4)检查施工记录及有关试验资料 。( 2 ) 基坑检验方法按地基土质复杂及结构对地基有无特殊要 求,可采用直观或触探方法 ,必要时钻探 (钻深至少 5m) 取样做土 工试验 ,或按设计的特殊要求进行荷载试验 。(3)遇岩溶区,需在基坑四角和中心钻探 ,探明基底以下 5 米 范围内是否有溶洞 ,如有溶洞应通知设计单位补强设计 。( 4)基底高程容许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 土质 :50mm 石质 :-200mm4.1.6 模板安装(1)岩层基底,底层砼基础不得立模 ,满坑灌注砼 。( 2)模

13、板采用小块组合钢模 ,横竖背肋采用 ?50 钢管 ,内外 撑用方木或型钢加固 ,保证其位置准确 。(3)采用50钢管搭设脚手架,便于模板安装及混凝土浇筑。4.1.7 钢筋加工及安装( 1)钢筋的下料及加工在钢筋加工场进行,然后运至施工场地内。( 2)钢筋在加工弯制前应调直 ,表面的油渍 、漆污 、水泥浆和 用锤敲击剥落的浮皮 、铁锈等应清除干净 。加工后的钢筋表面不应 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末端的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 。( 3)接头处理1)焊接接头应满足设计强度要求,且应取样分别做拉力及冷弯 试验,试验取样以200个接头为一批,不足200个接头也按一批 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监理单位抽检2

14、0%。2) 焊(连)接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50%,轴心 受拉构件不得大于25% ;3)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 25%,在受压区不得大于 50% ;4)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 直径的10倍;5)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 超过一个接头。(4)钢筋安装1)在绑扎钢筋前,先进行平面位置放样,在基底标出每根底层 钢筋的平面位置,准确安放钢筋。钢筋安装前要将模板内清扫干 净。2)底层钢筋设置砼预制块,顶层钢筋采用钢管和铁丝悬吊确保 其保护层。3)安装的钢筋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4)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置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数量不应少于 4个/m2(5)钢筋加工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序 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受力钢筋全长102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尺量3箍筋内净尺寸3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按钢筋编号各抽检10%,且各不少于3件。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专业验收标准的规定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序 号名称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受力钢筋排距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