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区节水型企业(单位)考评报告书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290257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8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区节水型企业(单位)考评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西区节水型企业(单位)考评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广西区节水型企业(单位)考评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广西区节水型企业(单位)考评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广西区节水型企业(单位)考评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区节水型企业(单位)考评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区节水型企业(单位)考评报告书(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广西壮族自治区节水型企业(单位)考评报告书( 年度)单位名称: 年 月 日填表说明1、本表请用钢笔填写或者用微机打印,要求字迹清楚,填写内容具体、真实,数据计算正确。2、内容填写不下时,可另附纸,但纸张规格须与报告书一致,一律采用A4纸。3、本表须附申报企业(单位)自查总结、定量考核指标的计算依据(详见附件一)、基础考核指标相关内容的证明材料、水平衡测试报告书等(详见附件二),并装订成册。4、本表及有关附件一式三份。一、单位概况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所属行业详细地址总产值增加值水源类型年用水量主要产品用水定额所在地级市所在县(市、区)联系人联系电话二、自查及初审情况(一)定量考核标准序号自 查

2、内 容实绩标准分自查分(自查单位填写)初审实得分(市节水主管部门填写)企业单位1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同行先进水平16/2间接冷却水循环率10/3万元产值取水量递减率4/4水表计量率:一、二、三级水表计量率指厂、车间、班组水表计量率一级表: 二级表: 三级表: 455居民生活用水户表率456企业用水设施损失率(包括自备供水)4107卫生洁具设备漏水率4108锅炉冷凝水回收率410(二)基础考核标准序号自查内容实 绩标准分自查分(自查单位填写)初审实得分(市节水主管部门填写)企业单位9主要领导负责节水工作建立办公会议制度4410有节水主管部门和专职(兼职)节水管理人员4411有健全的节水管理网络

3、和明确的岗位责任制4412有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的具体管理制度4413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完整规范,按时完成统计报表并进行分析4414用水情况清楚定期巡回检查问题及时解决2415按规定周期进行水平衡测试4416有近期完整的管网图2417实行定额管理,节奖超罚4418制订完成节水十年规划2219经常性开展节水宣传教育2220有水计量管理制度2421有完整的近期指标和年度节水计划2422完成节水指标和年度节水计划4423用水设备管理器具有定期检修制2424已使用的节水设备管理好运行正常44自查分合计总分: 折算分: =实得分合计总分: 折算分: =自查负责人: 自查日期: 自查得分:初审负责人: 初审

4、日前: 初审得分:三、单位自查总结2010年,全面实现了水电安全生产、无人身伤亡事故。水电供应、维修保障能力较好。在师生员工人数与09年相比变动不大的情况下,全年用水量只有307041吨,比09年减少180448吨,减少37.02%;尽管水价从1.88元涨价至2.28元(每吨),但水费只有695322元,比09年减少221156元,减少24.13%,成绩显著。现将单位近年来节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领导重视单位自1982年搬迁至现址到2008年初,校园里一直有一口深水井可供使用。08年3月以后,单位结合迎接“自治区卫生优秀单位”评估工作,下定决心停止使用深井水,全面使用自来水。结新上任的单位领

5、导非常重视,在单位财务收支开源节流的管理中,将节约资源、节约水电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成立“节水型单位”工作领导小组。由单位校长、书记担任组长,后勤副校长任副组长,下设1个办公室(后勤科兼),把节约资源工作落实到部门和人员。思想上重视运用各种形式进行节约型单位的宣传;行动上发动组织师生员工开展勤俭节约活动,全体师生参与创建节约型单位的积极性较高。二、制度保障我们认为,浪费的行为往往源于制度的缺失。因制度设计的不合理造成能源、资源的浪费现象在单位里较常见。建设节约型校园需要政策的引导和严格监管。单位因此先后修订、完善了水电管理办法、水电管理实施细则、水电费收取办法外单位接用水电管理规定。不断完善节约

6、用水制度,并且制度上墙,明确责任,把节约用水置于制度管理之下。同时,制定具体节约用水的目标责任制,将节水的目标,具体分解到多个区域、科室,各科室负责人为节约用水的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精心组织实施,认真抓落实,努力出成效。单位每学期对节约措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有浪费行为及时通报批评。对于节约表现优秀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扬和奖励,对节约措施进行交流推广。三、广泛宣传我们认为,节约的习惯体现单位师生员工的素质,节约行为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也是一个人的文明素养。尤其单位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中职学生又是可塑性很强的阶段。单位充分利用每年新生入学阶段,专门组织单位管理规章制度的学习(制度汇编中包括节约

7、用水制度),在每年的安全生产月活动中,积极倡导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增强师生员工的节约意识,把节水行为变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在学校党委、团委、学工科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开展了全校性的学习贯彻关于开展创建节约型单位的活动,先后组织了“创建节约型校园”征文比赛、“变废为宝、废物再利用”作品大赛,问卷调查,征集金点子,把宣传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努力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了“人人参与,创建数字化节约型单位”的氛围。单位在在每年的安全活动月中,在节能型单位建设活动中,单位要求每个任课老师将节水工作贯穿于日常教学中。校学生会向全校学生发出的倡议书中提出“节约资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

8、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做节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示范者”,“让美丽的校园成为我们的骄傲,让节约的行为成为我们的荣耀”已成为单位师生员工最亮丽的语句。节约型校园建设活动最具深远影响的是,培养了广大师生员工的节约意识、责任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四、加大投入在硬件改造上,2010年里,单位共投资约六万多元,邀请自来水管网所技术人员全面对整个校园的自来水管网进行测漏,外请工程队对漏水管道全面改造两段共30米;焊补了3个漏水点;在男生公寓新装300个节水水龙头(新型节水产品);在公共场所新装6个红外线节水器、30个延时水龙头;改造了一个大小便沟槽厕所。在校园里,多处可见节水新产品。这几项工程节约水费

9、约18万元。在软件方面,做好常规节水工作,划分责任区域,落实到每个水电工。单位领导亲自带领相关人员到兄弟院校参观学习节能经验。分管的后勤副校长、后勤副科长,经常每天提前上班,全面巡查长流水现象等安全隐患。在单位的后勤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电能管理、供水管理、关键设备管理、房产管理、家具资产管理、校园物业管理等各方面的诸多管理内容。所有的管理都建立在各系统的数据基础之上。因此,对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对象进行“数字化”是实现“数字后勤”的关键所在。而将这些数字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整合,将为管理者提供更好更科学的决策支持,为科学管理和高效管理奠定基础。五、突破难点,抓住重点,科学管理我们配备了1名节

10、自来水专职管理员,配备有3名水电工,担负起节水型单位工作的责任。我们认真研究节水管理办法,实行用水指标计量管理,加装了两个三级水表,将用水消耗指标分配到各有关科室、场所,量化管理,既强调责任分担,又重视差别对待。对不合理的水电使用实行严格控制,由于学生公寓、员工住宅都实行了一户一表。因此,单位的教学楼、办公楼、实训楼、跳水池、体育场馆、男生公共浴室、食堂卫生间洗冲凉房等是浪费水的重点场所,用量占到全校全年使用总量的70%以上,同时这也是节约用水的难点。我们抓住重点,攻克难点,科学管理。针对学生公共浴室这个用水矛盾突出的部位,进行刷卡收费改造;在食堂卫生间、冲凉房,安装6套红外节水器。按节水型企

11、业(单位)的考核标准中的定量考核标准和基础管理考核标准,单位的自评分达到90分。特此报告四、推荐意见市节水管理部门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市建设主管部门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五、验收情况序号考 核 内 容完 成指标情况标准分验收得分企业单位1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16/2间接冷却水循环率10/3万元产值取水量递减率4/4水表计量率二级 %,三级 %455居民生活用水户表率456企业用水设施水量损失率4107卫生洁具设备漏水率(现场检查 处,漏水 处)4108锅炉冷凝水回收率4109主管领导负责节水工作建立办公会议制度4410有节水主管部门和专职(兼职)节水管理人员4411有健全的节水管

12、理网络和明确的岗位责任制4412有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的具体管理制度4413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完整规范22按时完成统计报表并进行分析2214用水情况清楚定期巡回检查问题及时解决2415按规定进行水平衡测试4416有近期完整的管网图2417实行指标分解或定额管理,节奖超罚4418制定完成节水规划2219经常性开展节水宣传教育2220有计量管理制度2421有完整的近期计划量网络图2422完成节水指标和年度节水计划4423用水设备管道器具有定期检修制度2424已使用的节水设备管理好运行正常44合 计折后总分六、验收意见验收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七、验收组人员名单姓 名工 作 单 位职务、职称签 字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