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读后感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289251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浮士德》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浮士德》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浮士德》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浮士德》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浮士德》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浮士德》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浮士德》读后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浮士德读后感 在歌德的浮士德中,蕴含着一个迷惑着几代人的迷惑,即“浮士德难题”:怎样使个人欲望的自由发展同社会和个人道德所必需的控制和约束协调一致起来怎样谋取个人幸福而不出卖个人的灵魂。浮士德是歌德倾一生心血所完成的史诗性的巨著,整部巨著关键有两个赌约组成:一个是上帝和梅菲斯特的赌约,梅菲斯特要引诱浮士德走向堕落,而上帝相信浮士德是不会停止自己的探索和追求的。梅菲斯特提出,假如她成功了,她将把浮士德的灵魂劫入地狱。第二个赌约是梅菲斯特和浮士德的,梅菲斯特提出自己为浮士德服役,带着她去享受现实人生,一旦浮士德满足了,失去了不停探索的精神而安和现实的享受,浮士德就会倒地而死。其中,第二个赌约背后隐

2、藏的就是整部作品的专题,即“浮士德难题”,从哲学上讲,就是康德所探讨的自然欲求和道德律令之间的矛盾。浮士德和梅菲斯特之间的赌约是人类不停进取的精神同以梅菲斯特为代表的怀疑和否定的挑战。在戏剧冲突中,梅菲斯特是浮士德的对立面,但并不是只起着毁灭善和美的反动作用,梅菲斯特作为“恶”的化身,是激发浮士德永远向上,追求发展不可缺乏的动力。和其说浮士德和梅菲斯特之间的斗争是外在的二人斗争,不如说梅菲斯特就是浮士德的另一个侧面,是浮士德内心的挣扎。在浮士德身上,或说在以浮士德为代表的人类的身上,一直全部有两个灵魂在斗争。浮士德和梅菲斯特的对立,是人的内心世界中理性和欲望的对立。主人公浮士德是中世纪的一位学

3、者,根据当初的社会观念,她是一个成功者,她应该满足,但她却感到,在书本里讨生活和在书斋里编织梦想是一件毫无价值的事情,这么的生活远离了生命的本源,而离开生命本源的所谓学者生涯连狗全部不如”。当她在迷惘中找不到生命的意义时,她转而歌颂死亡。复活节的钟声复活了浮士德内心的生命欲望,魔鬼的到来点燃了她近似于疯狂的热情。她明知追随魔鬼,有堕入地狱的危险,她仍然是那么兴奋。她那颗在书斋中被麻木了的心和其说是追求欢乐,不如说是追求一个强烈的苦痛,因为没有苦痛的欢乐是肤浅的欢乐,是转瞬即逝的昙花。浮士德所追求的还是“全人类的一切苦乐”。那个时代的人认为,自己是一颗微不足道的“原子”,但在这颗原子中又能够囊括

4、宇宙的一切。在歌德看来,“把全人类的苦乐堆积在我胸中”便取得了人生的最高价值。尽管浮士德的本心要实现自己的欲望,价值,然而,其本身仍然被道德锁链所束缚,而这条锁链是我们和生俱来的。从我们来到世界的那一刻开始,道德就作为一个框架来支撑、束缚着我们,这种意识是在我们的潜意识之中的。浮士德在不停极力追求自己的价值,满足自己的欲望的同时,一次又一次的受到道德的约束。在格雷琴因把孩子淹死而入狱时,梅菲斯特把她带入了“瓦尔普吉斯之夜”,想让她继续在酒色中沉沦,不过浮士德没有在这里沉醉,她得悉格雷琴的不幸后,良心深受训斥,她潜入狱中坚持要格雷琴跟她走,但遭到拒绝。梅菲斯特为了阻止浮士德为老百姓开垦耕作的田地

5、,致使一对老年夫妇在她乘机点燃的大火中罹难,浮士德内心感到忧愁,她对自己进行训斥。尽管她的欲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不过道德在她心灵上留下的烙印却永远折磨她的心。在“在浮士德难题”中,欲望、人性是和生俱来的,是人类的自然本性,而接收道德的约束又是社会人必需遵守的法则。道德和欲望的对立是绝正确,而浮士德面临的正是这种两难心态,即“紧贴凡尘的冲突的爱欲”和“先人的灵境”之矛盾,她的追求是实现“新鲜而绚烂的生命”。尼采在查拉图士特拉如是说的序言中说“ 人是应该被超越的,一个单独的人, 在某种情况下能够弘扬整整一千年的人类生存这就是一位在不完全、支离破碎的芸芸众生面前充实、丰富、伟大而完全的人。”在

6、歌德心中, 浮士德就是这么的人,她的形象是全人类的代表。浮士德集全部主动和消极的特征于一身,作为人不可避免的陷入迷误和过失之中。她的追求并非一帆风顺, 整个探索和追求的过程到处表现了充满矛盾的精神:现有高尚的理想,又有平庸的欲念。首先执着尘世、情欲强烈;其次又不停反省,不停要求从平庸的个人生活中解脱出来,追求更高远的境界。如浮士德自己所说: “有两个灵魂住在我的胸中,它们总想相互分道扬镳;一个怀着一个强烈的情欲,以它的卷须紧紧攀附着现世;另一个却拼命要脱离尘俗,高飞到高尚的先辈居地。”在前进的道路上,魔鬼一再利用她性格中恶的一面引她堕落,但她却从不沉湎于此,从不满足,“我只管渴望,只管实施,然

7、后再期望,就这么以全副精神,冲出我的生路”。浮士德有平庸的缺点和卑下的欲念,但她的伟大之处于于她一直焦躁不安地追求、取得、再追求。她身上有一个不停行动、永不满足的活力。浮士德的人生观是主动的, 向上的;她信仰的是有为哲学。她作为一个人的可贵之处, 她之因此被天主称做“好人”、被魔鬼视为“傻瓜”,就在于她把自己这种人生哲学坚持一直,推向极致。梅菲斯特这个形象,更是充足表现了歌德本身和整个时代的智慧的杰作。正是在错综复杂的内外矛盾推进下,诗剧主人公走完了漫长曲折的人生旅程, 一个一个地克服矛盾、超越旧我,一次一次地战胜毁灭、取得新生,最终达成了“高尚的灵的境界”。能够认为,除去最终的光明结局尚属未

8、来的理想以外,浮士德的生活道路确实是人类发展历史的一段缩影。能够说,没有矛盾和经过斗争对矛盾的克服,人类和浮士德一样,全部得不到发展,进步和不停向上。“浮士德难题”其实是人类共同的难题, 它是每个人在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时全部将无法逃避的“灵”和“肉”,自然欲求和道德灵境,个人幸福和社会责任之间的两难选择。这些二元对立给浮士德和全部人全部提出了一个有待处理的内在的严重矛盾。不过,不停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是浮士德的关键性格特征,这使她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其实,在任何历史阶段,全部存在“浮士德难题”,我们不用回避,也不用否认,坦然面对就好。自然欲求和道德律令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同时它们又交替上升控制着大家,我们不会回到原点,我们只是在螺旋式上升,一步一步去追寻那个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