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教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28770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文阅读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散文阅读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散文阅读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散文阅读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散文阅读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散文阅读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阅读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章节)教学授课计划一、单元(章节): 升大15-2班二、单元(章节)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第二轮散文阅读复习三、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第8周 星期 二 4月17日课 题第二轮散文阅读复习第34节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散文阅读题考题的趋势、方向,掌握鉴赏散文的思路和方法,特别是解文字表达题的方法,能规范答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事例分析,点拨方法,圈画要点并理解,围绕散文特点掌握散文阅读的答题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自觉学习的习惯,认真做好备考的总结。重点掌握鉴赏散文的思路和方法,特别是解文字表达题的方法。难点学习运用,规范作答散文阅读的文字表达题。教学准备课件,

2、学生先完成两篇散文醉意境界种一片太阳花。过程设计教师活动一、 导入明确目标:文学类作品的阅读,我们重点突破的是散文。现在我们将作第二轮的复习,而散文阅读题最难的则是文字表达题这块内容,这也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解决的难点。二、 教学过程(一)分析考点先请学生浏览书本中的近几年的这类高考题趋势,归纳考点: 一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二是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三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概括中心意思。(二)散文阅读答题思路1、 散文的特点理解“形散神聚”,最终指向一个“情”字,也就是文中要表达的主旨中心。2、阅读思路(1)预想寻旨主旨是文章的灵魂,阅读散文,应迅速把握文章的中心。许多学生

3、由于不能把握文章的中心,以致无法准确答题。 一般来说,可抓住文章的标题、结尾和开头段进行预想。举例提问学生:预想醉意境界的主旨?点拨明确:关注题目和结尾段“入世精神的醉意”。进一步追问:醉意境界是怎么样的境界?这就是阅读的关键。带着这问题再认真的阅读。(2)抓点连线预想之后,须快速浏览全文,根据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寻找关键词句。1写景散文借景抒情主旨在景人相通处。2写人散文因人抒情主旨即对所写之人的感情。3写物散文移物就情主旨即物人相通处。4哲理散文托物说理或直接说理物与理相通处。用第一轮复习时做过的两千年前的蝉鸣例点拨学生如何抓点连线。(三) 文字表达题的回答指导1、指导答案的形成依据梳理、

4、择要、合并、提炼主题情语优先兼顾物事2、规范答题的方法(采用微课视频复习巩固)四种答题方式:(1)满足要点法,(2)原句移用法,(3)关键语句、中心词组合法 ,(4)综合分析,条分缕述法 。3、如何“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在原文寻找关键信息。具体步骤如下:定区域。先确定题干中的语句在原文中哪个段落,从而划定选择答案的有效区域。明方向。认真审读题目,弄清所问,找准答题方向,再“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包括上下段落)进行分析,找出最切题的语句作答。 举例说明:两千年前的蝉鸣结合知识点作答。如何理解“一只从泥土里生长起来的蝉”?关键词:“泥土”“蝉”审读题目后,找区域,抓点连线,画关键词句:第1段

5、:说实话,要把曹操与关羽放到一块比,我还是更喜欢曹操。不管戏曲舞台上如何把他涂成大白脸,说他奸,说他狠,我总认为在三国时期,他不仅是个战略家、军事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一位对生活对人类充满大爱的诗人。第3段:东汉末年,群雄纷争,整日战争不断,曹操在蒿里一诗中写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他对生灵涂炭、人民煎熬于水火,充满了同情。虽在战乱之中,曹操对于未来的社会,仍抱有极大的热情,他在对酒一诗里描绘了一幅让我们今天读来仍会向往的“和谐社会”景象。.第7段:古人评价曹操的诗,认为:“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这便是实实在在把曹操归入现实主义诗人行列了,当然是准确的

6、。第11段:曹操的诗,正是要征服尘世,要改变尘世。他不仅限于在诗里说说,而且还实践着自己的理想,这当然是生命之诗,是和着血和死生的诗。第12段:仍然是这个德国诗人贝恩,他说:“伟大的诗人却也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者,距离现实非常近他内心装满了现实,非常之世俗,是一只从泥土中生长起来的蝉。”答案:这句话运用比喻手法,喻指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诗人,他们的诗歌贴近生活,接地气。曹操关注现实,其诗歌表达出他对生命的大爱,对未来的理想。他也是“一只从泥土里生长起来的蝉”。(四)练习巩固1、 对答案醉意境界2、 课堂练习记住回家的路三、布置作业1、 背诵2、 完成阅读两篇四、板书设计PPT学生活动充分重视克服困

7、难熟知考点和考试方向,积极作备考理解思考、回答思考事例,并在引导下找关键词微课再次复习要点结合两千年前的蝉鸣掌握方法,融会贯通练习巩固找准对应方法。正确答题教学后记:都说散文阅读很难找到方法,但这节课我还是结合历年的高考题套上一定的方法,让学生能寻找到一些做题思路。附:记住回家的路全文及问题周国平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的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创业,去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

8、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惟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的,同一个人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自

9、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了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问题:请结合全文,谈谈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对你的启发。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