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 第四单元测试卷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287483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 第四单元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语文 第四单元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语文 第四单元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一语文 第四单元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一语文 第四单元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 第四单元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 第四单元测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测试卷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42分)一、选择题(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诅咒(z)估量(lin)芜杂(w) 豁然开朗(hu)B即使(j) 诚挚(zh)会晤(w) 旁稽(j)博采C砥砺(d) 相勖(x)商榷(qu) 卓有成效(zhu)D肄(s)业 戳子(chu)蜕变(tu) 骇人听闻(hi)【解析】A项“量”读“lin”,B项“即”读“j”,D项“肄”读“y”。【答案】C2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肤浅嫉恨孜孜求学义愤填赝B暇想履行心急如焚安之若素C飘渺携手祟山峻岭汹涌澎湃

2、D承诺磐石不能自拔摇摇欲坠【解析】A项赝膺;B项暇遐;C项祟崇。【答案】D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_。(2)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是需要反复_的。(3)散文,就像这山谷的岩滴,道旁的野花,引人从一个极小、极细的平凡处所,走进一个丰富而_的极乐世界。(4)甲A联赛最后两轮的各场比赛,足协全部延聘外国裁判员,尽管这_是一个好办法,为了杜绝假球,也只能出此下策。A情谊陶冶深邃未必B情意陶醉深沉未尝C情谊陶醉深沉未必D情意陶冶深邃未尝【解析】“情谊”指人与人相互关切、爱护的感情

3、;“情意”指感情和心意。“陶冶”比喻用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给人的思想、品格、学识等以积极的影响;“陶醉”指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感受中。“深沉”指性格沉着稳重,思想感情不外露;“深邃”形容深远或高深不容易理解。“未必”指不一定;“未尝”指不曾。【答案】A4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B日常食物中属于热性的主要有鳟鱼、辣椒、肉桂、花椒等。C老高说他有四个年龄:一个是岁月年龄,66岁;一个是健康年龄,45岁;一个是爱心年龄,10岁;一个是永恒年龄,通过献血和死后捐赠遗体,将爱心永留人间。D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的题目取自宋朝临川(属江西)诗人谢

4、无逸千秋岁咏夏景中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解析】省略号后不能再用“等”“等等”表省略。【答案】B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昨天上午9时,温州市消防部队的600余名消防官兵在同一时间内召开追悼会,深切缅怀衡阳“113”灭火抢险救援中临危授命的张晓成等20名烈士。B家庭现场急救软件用了近500幅插图、动画及AVI小电影,演示了各种自救与互救的方法,让您身临其境,体会在关键时刻如何妙手回春。C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D近来交通事故和矿难不断出现,仅2月14日孙家湾矿难中就有200多人失去生命。交通事故和矿难此起彼伏,

5、接连发生,引起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解析】A项,“临危授命”,在危亡关头勇于献出生命。B项,“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一下手就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此处用错对象。C项,“汗牛充栋”,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书籍很多。它只能指书多,不能指人多。D项,“此起彼伏”指这里起来,那里落下。形容连续不断。常用来形容声响、浪潮、斗争、势力等。用错对象,也不合实情。【答案】A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B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C与作家不同的

6、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D这种名贵的木材纹理匀称,木质坚硬,又不怕虫蛀,是造船、雕刻、制作各类家具的上等材料。【解析】A项“高校学生的培养”应改为“高校培养的学生”;B项句中定语“好多种”位置不当,应放在“东西”的前面;C项,“没有”移到“把”前。【答案】D7依次填入下面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建筑是凝固的诗:_;_。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泾渭分明。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_,_。爱,特别是母爱,对他来说,就是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卵石。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的气息或庄重沉稳

7、,带着岁月的沧桑压迫着人们的心灵改变着人生的轨迹A BC D【解析】考查句子的连贯。两句和后边的“古诗”“现代诗”相照应。“庄重”“沉稳”“岁月的沧桑”显然是形容古诗;“神采飞扬”“透着现代气息”显然是说现代诗。和不可倒置。“压迫着人们的心灵”与“卵石般沉淀”相照应;中“改变着”与“压迫着”句意相顺。故排列顺序为。【答案】C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汉语,我为你忧心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

8、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成绩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

9、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 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

10、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8下列说法不能说明“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这句话的一项是()A汉语能让我们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B汉语古老而优雅,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构成了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C汉语隽永有致,承载

11、着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凭借它穿越漫长的历史文化隧道。D汉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并且广为传播,“热”遍全球,令国人无比自豪。【解析】汉语“广为传播,热遍全球”,只能说明外国人对汉语的兴趣和重视,不能说明“汉语是我们真正的根”。【答案】D9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我们的后辈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那么,东方民族的含蓄之美就可能消失殆尽。B国人冷落汉语,高学历的青年出现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状况,使国人文化水平降低,国际竞争力减弱。C方块字横平竖直,独具韵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势必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D汉语隽永

12、有致,承载丰富。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奥妙的人,无法感受到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解析】B项不能说明汉语“语词”表达特点及功能与“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答案】B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因此,我们书写语言要规范,用词用语要丰富多彩,语言修养要不断加强,这样才可能领略到母语独特的文化意蕴。B“全民学英语”的热潮过热,致使汉语备受冷落,面临危机。为了保护民族文化,我们应高度重视汉语学习,以此来抵制外语 C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我们可以乐观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D汉语历

13、史悠久,魅力独特,在华夏民族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时至今日,汉语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解析】B项,汉语和英语并非此长彼消、相互对立的关系。重视母语并不意味着要排斥外语,按照文意,两者都要兼顾。C项,“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的说法绝对,推断无据。D项,汉语“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原文无据,且说法错误。【答案】A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乃往见子楚,说曰:“秦王老矣,安国君得为太子。窃闻安国君爱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嫡嗣者独

14、华阳夫人耳。今子兄弟二十余人,子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即大王薨,安国君立为王,则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子楚曰:“然。为之奈何?”吕不韦曰:“子贫,客于此,非有以奉献于亲及结宾客也。不韦虽贫,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嫡嗣。”子楚乃顿首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吕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子楚,为进用,结宾客;而复以五百金买奇物玩好,自奉而西游秦,而皆以其物献华阳夫人。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华阳夫人大喜,刻玉符,约以为嫡嗣。安国君及夫人因厚馈遗子楚,而请吕不韦傅之,子楚以此名誉益盛于诸侯。秦昭王

15、五十年,子楚与吕不韦谋,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遂以得归。秦昭王五十六年,薨,太子安国君立为王,子楚为太子。秦王立一年,薨,太子子楚代立,是为庄襄王。庄襄王元年,以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庄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取材于史记吕不韦列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