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家长会科学教师发言稿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28714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家长会科学教师发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三年级家长会科学教师发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三年级家长会科学教师发言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家长会科学教师发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家长会科学教师发言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家长会科学教师发言稿各位尊敬的家长:大家好!首先,感谢各位抽出空闲时间参加家长会。你们的孩子进入三年级后,将第一次接触到科学课。这是一门富有魅力,并且深受孩子喜欢的学科。但仅仅是喜欢,是不够的,孩子们的喜欢并不代表孩子一定能把小学阶段的科学课学好。凭心而论,在小学阶段各门学科中,科学课占据的角色并不突出,但是难度确实最大,所学知识广、杂、多。内容包罗万象:包括生物学(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物理学(光学、声学、电学、磁力学、力学、)、化学(物质变化)、工程学(材料构成、形状结构)、天文学、气象学、生态环境、生命健康等等,其内容之广,学习难度之大,仅凭借我一个科学老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2、。因此,这次来,我也是来寻求各位的支持和帮助,引导孩子关注科学这门学科。下面我重点来介绍一下这门学科的特点。科学课原先叫常识课、自然课,经过不断地更改现在叫科学课。编者在修改书名的同时,课程的内容、理念更是更新了。翻开我们的科学教材,你会发现文字部分很少,简短得稍作介绍,但是再仔细琢磨一下又会发现它的内涵是很丰富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导语都在引领孩子们展开一个个的探究活动,说得通俗些就是动脑筋思考研究问题、订计划(包括学生小组的讨论)、动手操作(观察或者实验)、记录现象和数据,分析数据和现象,最后讨论,形成问题的结论,并形成更高级的反思。通过动手实验,通过亲历的观察活动来解开孩子们心中的一个个

3、疑团、猜想,去重复科学发现的历程,培养的是孩子们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发展孩子科学思维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既然科学学科内容这么多,又需要孩子动手去探究,这就涉及到实验材料的准备问题。多数材料将由我负责准备,只是一些要求学生制作和必需的材料还需要家长给与配合。现在,我来说说三上这本教材。翻开您孩子的书本,可以看到本书有四部分组成: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每单元都有7个课时,一般来说,一个月我们上一个单元。最后,关于科学学习,我想再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意见。1、 关注孩子学习科学的兴趣,绝对不能打消孩子探究的兴趣。我以前遇到好些家长,他们遇到孩子们提出的为什么,总是推卸自己的

4、责任,要么对孩子说,自己去查十万个为什么,要么就推托不知道。实际上,与其借着各种理由伤害孩子的探究兴趣,有时不如想想孩子提出的问题适不适合孩子去探究,如果条件适合来研究的,就花点功夫帮助他把“为什么”的问题转化成“怎么做、怎么去探究”的问题。一旦孩子学会了研究的方法,那么,就会减少许多再去麻烦家长的“为什么”了。起初阶段也许有些难,但想想以后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及孩子独立性、动手操作能力的增强,你不觉得也是自己光荣吗?2、尽可能满足孩子准备材料的要求。材料犹如我们做饭的米,科学课程的教学和学习过程是由许多材料支撑的,没有材料,等于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平台和机会。另外,材料本身也体现出家长的重视和学

5、生在小组内的影响力,如果在合作小组中,其他同学都带来了各自的材料,而唯独您的孩子没有任何材料,不可避免的孩子会受到小组其他成员的指责,甚至遭到排挤。孩子也就失去了融入集体的机会,学习自信心也会受到很大影响。3、多询问、多倾听。孩子在学校里的见闻和探究活动,家长需要多询问、多倾听。一方面,通过孩子个人的介绍,能够训练孩子将看到的、想到的,思考的东西呈现出来,同时有利于他理清自己的实验思路和锻炼严密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家长对孩子的倾听,也有助于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去倾听其他孩子的建议,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实验。4、多鼓励孩子尝试。科学本身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尤其是男孩子喜欢挑战和尝试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家长不要刻意阻拦孩子的“探索”,(除去一些危险游戏或者活动加以阻止或者劝告外),最好能多诱导孩子完成想做的事情,多表扬孩子的小发现、小发明,哪怕是异想天开。5、培养孩子记录的习惯。给孩子专门准备一本科学记录本,用来记录课堂中的发现和数据,也便于孩子课后去整理发现,分析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