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基本知识测绘应用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285362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形图基本知识测绘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地形图基本知识测绘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地形图基本知识测绘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地形图基本知识测绘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地形图基本知识测绘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形图基本知识测绘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形图基本知识测绘应用(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地形图(基本知识、测绘、应用)单选题1、将地物、地貌按一定比例尺铅垂投影在某一水平面上所形成的图是( B )。A.地图 B.地形图 C.平面图 D.断面图2、下列四种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D )。A.15000 B.12000 C.11000 D.15003、地形图的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表示时,( D )。A.分母大,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B.分母小,比例尺小,表示地形概略C.分母大,比例尺小,表示地形详细D.分母小,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4、下列比例尺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C )。A.1:2000B.1:500C.1:10000D.1:50005、我国基本比例尺

2、地形图的分幅是以多大比例尺地形图为基础,按规定的经差和纬差划分图幅的。(D)。A.1500 B.110000 C.1100000 D.110000006、表示某一方向地面高低起伏变化的图,称为( D )。A.平面图 B.现状图 C.地貌图 D.地形图7、地形测量中,若比例尺精度为:b,测图比例尺为1/M,则比例尺精度与测图比例尺大小的关系为(B)。 A.b与M无关 B.b与M成正比 C.b与M成反比 D.b与M为非线性关系8、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采用什么分幅方法?(A )。A.矩形 B.正方形 C.梯形 D.圆形9、1:1000地形图的测图精度是( D )。A.0.1mm B.1mm C.1c

3、m D.10cm10、欲施测能反映地面不低于0.2m精度的地形图,则测图比例尺应选用不小于( C )。A.1:500 B.1:1000 C.1:2000 D.1:500011、比例尺为12000的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C )。A.0.2cm B.2cm C.0.2m D.2m / 12、根据需要,在图上表示的最小距离不大于实地0.5 m,则测图比例尺不应小于(D)。A.1500 B.11000 C.12000 D.1500013、在地形测量中,大小平板仪对中容许误差为( C )。A.25mm B.3mm C. 0.05M mm(M为测图比例尺分母) D. 20mm14、若测绘1:2000地形

4、图,根据安置平板仪对中要求精度应该不能大于( A )。A.100mm B.200mm C.300mm D.400mm15、若地形点在图上的最大距离不能超过3cm,对于1/500的地形图,相应地形点在实地的最大距离应为( A )。A.15m B.20m C.30m D.35m16、从1:500的地形图上量得一段长度为3.8cm,问在地面上的实际距离是( C )。A.1.9 m B.3.8 m C.19 m D.38 m17、地面上两点平距为123.56m,问在1:2000地形图上为( A )。A.6.2cm B.0.62cm C.62cm D.0.062cm18、编号为B-46的图幅,其正西边的

5、图幅编号为(C )。A.B-47 B.A-46 C.B-45 D.C-4619、编号为 J-50-14 的图幅,其正东边的图幅编号为( B )。A.J-50-13 B.J-50-15 C.J-50-2 D.J-50-26 20、在地形图上表示的方法是用( D)。A.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和注记 B.山脊、山谷、山顶、山脚 C.计曲线、首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D.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21、在地形图上,长度和宽度都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符号是( C )。A.比例符号 B.半比例符号 C.非比例符号 D.地物注记22、( C )注记不是地形图注记。A.说明 B.名称 C.比例尺 D.数字23、

6、在地形图上,长度依测图比例尺而宽度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符号是(C)。A.比例符号 B.非比例符号 C.半比例符号 D.地物注记24、在地形图中,表示测量控制点的符号属于(D )。A.比例符号 B.半比例符号 C.地貌符号 D.非比例符号25、1:1000 的地形图中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线形符号的是( C )。 A.高压线 B.通信线 C.等级公路 D.围墙26、地面上有一条1 m宽的土路,将它测绘于1:5000地形图上,应该采用( B )。A.比例符号 B.半比例符号 C.非比例符号 D.注记符号27、下列表述,属于地貌的是(C)。A.长城 B.黄海 C.悬崖 D.泰山28、等高距是两相邻等高线之

7、间的( A )。A.高程之差 B.平距 C.间距 D.斜距29、同一张地形图上,等高线平距越大,说明(D )。A.等高距越大 B.地面坡度越陡 C.等高距越小 D.地面坡度越缓30、在一张图纸上等高距不变时,等高线平距与地面坡度的关系是( A )。A.平距大则坡度小 B.平距大则坡度大 C.平距大则坡度不变 D.平距值等于坡度值31、两不同高程的点,其坡度应为两点( A )之比,再乘以100。A.高差与其平距 B.高差与其斜距 C.平距与其斜距 D.斜距与其高差32、高差与水平距离之( C )为坡度。A.和B.差C.比D.积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等高线平距越大,表示坡度越小 B

8、.等高线平距越小,表示坡度越小C.等高距越大,表示坡度越大 D.等高距越小,表示坡度越大34、同一张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说明( C )。 A.等高距越大 B.等高距越小 C.地面坡度越陡 D.地面坡度越缓35、在地形图上,量得A点高程为21.17m,B点高程为16.84m,AB距离为279.50m,则直线AB的坡度为( C )。A.6.8%B.1.5%C.-1.5%D.-6.8%36、在1:1000地形图上,设等高距为1m,现量得某相邻两条等高线上A、B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0.01m,则A、B两点的地面坡度为( C )。A.1%B.5%C.10%D.20%37、在地形图上,量得AB两点高差为

9、-2.95m,AB距离为279.50m,则直线AB的坡度为(B )。A.1.06% B.-1.06% C.1.55% D.-1.55%38、已知A,B两点高程分别为105.60m, 104.60m,AB两点的平距为50m,则坡度( B )。A.0.02 B.2% C.-2% D.1%39、山脊线也叫( A )。 A.分水线 B.集水线 C.山谷线 D.示坡线40、( D )也叫集水线。A.等高线 B.分水线 C.汇水范围线 D.山谷线41、按基本等高距绘出的等高线称为(C )。A.计曲线 B.间曲线 C.首曲线 D.助曲线42、在地形图中,为了计算高程方便而加粗的曲线是(A)。A.计曲线 B.

10、助曲线 C.间曲线 D.首曲线43、在地形图上有高程分别为26m、27m、28m、29m、30m、31m、32m等高线,则需加粗的等高线为( D )m。A.26、31 B.27、32 C.29 D.3044、地形图上有27、28、29、30、31、32、33、34、35m等相邻等高线,则计曲线为(C)m。A. 29、34 B. 28、33 C. 30、35 D. 27、3245、根据等高线的定义是( C )。A.地面上相邻点高程连线 B.地面上高程相同连线C.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点连线 D.地面上等高点连线46、在1:2000地形图上,等高距为2 m,坡度为45时,两条相邻等高线在图上的距离是

11、( A )。A.1 mm B.2 mm C.1 cm D.2 cm47、同一坡度两个地形点高程分别为21.4m和27.3m,若等高距为2m,通过两点间等高线的高程应为( D )。A.23.4,25.4 B.22.4,24.4,26.4 C.23,25,27 D.22,24,2648、一组闭合的等高线是山丘还是盆地,可根据( D )来判断。A.助曲线 B.首曲线 C.计曲线 D.高程注记49、山脊与山谷的等高线在凸起部分与山脊线、山谷线(C)。A.重合 B.平行 C.正交 D.斜交50、下面那种说法是错误的( A )。A.等高线在任何地方都不会相交B.等高线一定是闭和的连续曲线C.同一等高线上的

12、点的高程相等D.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51、已知A点坐标xA=111.00m,yA=124.30m,B点坐标xB=110.42m,yB=142.41m,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A)。A.18.12m B.18.69m C.34.64m D.45.29m52、测图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 D )。A.组织领导、场地划分、后勤供应 B.计算坐标、展绘坐标、检核坐标C.资料、仪器工具、文具用品的准备 D.图纸准备、方格网绘制、控制点展绘53、展绘控制点时,应在图上标明控制点的(B)。A.点号与坐标 B.点号与高程 C.坐标与高程 D.高程与方向54、用经纬仪测绘法测绘碎部点,其采用的几何原理是( C )。A.直角坐标法 B.相似三角形法 C.极坐标法 D.两线平行原理法55、在一幅图上,等高距离是( A )。A.相等的 B.不相等的 C.不一定相等的 D.以上说法都不对56、在1:1000比例尺地形图上,量得某一电厂的面积为50cm2,实地面积是( A )。A.0.005km2 B.0.05km2 C.0.5km2 D.5km257、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的作业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B)。A.数据采集、数据抽样及机助制图 B.数据采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