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学案例及评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282970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数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学案例及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让数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学案例及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让数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学案例及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让数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学案例及评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让数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学案例及评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数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学案例及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数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学案例及评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数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学案例及评析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上,第6页。教材分析: 本题是在学生认识0,会计算0的加法和减法后安排的思考题,主要是让学生联系加、减法和组成去有序地思考。教学实录及评析: 任何知识均来源于生活,数学也不例外。如果能让学生结合生活知识学习数学,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下是我对于此的教学实验: 题:把0、2、5、6、8、9十个数填在里,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我在一年级班这样教:由于怕学生不懂,出示题后问等号表示什么意思?(两边相等),+表示两边要相等。=+表示五个相等的算式。再让学生说之间的关系,接下去让学生试做,结果好一会才少数学生做出了,于是我又讲了一遍

2、,再让做出的学生说这样做的想法。接着我把答案解释了一下。我问:懂了吗?学生都缓缓地点点头,似乎学生都懂了。可到了作业上一道类似的题,大部分学生还是错的,看来学生还是不懂。 于是我在一年级()班改变了这种教学方法。出示:把0、2、3、4、6、7、8、9十个数填在里,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 (学生思考时间后,但没有人能解出来。) 师:数学中有些问题的道理就在我们生活当中。你们想想生活中的什么像=这样也是衡量两边物体的大小和轻重的?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积极发表意见。 生:像天线! 生:像秤! 生:像跷跷板! 师:你们认为=更像什么?生:我认为更像跷跷板,因为跷跷板两边能坐许多的人,=两边

3、可以有许多数。师:我们就把=看作跷跷板,那么请小朋友想一想,题中不同的数可当作什么呢? 生:轻重不同的人。 师:你们坐过跷跷板吗?重量不同的人应该怎样坐才能使跷跷板两边一样高呢? 生:轻重搭配好才行。师:如果现在有两位老师和两个小朋友来玩,要让跷跷板两边一样高,应该怎么坐?这时学生都兴奋的举起了手。 生:重的老师和轻的小朋友坐在一起,轻一些的老师和重一些的小朋友在另一边就行了! 其余学生忙抢着说:我也这样想的。我也这样想的! 师:你们说得真好,老师也有这样的想法,上题中这些大小不同的数字就像轻重不同的人,你们给它们排排座位吧!生: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学生们很快找出答案:0+=+8=+=+6+

4、5 在做同类的题中,只有个别的错误。 反思: 这是一道思维性比较强的题,因为一年级小学生的经验和思维能力是有限的,在短时间内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完成。即使教师强行灌输,学生只会强行记忆,虽能完成教学任务,但学生再碰到同类题时,恐怕又不会做了,就像我在一年级班的教学。症结就在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没有充分让学生理解,进而参与教学,使他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没有亲历亲为,能力没有得到锤炼和提高。因为学生没有经过深入思考,其思维还是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有些学生只记了答案,根本没有理解,没有弄懂。而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一旦教师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者融通,学生就可能感受到书本知识的意义,就有可能加强理解,就有可能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学习就有可能是一项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了。像我第二次的教学中,先不急于让学生说数之间的关系,而让学生联系生活经历,想一想题中的=和大小不同的数像生活中的什么事物。学生展开想象,巧妙地将上面的数学问题与玩跷跷板联系起来,建构起学习的平台。学生亲自参与教学,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教师在任何备课中,都不妨思考一下学生有关本节课的知识点方面已累积了哪些生活经验,现实中哪些经验可作为本次教学的铺垫,哪些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等。一旦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实现了有效的沟通,学生将在多彩多姿的生活世界中去挖掘无尽的教育财富,生活世界也就成了学生最有利的学习资源。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