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及反思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279484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及反思(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及反思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读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2)了解,学习叶圣陶先生对一张画像的修改方法。(3)学习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叶圣陶先生修改中学生作文这件事中受到启发,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好习惯。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本文的重点是从本文作者的切身感受中体会认真修改作文的重要性本课的难点是理解作者三次提到绿绿的爬山虎的含义。课前准

2、备1、收集叶圣陶和肖复兴两位作家的资料。2、收集爬山虎的图片。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检查学生学习生字的情况。2、初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教师点拨、突破难点。(一)提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课文第一部分,想一想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一张画像这篇作文的。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同时在书上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2学生按要求自学,讨论:课文中是怎样讲叶圣陶先生修改作文的?(先让学生把有关的内容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是怎么改的,这样改好在哪里?)(叶圣陶先生修改的非常认真,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注意用字的准确性,句子的规范化。)3作者翻到那篇作

3、文,为什么一下子愣住了?(一是作者自以为作文写得不错,没料到自己的作文存在很多毛病;二是作者没料到蜚声国内文坛的大文学家竟会如此认真修改一个小毛头的作品;三是作者没料到叶老这样认真。)4作者从修改中认识到了什么?(作者不仅看到自己文的种种毛病,也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5看资料袋一张画像的修改稿。(1)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进行学习讨论。(2)集体讨论交流、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意见和自己的体会、着重引导体会以下几处修改,分别用了什么方法进行修改。可却用词重复,所以删去却字。口里还不住地呐喊,不真实。因为画面上是不会呐喊出声音来的,改为从口里还吐出几个

4、字来就和画面一致了。还不停地给他讲着,不大符合上课时的实际情况。将不停地改为悄悄地就准确了。原来拿画的正是王老师表达不准确,因为王老师不可能单单拿那张画,拿的只能是那本画着画的课本,所以把画改为几何课本删去重复啰嗦的词句,使语言简洁明了。(用六个方法进行修改。1、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2、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3、把长句断成短句;4、删去重复啰嗦的词句;5、增添一些词句,使表达的意思更清楚更完整;6、改正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6看了叶老先生修改,我们很受启发。肖复兴也很受启发。比较一下,是我们的感受深,还是肖复兴的感受深?(是肖复兴的感受深)这是什么原因呢?能找得到吗?(找出我真的

5、从中受益非浅,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毕竟不一样。读一读。)这句话你们懂吗?(教师析书受益非浅,受到教育非常深刻。隔岸观火,比喻看别人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身临其境是亲自经历那个事情的意思,再让学生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因为叶圣陶先生修改的别人的文章,正是我自己的文章,所以受到的教育特别深刻。)(二)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见面后,叶老先生给作者又是什么印象?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平易近人,从叶老让孙女叶小沫在门口迎接,要作者到他家做客,叶老在门口等候、握手、亲切的交谈可以看出。)(2)勾画出课文中几次与叶老的谈话和谈话的内容。(共三次。第一次说: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

6、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理科的书第二次说: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不搞清我们的历史更不行。第三次说:是的,那是前几年写的呢!)(3)请同学们谈谈对叶老的三次说话的内容的理解。(第一次,告诉作者爱好文学的人要知识渊博。第二次,告诉作者爱好文学的人要学好历史。第三次,告诉作者写作要真实、要能反映现实的生活。)(4)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我通过这件事知道了,做一个作家应该有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品,像他那样真诚质朴、平易近人。写文章也应该像叶圣陶先生那样,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写出自己的

7、真实感情,因为当时肖复兴才15岁,还是个孩子,他对问题的认识还不可能很清楚,所以课文中说是好像知道了模模糊糊懂得了这样讲是恰如其分的。)在我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意思是叶圣陶先生的音容笑貌、亲切教诲一直留在自己的脑海里。)10朗读全文。三、总结、扩展1教师简单小结、深化认识。叶圣陶先生为肖复兴修改作文这件事,对肖复兴的成长影响很大,后来肖复兴成了著名的作家,写了许多好文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写于1992年,离1968年20多年了,还写得那么具体形象,就像刚刚发生的事情一样,这也说明了这件事给作者留下的印象太深了。2读全文,说说学完这篇课文的体会。四、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小练笔:文中的叶老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五、板书设计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用词不当长句改短一丝不苟批改作文调整顺序平易近人重复啰嗦错别字、标点教学反思: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教学过程中,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自寻新知,我设计了下面各个环节开展教学。一、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为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为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引入新课时,我以学生置疑为线索,改变了以往谈话导入的做法。利用叶圣陶先生是怎样评肖复兴的习作的这个问题作为引入新课。目的是通过这个问题来完成这一段的教学内容,进而引出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习作的。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