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278985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间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空间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空间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空间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空间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间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间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限空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预防、控制中毒、窒息、爆炸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为贯彻“安 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落实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试行)的通知,提高施工操作人员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减轻该类事件造成的损失,切实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生产秩序、生活秩序和环境秩序。1.2 编制依据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2.2 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1.2.3 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1-3部分1.2.5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1.3 定义及适用范围 X 1 .1X i1.3

2、.1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2.有限空间作业风险识别和危害程度分析经过对施工生产全过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确认如下可能发生有限空间人身伤亡,-jI事故的作业活动和作业内容等因素。2.1 风险因素设备夹层、电缆夹层内的各类施工检修作业。密闭容器内进行的施工作业。2.1.3 在电缆隧道、电缆管井内的施工作业。2.1.4 在封闭的地下室内进行的施工作业。2.1.5 其它类型的有限空间内的作业。2.3 事故可能的类型或后果

3、:2.3.1 中毒事故、缺氧窒息事故、爆炸事故等。2.4 事故危害2.4.1 中毒事故危害范围及后果,其危害范围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中的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救援人员;其危害后果主要会导致中毒人员昏迷及死亡(根据可能存在的危险物质)2.4.2 发生缺氧窒息事故,其危害范围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中的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救援人员;其危害后果主要会导致中毒人员昏迷及死亡 (根据有限空间氧气含量及消耗量的不 同,其后果有轻有重)2.4.3 可燃气体爆炸事故,其危害范围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中的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救援人员;其危害后果主要会导致作业人员烧伤、烫伤等昏迷及死亡(根据可能存

4、在的危险物 质)2.4.4 有害气体缺氧、中毒是指人们在井池和管道等内作业过程中,吸入了残留的混合性气体 而引起的急性全身性中毒。中毒较轻者表现为头痛、头晕;中度中毒者可见面部潮红,心跳加快 , 出汗较多;重度中毒者病情比较险恶,如出现深度昏迷,体温升高,脉搏加快,呼吸急促,同时出 现大小便失禁等。有毒气体经肺泡进入血液,很快与体内红细胞相结合失去运输氧的能力, 造成缺 氧血症,同时还能抑制呼吸,导致一系列中枢神经症状。倘若上述环境空气中所含甲烷浓度高,使11 I 1氧气含量下降,这类病人如抢救不及时,就会使人发生窒息,严重者会导致死亡。有些病人虽经抢 j- 救脱险,也难免留下健忘及精神障碍等

5、后遗症。3应急救援基本原则3.1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应急迅速”的基本方针。3.2 实行先近后远、先重后轻、先抢救后治疗基本原则。3.3 救援人员必须做好自身防护措施,不得盲目施救,以防事故扩大。4.应急组织体系4.1 组织机构:在迅速、就地的原则要求下,应急组织应以现场人员为主。有限空间事故应急组织体系是分部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的一部分,接受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领导,设置高处坠落事故应急处置小组,如下图: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总经理应急领导小组长 长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工程总监、安全资源保障组组:行政主管、车辆主管伤员抢救小组:工程部副经理询场保二小组 保障组抢救小组检修 小组处理小组精心整理善

6、后处理小组:人力资源部经理、行政管理部经理、总经理工作部经理4.2 职责:4.2.1 应急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对现场伤员抢险、电力抢险、资源保障进行应急指挥调度,确 保抢救人员、措施、急救车辆调度能迅速落实到位,保证伤员能顺利脱险,事故不再扩大。4.2.2 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不能及时到场的时候执行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的职责。4.2.3 资源保障小组: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在发生事故时及时提供抢救车辆,保证伤员能及时 得到抢救。4.2.4 现场伤员抢救小组:负责组织相关人员,按照正确的处理方法,对伤员进行急救,直到 医疗机构人员到场。4.2.5 设备设施检修小组:负责组织相关人员

7、,在伤员脱离危险区后,查找事故原因,确保事 故不再扩大。4.2.6 现场保卫小组:负责组织班组相关人员,对事故发生区域进行警戒,不让无关人员入内, 指挥部现场交通,确保抢险车辆能顺利通行。4.2.7 善后处理小组: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协助医疗救护机构人员做好相关医疗事宜,确保治 -疗经费及伤员的后期处理。5预防及预警5.1 有限空间作业风险的监控每个作业班组均有义务对本班组工作区域进行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因素排查治理。同时,负责 当天工作涉及到的有限空间作业行为进行随时监控,以便及时施救。,-jI5.2 预警行动 -. I . . .-5.2.1 工作负责人作为现场有限空间作业隐患排查的负责人,在发

8、现事故隐患后,要及时排除隐患。不能及时排除隐患的,并向事故应急处置小组报告,并和小组成员一起向施工班组进行通风 换气等措施的实施。5.2.2 现场其他事故人员(安全员、技术员、材料员、施工员等)在发现有限空间事故隐患后, 也要执行上一条所述的预警措施。5.2.3 在即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施工前,工作负责人要向施工人员作业风险警告和交底。6应急救援信息报告程序6.1 当发生有限空间事故时,目击者应高声呼救,并拨打应急电话通报工作负责人, 工作负责 人对事故情况迅速做出初步判断,并报告工程主管副经理,工程主管副经理除临时承但指挥应急抢 救工作外,还应迅速通知工程总监、安全总监,由工程总监报告公司总经

9、理和生产体系主管领导。精心整理6.2 工作负责人应同时电话报告外部救援机构(当地消防部门)和医疗急救组织(110或999)请求外部支援。6.3 工程总监和安全总监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赶到现场或紧急授权工程主管副经理负责应急救 援工作,并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救治;应急救援负责人应根据物体打击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应急救 援措施:7应急处置7.1 处置措施7.1.1 安全保卫组用安全围栏和警戒带将事故区域进行有效隔离,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救援区 域内,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7.1.4 救援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穿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穿戴好防护服和安全帽,系好防坠安 全带,由现场指挥人员统一安排和调度下下井救人。7.1.

10、5 救援人员用安全带系好被抢救者两腿根部及上体妥善提升使患者脱离危险区域,避免 影响其呼吸或触及受伤部位。#、I 二一 一一7.1.6抢险过程中,有限空间内抢险人员与外面监护人员应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并确定好联络信号,在抢险人员撤离前,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监护岗位。7.2现场应急救治措施,丁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后,要迅速将当事者转移到开阔的空间内,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对受伤 人员进行输氧治疗。7.2.1 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立即处理。遇呼吸、心跳 停止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法救治。7.2.2 如同时发生坠落摔伤者则先进行止血;如处在昏迷状态,则在止血的同时必须维持昏 迷者的

11、呼吸道畅通,要让昏迷者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 阻塞。7. 3应急心理辅导7.1.1 在救援过程中,要对伤者的朋友和亲属进行心理抚慰,主要把事故发生后主要采取的救治 措施和将要采取的措施向其做简单明了的交待,并征求其还有什么意见和要求,合理的意见给予采纳,合理的要求予以满足,避免情绪激动影响救治人员的正常工作;7.1.2 对坠落在危险位置,一时不能对其进行有效救援且神志清醒的高处坠落者,除了迅速采取 有效的措施外,还要由救援负责人或医生对高处者,进行心理安慰,告诉其应急救援小组正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援,劝其平静、不要乱动,也不要大喊大叫或大哭大闹,避免其不当的

12、动作造成二 次坠落或由于情绪激动消耗体力加重伤势。精心整理7.1.3 发生高处坠落后,人员往往受伤较重,特别是因伤致残的时候,受伤人员会觉得很悲观, 应由伤者的朋友或亲属在旁边对其进行鼓励;同时项目领导或公司的领导要派专人对其进行安慰, 使其恢复对生活的信心,从而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早日恢复,做好善后处理工作。8应急物资装备保障救援三脚架、正压式呼吸器、担架、防坠器、井口安全爬梯、安全围栏、警戒带、安全纯、全 身式安全带、纱布、简易夹板等。9事故处理9.1 伤员处理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做好事故后的善后经济补偿事宜。9.2 调查分析对事故原因调查分析,确定责任和应该吸取的教训。9.3 事故处理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产生事故的责任人或者责任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提出事故处理意见。9.4 事故总结事故处理完毕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管理,对事故后的处理过程认真分析总结、防范措 -施及应急预案进行补充和修改。9.5事故报告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要求,决定是否要上报事故。一旦需要,要按照 文件要求进行。10本预案的修改完善,-jI10.1 本预案根据上年度的工程特点和实施情况, 原则上每年进行修编一次,由安全管理部负责 .组织修编,修编完成后组织生产系统各部门进行培训学习。以检验其可操作性和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补充10.2 本预案原则上每年进行实地演练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