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工作制度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27487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战工作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统战工作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统战工作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统战工作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统战工作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战工作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战工作制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 资料下载可编辑统战工作制度(1)党支部工作一贯制。建设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把统战工作纳入党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统战工作的领导。(2)统战委员例会制。党支部每年召开四次统战工作例会,按季定期研究解决本单位统战工作的重要问题和协调重要活动。(3)目标责任考核制。结合本单位实际,从组织领导、经济统战、民族宗教、信息宣传等方面制定目标考核细则,促进统战工作标准推进。(4)工作情况通报制。及时向本单位内的各界统战成员通报单位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情况,为他们知情出力创造条件。(5)定期走访慰问制。定期到统战成员家中走访,听取他们对单位建设的意见建议,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工作、生活上的帮助。(6)学

2、习培训服务制。定期组织统战成员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使对统战成员的服务走上制度化、标准化的轨道。民族宗教工作制度1、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制度。成立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统战民族宗教工作例会,研究部署全乡统战民族宗教工作。2、理论学习培训制度。组织民族宗教界人士学习有关统战民族宗教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会议精神,定期举办民族宗教政策培训班,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3、信息反应机制。建设民族宗教工作信息联络员制度,准确掌握民族宗教领域工作动态,及时报送有关重要信息。4、矛盾纠纷排查制度。跟踪监控民族宗教领域热点、难点问题,认真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每月上报结果,积极协助县民族宗教局及时

3、处理民族宗教方面的突发事件。5、目标责任落实制度。建设健全宗教工作乡村两级责任制,分级负责,属地管理。领导党员干部联系党外人士制度为了落实华池县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党外人士制度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凝聚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稳定,实现科学 开展,特制定本制度。1联系的主要对象:乡以上人大常委、人大代表,县以上政协常委、政协委员;党外副科以上干部;无党派人士代表。2联系的主要任务:听取党外人士对关系到*稳定、改革与开展等重大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对*领导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及廉政建设的反映;了解和关心党外人士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3

4、联系的主要方式:可采取互相约谈等方式,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不定期地进展交流。4联系的有关要求:每位*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党外人士2-3名;每年与联系对象交流不少于2次。学习制度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开展观,努力构建学习型单位,打造学习型班子,不断提高党委中心组成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商务工作开展需要。二、学习任务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水平和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2深入理解统战民族宗教工作的根本理论、根本路线、根本纲

5、领、根本经历,深刻了解和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对统战民族宗教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三、学习内容1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关于科学开展观的一系列重要论述。2统一战线的根本理论、根本路线、根本纲领、根本经历。四、学习组织形式1组织集中学习。学习以集中学习为主要形式,根据具体情况,可采取读书与讨论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工作调研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把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经常化、制度化,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2积极开展自学。养成自学习惯,在中心组集中学习外,结合自身情况和工作实际安排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业务能力和决策水平。3开展学习交流。在学习会上要积

6、极发言,认真讨论,互相启发,在深入调查研究的根基上,每年年底要结合自身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撰写一篇学习体会或调研报告,在中心组内进展学习交流。五、学习要求1考勤制度。每月集中学习一次,每次不少于3个小时,每次学习的参学率不低于90%。实行集中学习签到制,集中学习时间不随便出走,认真做好个人学习笔记,学习秘书要做好学习记录。一般不得缺席,因公外出或其他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学习的,要提前向学习组长或副组长请假,并在事后采取自学等形式进展补课。2考核制度。要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结合专题学习,每年应撰写1篇理论学习文章或调研报告,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依据。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座谈会、通报情况会制

7、度一、为了有利于民党外知识分子为*的建设与开展出力、献计献策,凡*的主要工作和重大举措在实施前,必须召开民主党派座谈会、通报情况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在*改革、建设和开展中的积极作用,并将这些看法和建议作为*决策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以促进党委和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二、座谈会和通报情况会的主要内容:*党支部就贯彻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上级党委重大工作部署的意见;*支部在的工作报告及有关文件的精神;开展规划;重大改革措施;专业建设、规划与方案的制定及组织实施;*年度主要工作任务目标;重大活动安排;统一战线工作中的有关重大问题;准备出台的有关政策、条例、各项制度

8、以及与职工密切相关的重要事项等进展通报,听取和征求意见、建议。鼓励和支持党外人士就*等问题进展调研、考察、论证,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座谈会和情况通报会一般每年召开4次,其中座谈会2次,通报情况会2次,具体时间是*召开座谈会,期*召开通报情况会,如遇特殊情况,其时间可适当提前或延迟。 传达上级党委重要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或特殊情况需临时召开会议时,可视需要及时按排。 四、参加人员一般为无党派人士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非公经济人士等,视其座谈或通报工作的内容,可适当扩大或缩小参加对象范围。 五、座谈会或情况通报会,一般由党委领导同志主持。为了提高座谈会的质量,做到有的放矢,在每次座谈会召开之前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会前的准备工作。座谈会完毕后,要将会上反映的情况、问题,进展分类归纳整理,分送领导阅示。对党外人士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有关部门、单位要认真研究,及时作出处理,将处理结果尽快向党外人士反应,做到有回音、有落实。党外人士也可随时就*各方面的情况,向党委及有关行政部门提出建议或专题报告,也可以利用接待日进展反映。 专业技术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