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阶段考试卷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274868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阶段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阶段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阶段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阶段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阶段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阶段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阶段考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考(2)试卷八年级 语 文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50分。一、基础题(33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2分)(1) ,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2) ,尚思为国戍轮台。 ,铁马冰河入梦

2、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 , ,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4)使至塞上中“ , ”两句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5)默写刘禹锡的秋词。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6分)(1)父亲的差使也jio xi( )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2)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gn g( )的笑。(3)大半辈子的fng chn k l( ),整整一条路都认识他。(4)就得挑着一副 shng s hu f ( )的重担。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A、由于你的艰苦努力,又为国家节省了300万元的损失。 B、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人们引起安静闲适的感觉。 C、因为

3、马克思有广博的知识作基础,因而他能建筑起他的学术的高塔。 D、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3分)A这些食品是交给姐姐保管的,可她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领着我们将下一日的提前消耗掉,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B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天霹雳一块珍藏多件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C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D早在30年代,他就因创作长篇小说梦之音而名噪一时,成为京派作家的后起之秀。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的刊物,便边读

4、边把几篇文章的大意摘录下来。 接着,就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 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的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文章。 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整理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习了整理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的好方法。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 A、 B、 C、 D、 6.语言表达。(6分)仿照例句,仿写一组句子。 例句: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仿写:父爱是 , ;父爱是 , 。二、阅读部分(57分)(一)文言文阅

5、读(14分)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3分)A. 属引凄异(连接) B.乘奔御风(奔驰)C. 夏水襄陵(河岸) D.沿溯阻绝(顺流而下)8.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

6、一项是()。(3分)A.整理在文中依次写出了夏季的三峡呈现奔放美;春冬的三峡显示出清幽美;而秋季的三峡却展示着凄婉美。B.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的静景,也描写了“回清倒影”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C.第四段中写“高猿长啸”突出了秋天三峡的凄冷。D.文章第四段中整理引用渔歌歌谣,是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9. 翻译句子:清荣峻茂,良多趣味。(4分)10. 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的目的是什么?(4分)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16分) 阿长与山海经(节选)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远房的叔祖)

7、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

8、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11.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4分)12.“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神力”指代什么?表达了整理怎样的感情?(4分)13.语段的中心人物是阿长,整理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阿长的,举例说明并分析。(5分)14.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阿长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表现了阿长的无知。B、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阿

9、长的敬意主要由买山海经而生发的。C、在整理的眼里,阿长是确有伟大神力的,心地善良的人。D、“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整理这样说是因为这四本书虽粗拙,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凝聚了长妈妈对“我”的爱心,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三)文学类作品阅读(17分) 九十九分的苦恼 我历尽坎坷,中年才得一女。望着她那越来越像我的小尖鼻子和玲拢的小嘴,我的心头洋溢着得意和欢快。她妈妈认为孩子比我漂亮,比我聪明,比我有更好的气质,将来会比我更有出息,至于和院子里那些同龄孩子相比,她妈妈更是自豪,认为没有一个能和她并驾齐驱.在这种情感氛围中,我们对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这期望近乎成为信仰。可是,

10、等女儿入了小学,一年年往上升,这种信仰却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打击。最关键的是考试成绩,虽然孩子每次考试都在90分以上,但总不能使她的妈妈满意。在她看来,我们的孩子应该门门都l00分才顺理成章,人家的孩子都能考到96分97分,她感到不可理解。孩子每次拿了94分95分回来,她脸上都没有笑容。有时孩子失误,只拿到八十几分,于是就有引发一场暴风骤雨的可能。 每当这时,首当其冲的是孩子,平时各式各样的小毛病,甚至不是毛病的小事都被妈妈拿出来数落一顿。这时孩子默默垂泪,可怜巴巴地看着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马上相救。可是妻子也在看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为她找出更多责备孩子的理由。 夹在两种目光中的我只好装傻。

11、孩子自然拿我没办法,但她妈妈对孩子的数落却有了发展。 原来用的是第二人称单数,“你总是”如何如何不听话,不久就变成“你们总是”如何如何,最后干脆成了“你们两个人”如何如何。这时,我如果分辩两句,其结果“你们”会立即变成“你”。孩子解放了,批判的矛头便立即转移到我头上,指责我懒散,不爱整洁,待人大大咧咧,买东西又贵又次,等等。怎么办好呢?我想最关键的还是要切实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成绩,于是,我开始亲自辅导孩子做作业。 皇天不负有心人。不久后的一天,孩子放学回家,老远就喊着冲门来了:“爸?爸!”我知道这肯定是好消息了。 果然带回来一个99分。 我大喜。待她妈妈下班回来,我努努嘴暗示孩子把考卷奉上。

12、我看到妻子脸上一丝微笑还没有来得及闪烁就消失了。她往椅子上一瘫:“我就是弄不明白,你为什么就拿不下那最后1分!”我大为震惊,本想顶回去:“你上小学考过几个100分?我看连90分都难得。”但是我知道,这样意气用事是绝对愚蠢的,只能破坏孩子成绩有提高所带来的良好气氛。这时我想起有种幽默理论说,幽默的要义是缓解冲突,把自己的进攻变成对方的顿悟甚至享受。 我灵机一动,叹了一口气说:“都是我不好。” 妻子奇怪了:“平时骄傲得不得了,这回怎么谦虚起来了?”我说:“孩子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不是她不努力,而是她的脑子不好,天生的笨。” 妻子有点不解,我继续说:“天生的笨,是遗传的原因。这有两个可能。第一个是你笨

13、。” “这不可能。” “那就是第二种可能:我笨。” “我看这样说,还比较恰当。” “但是,这也并不能怪我。想当年,你找对象:满园里拣瓜,栋得眼花;拣了半天,拣了个傻瓜。你不怪自己,还要怪她。” 女儿捂着嘴巴笑。她妈妈也忍不住笑了。 15.理清写作思路,概括下面各部分的内容。(4分)事情的起因是: 事情的经过是: 事情的结果是: 16.面对99分,全家人都陷入了苦恼之中。他们各自苦恼的是什么?分别用一两句话简要回答。 (6分)孩子苦恼的是: 她妈妈苦恼的是: “我”苦恼的是: 17下面对本文结尾含义和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矛盾得到彻底解决,全家皆大欢喜。 B矛盾没有彻底解决,“笑”的背后仍有苦恼。 C语言幽默风趣,让人发出苦涩的笑。 D言尽而意未尽,留有让人思考的余地。 18整理写这篇文章有其深刻的用意。谈谈你对整理写作意图的体会。(4分) (四)名著阅读(10分) 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