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关键件车门-引擎盖-翼子板模具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272577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关键件车门-引擎盖-翼子板模具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汽车关键件车门-引擎盖-翼子板模具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汽车关键件车门-引擎盖-翼子板模具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汽车关键件车门-引擎盖-翼子板模具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汽车关键件车门-引擎盖-翼子板模具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关键件车门-引擎盖-翼子板模具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关键件车门-引擎盖-翼子板模具设计(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82 以上尺寸精度要求表示的符号只是某一个汽车车身制造商制定的,其他汽车车身制造商制定的尺寸精度要求表示的符号不一定相同,但是內容是类同的。 对于一些没有提供工程图的客户,作为模具设计制造商的技术部门,也必须事先向客户明确汽车车身冲压件在以上尺寸精度各个方面的要求。以便在制定汽车车身冲压件的冲压工法和设计拉延制件图时采取相当的技术措施,防止事后因为种种原因达不到车身冲压件的装配效果而返修,遗误工程。 2,制定汽车车身冲压件的拉延制件图,确认拉延制件的冲压方向: 在了解汽车车身冲压件的装配情况和精度要求之后,再根据前面阐述的“塑性变形理论”和“拉延制件塑性变形应遵守的准则”来观测和思考,抓住最

2、主要的矛盾点,即冲压方向选择不当事后无法解决的问题点,并按以下步骤制定冲压方向: (1)设定基准点: 为了准确地说明汽车车身冲压件在各道冲压工序模具中的放置位置,以及它原本处在汽车白车身座标系中的方位与车身冲压件在各道冲压工序模具座标系中的方位之间的关系,均要求在车身冲压件的尺寸链中设定一个基准点。我们注明这个基准点(标明它在汽车白车身座标系中的三维座标值,以及它的白车身座标系方位与模具座标系方位之间的转动角度值)在模具座标系中的位置座标值。有了基准点在模具中的座标,就等于在模具座标系中有了车身冲压件的全部尺寸。(图八十三)是骄车车身右后侧门外板三维立体图,它标注了基准点这个概念。三维立体图能

3、使设计工程师一目了然,比较能正确地选择合适 (图八十三)注明了基准点的骄车车身右后侧门外板三维立体图冲压方向。(图八十四)是骄车车身右后侧门外板二维三向视图(第三象限),它也标注了基准点这个概念。二维三向视图(第三象限)能把设计工程师的设计企图和设计数据详细的表达出来,方便于使用设计图的人取得三维立体图所不能表达的技术说明。 使用UGS辅助设计软件能很方便地建立三维立体图,也能很方便地利用三维立体图再来建立二维三向视图(第三象限)。我们使用三维立体图和二维三向视图(第三象限)相辅相成地设计汽车车身冲压件的拉延制件图,无疑是一个比较完妥的方法。如果我们仅仅只是使用其中一种方法、或者使用先建立二维

4、三向视图而后再建立三维立体图,其结果都不如先建立三维立体图而后再建立二维三向视图来得方便、准确和合理。83(图八十四)注明了基准点的骄车车身右后侧门外板二维三向视图(第三象限) 基准点应设立在汽车车身冲压覆盖件的原本处在汽车白车身座标系中成整数座标线的交叉点上,如(图八十三)和(图八十四)所示,便于寻找。 汽车车身冲压覆盖件基准点还应设立在该冲压覆盖件的內侧,不宜设立在该冲压覆盖件之外的空间。换句话说,它应设立在凸模型面和凹模型腔之內。我们在测定凸模和凹模型面尺寸时,均能方便地找到这个冲压件基准点,便于确认它们之间座标关系,如(图八十三)和(图八十四)所示。 汽车车身冲压覆盖件基准点还应设立在

5、该冲压覆盖件靠近中央的部位,如(图八十三)和(图八十四)所示。它有利于与模具中心或模具重心的重合,也有利于与压力机的压力中心相重合,三者能够重合于一点是模具设计最希望的状况,因为统一于一个基准点最为简明。 (2)旋转汽车车身冲压覆盖件原本白车身座标系,确认各道冲压工序的冲压方向: 以基准点为中心,旋转冲压件图形至最适合拉延成形的方向,这个方向也就是拉延模的冲压方向。通过基准点旋转冲压件图形即使基准点不动旋转冲压件原本汽车白车身座标系,最多经过二个座标方向的旋转而成。旋转后的新座标就是拉延模的座标系,只要我们标明了这二个座标系旋转了的角度值、基准点在模具座标系中的三维座标值,即完整地表达了汽车车

6、身冲压覆盖件在拉延模中的位置,以及汽车车身冲压覆盖件各个部位在拉延模座标系中的三维座标值(即尺寸)。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得到各道冲压工序想要的冲压方向。 基准点不动旋转冲压件原本汽车白车身座标系为模具座标系有以下三种方式: 1 冲压件原本汽车白车身座标系按900倍数旋转(含不旋转): 此时冲压件原本汽车白车身座标系与冲压模具座标系是统一的,或称冲压件原本汽车白车身座标系方位与冲压模具座标系方位互为900或是相同的,这是最简便的一种情况。如果我们以TL代表车身长度X方向(X轴)、以BL代表车身宽度Y方向(Y轴)、以WL代表车身高度Z方向(Z轴),然后将它们分别设置在模具座标系的长度x方向(x轴)、模

7、具座标系的宽度y方向(y轴)、和模具座标系的高度z方向(z轴),就构成了这种最简的一种情况。如(图八十六)和(图八十七)所示,(图八十六)是注明了旋转到冲压方向的骄车车身后底板三维立体图,(图八十七)是注明了旋转到冲压方的骄车车身后底板84a)图面的右上方之处(图八十五)骄车后侧门外板(左/右)二维冲压工法图85b)图面的右下方之处(图八十五)骄车后侧门外板(左/右)二维冲压工法图86c)图面的中上方之处(图八十五)骄车后侧门外板(左/右)二维冲压工法图87d)图面的中下方之处(图八十五)骄车后侧门外板(左/右)二维冲压工法图88e)图面的左上方之处(图八十五)骄车后侧门外板(左/右)二维冲压

8、工法图89f)图面的左下方之处(图八十五)骄车后侧门外板(左/右)二维冲压工法图90(图八十六)注明了旋转到冲压方向的骄车车身后底板三维立体图(图八十七)注明了旋转到冲压方的骄车车身后底板二维三向视图二维三向视图,它们也就是属于这种最简便的一种情况。2 冲压件按原本汽车白车身座标系沿XZ平面绕Y轴旋转了一个角度(或者沿其它平面绕对应的轴旋转了一个角度):此时冲压件原本汽车白车身座标系与冲压模具座标系仅绕一个座标轴旋转了一个角度,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使用的基准点,把二个座标系联络在一起,通过换算冲压件每一个部分的尺寸都可以在模具座标系得到表达,这也是冲压件取得合适冲压方向的常用情况。如果我们以TL

9、代表车身长度X方向(X轴)、以BL代表车身宽度Y方向(Y轴)、以WL代表车身高度Z方向(Z轴),我们只能将以BL代表车身宽度Y方向(Y轴)设置在模具座标系的宽度y方向(y轴)上,如(图八十八)和(图八十九)所示。(图八十91(图八十八)注明了旋转到冲压方向的骄车车身发动机盖外板三维立体图(图八十九)注明了旋转到冲压方向的骄车车身发动机盖外板二维三向视图八)是注明了旋转到冲压方向的骄车车身发动机盖外板三维立体图,(图八十九)是注明了旋转到冲压方向的骄车车身发动机盖外板二维三向视图。 (图八十四)表达的该冲压件是按原本汽车白车身座标系沿YZ平面绕X轴旋转了一个角度,也属于这一常用情况,只是将以TL

10、代表车身长度X方向(X轴)设置在模具座标系的宽度y方向(y轴)上。3 冲压件按原本汽车白车身座标系沿XZ平面绕Y轴旋转了一个角度(或者沿其它平面绕对应的轴旋转了一个角度),得到X1、Y、Z1座标系;然后冲压件再沿YZ1平面绕X1轴又旋转了一个角度(或者在X1、Y、Z1座标系中沿其它平面绕对应的轴旋转了一个角度),得到模具座标系:92此时冲压件原本汽车白车身座标系与冲压模具座标系绕二个座标轴旋转了二个角度,但是它们仍然还是一个共同使用的基准点,仍然把汽车白车身座标系与冲压模具座标座标系联络在一起,通过换算冲压件每一个部分的尺寸都可以在模具座标系得到表达,这也是冲压件取得合适冲压方向的一种情况。如

11、果我们以TL代表车身长度X方向(X轴)、以B (图九十)注明了旋转到冲压方向的骄车车身左前侧翼子板外板三维立体图(图九十一)注明了旋转到冲压方向的骄车车身左前侧翼子板外板二维三向视图L代表车身宽度Y方向(Y轴)、以WL代表车身高度Z方向(Z轴),我们只能将以BL代表车身宽度Y方向(Y轴)在第二次旋转后的投影轴设置在模具座标系的高度z方向(z轴)上,如(图九十)和(图九十一)所示。(图九十)是注明了旋转到冲压方向的骄车车身左前侧翼子板外板三维立体图,(图九十一)是注明了旋转到冲压方向的骄车车身左前侧翼子板外板二维三向视图。93 为了使得三维立体图形的模具座标系与二维三向视图的模具座标系表达的座标

12、值数据完全一致,在使用UGNX3软件将三维立体图形转换成二维三向视图时,二维三向主视图一定是选择三维立体图形第二次旋转所沿用的车身座标平面方向视图,然后先旋转三维立体图形第二次旋转的角度,再旋转三维立体图形第一次旋转的角度,如此倒过来得到二维三向视图。 确定冲压方向是个繁琐而又扰人的工作,但是决不能因繁琐而省略旋转冲压件原本汽车白车身座标系为模具座标系的方式,从而得不到理想的冲压成形效果。 3,制定汽车车身冲压件的拉延制件图,选择拉延制件工艺压料面: 汽车车身冲压件的曲面形状是我们应当做到的目标,它是不可改变的,然而它们的形状是各个不一的,差异甚大,又很难满足冲压件拉延变形的要求,因此利用选择

13、拉延制件工艺压料面形状来统一汽车车身冲压件的曲面形状与冲压件拉延变形的要求之间的矛盾。换句话说,通过选择拉延制件工艺压料面合适形状,比较容易得到冲压件各个部位的塑性变形趋向均匀化。 当拉延模的凹模和压边圈的工艺压料面夹紧展开料钢板材料,凸模开始拉延引伸之前,使板材夹紧变形的压料面曲面形状应该是光滑圆顺的,不能产生波纹和折痕,否则,事后在凸模拉延成形路径中无法消除,最终在覆盖件曲面上流下难以消除的皱纹和折痕,达不到覆盖件的质量要求。同时还将造成拉延凸模的早期磨损,降低覆盖件的尺寸精度。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制作拉延制件工艺压料面的一些方法:(1) 最合适的拉延制件工艺压料面有以下几种基本形状: 1由单曲面构成的拉延制件工艺压料面如(图九十二)所示:它可以是各种不同曲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