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验收规范标准水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271940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验收规范标准水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消防验收规范标准水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消防验收规范标准水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消防验收规范标准水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消防验收规范标准水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防验收规范标准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验收规范标准水(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 水灭火系统5.1 消防给水5.1.1 消防水池技术要求:a)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应在消防技术规范规定的火灾延续时间内,满足室内、室外消防用水总量的要求。b)消防水池应采取自动补水措施。c)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应设取水口,其水深应保证消防车的吸水高度不超过6m。d)取水口与被保护高层建筑的外墙距离不宜小于5m,并不宜大于100m。e)寒冷地区的消防水池应采取防冻措施。f)合用水池应采取确保消防用水量不作他用的技术措施。检验类别:a) c) f)A,b) e)B,d)C检验器具:皮尺。检验方法:计算水池容积是否符合要求,有无补水措施、防冻措施以及消防用水的保证措施,测量取水口高度和位置是否符

2、合技术要求。5.1.2 消防水箱技术要求:a)容积应符合GBJl687、GB5004595的要求。b)水箱间的主要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0m。c)钢板水箱四周检查通道宽度不应小于0.7m。d)水箱顶至建筑结构最低点的净距不应小于0.6m。e)宜安装水位指示器。f)水压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增压措施。g)应有补水措施,当发生火灾时由消防水泵供给的消防用水不应进入消防水箱。h)消防用水与其它用水合用水箱时,应有确保消防用水不作它用的技术措施。i)应按设计要求安装进、出水管和溢流管、泄水管,溢流管、泄水管不得与排水系统直接连接。j)管道穿过钢板水箱处宜直接焊接,焊接处应做防锈处理;管道穿过楼板或墙体时,

3、应安装套管。检验类别:a) f) g) h)A,i)B,b) c) d) e) j)C检验器具:O一5m钢卷尺。检验方法:测量水箱的容积、安装标高及位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查看水箱的进出水管、溢流管、泄水管、水位指示、单向阀、水箱补水及增压设施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查看管道与水箱之间的连接是否有保护措施。5.1.3 气压给水装置技术要求:a)气压水罐的容积应符合消防技术规范要求。b)气压水罐的工作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c)气压水罐与其供水泵应配套,罐上安装安全阀、压力表、泄水管、宜装水位指示器。d)气压给水装置的进出水管、充气管上应安装止回阀和闸阀,充气管上还应装安全阀和气压表。e)设有室内消火栓和自

4、动喷水灭火系统时,气压给水装置的调节水容量不宜小于450I。f)气压给水装置应采用双电源或双回路电源。g)设备的四周应设检修通道,其宽度不应小于0.7m,罐体上任何部件距离地面都不应小于0.5m,罐顶至建筑物结构最低点的距离不应小于1.0m。h)气压水罐外观应完整无损、无锈蚀。i)功能符合设计要求。检验类别2b) f) i)A,a) c) d) e)B,g) h)C检验器具:0一5m钢卷尺。检验方法:查看气压水罐的容积、工作压力及调节储水容量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测量气压给水装置周围净空距离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查看气压给水装置的外观以及电源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手动、自动测试其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5.1.4 消防水泵a)系统使用的水泵(包括备用泵、稳压泵)铭牌的规格、型号、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有产品合格证和质量检测技术资料。b)设备应完整、无损坏及腐蚀等。c)当水泵轴功率大于17Kw时,安装时宜采取减震措施;若泵房单独设立,水泵能够正常运行,且运动振动不影响周围环境时,可不采取减震措施。d)与动力机械应直接连接。e)应保证在5min内开始工作。f)应设备用电源,主电源断开,备用电源应自动投入运行。g)消防给水系统应设消防备用泵,其工作能力不应小于其中最大一台消防工作泵。且主泵停止运行, 备用泵应能自动切换运行。h)消防泵手动按钮启动,消防控制中心应显示信号并启动消防泵。i)应采

6、用自灌式吸水,或采用其它迅速、可靠的充水设备。j)吸水阀离水池底的距离不应小于吸水管管径的2倍。k)一组消防水泵吸水管应单独设置且不应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损坏或检修时,其余吸水管应能通过需要供水量。l)吸水管上必须装设控制阀门(不应采用蝶阀),其直径不应小于泵吸水口直径。m)水泵出水管上应按设计安装阀门、止回阀和压力表,并且应安装实验和检查用的放水阀门。n)出水管径应符合设计要求。o)流量应符合规范要求。检验类别:e)f)g)i)o)A,a)d)h)j)k)n)B,b)c)1)m)C检验器具:0一5m钢卷尺,0一300mm游标卡尺。检验方法:检查产品铭牌及外观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水泵轴功率大于1

7、7Kw时是否有减震措施;水泵与动力机械是否直接连接;主电源、主泵停止运行时,备用电源、备用泵是否自动投入运行;查看水泵吸水方式、吸水管设置及吸水管数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查看水泵出水管径及流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5.1.5水泵接合器技术要求:a)规格、型号、数量符合设计要求。b)应设在便于与消防车连接的地点,其周围1540m内应设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c)水泵接合器的组装应按接扣、本体及联接管、止回阀、安全阀、放空管、控制阀的顺序进行。止回阀的方向应保证消防水能从水泵接合器进入系统。d)地下式水泵接合器接口至井盖的B巨离不宜大于0.45m,接口应正对井口。e)当采用地下式时其井盖上应有明显标志,井

8、内应有防水防锈措施。f)墙壁式水泵接合器上方不宜设置门窗洞口;与门窗洞口的左右距离不宜小于1.2m;接口至地面的距离宜为O.7m。检验类别:a)c)A,d)B,b)e)f)C检验器具:0一50m卷尺,泵浦消防车。检验方法:查看水泵接合器的安装位置、规格型号数量及阀门安装情况,检查地下式水泵接合器是否有明显标志和锈蚀现象,测量水泵接合器与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各种水泵接合器的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要求;通过泵浦消防车与水泵接合器相接向建筑物管网送水和加压,查看压力和水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5.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5.2.1 湿式报警阀5.2.1.1 报警阀外观技术要求:a)铭牌

9、、规格、型号及水流方向标志符合要求。b)报警阀及其组件应完整无损,密封性好。检验类别:a)B,b)C检验方法:目测。5.2.1.2 报警阀安装技术要求:a)应安装在明显且便于操作的地点,报警阀处的地面应有相应的排水措施。b)报警阀距地面高度宜为1.2m,两侧距墙不小于0.5m,正面距墙宜为1.2m。c)报警阀前后应安装压力表,且应便于观测。d)排水管和试验阀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位置。检验类别:a)c)B,b)d)C检验器具:0一5m钢卷尺。检验方法:用卷尺测量报警阀的安装位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查看报警阀附近有无相应的排水措施,查看压力表、排水管和试验阀的安装位置是否便于观测和试验。5.2.1.3

10、 延迟器安装技术要求:安装于报警阀与压力开关之间,或按产品说明书安装。检验类别:B检验方法:目测。5.2.1.4 水力警铃安装技术要求:a)设置位置符合设计要求或设在公共通道、有人的室内或值班室内。b)应安装检修、测试用阀门。c)应安装直径为20mm的滤水器。d)宜装在报警阀附近,其与报警阀的连接管道应采用镀锌钢管,管径为15mm时,其长度不大于6m;管径为20mm时,其长度不大于20m。检验类别:a)b)c)d)C检验器具:卡尺、卷尺。检验方法:查看水力警铃的安装位置是否合适,是否装有阀门和防水器;用卡尺测量输水管直径,用卷尺测量输水管长度是否符合技术要求。5.2.1.5 供水总控制阀技术要

11、求:a)开、关应灵活可靠,开、关状态应有明确标志。b)开启状态时应有锁位措施。检验类别:a)B,b)C检验方法:查看开、关状态及有无锁位措施。5.2.1.6 压力开关安装技术要求: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联接管应牢固可靠。检验类别:B检验方法:查看压力开关及联接管安装情况。5.2.1.7 报警阀控制喷头数量技术要求:采用闭式喷头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每个报警阀控制喷头数量不宜超过下列规定:a)湿式和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为800个。b)有排气装置的干式喷水灭火系统为500个,无排气装置的干式喷水灭火系统为250个。检验类别:a)b)B检验方法:检查实际安装喷头数量。5.2.1.8 报警阀功能试验技术要求

12、:a)安装延迟器的湿式报警阀,系统放水后590s水力警铃应开始连续报警。b)延迟器应能自动排水。c)延迟器最大排水时间不应超过5min。d)试验时压力开关应动作,控制盘应显示,消防泵应启动。e)关闭报警阀门时,水力警铃应停止动作。f)关闭报警阀门时,压力开关应停止动作。g)关闭报警阀门时,延迟器无出水。h)关闭报警阀门时,报警阀上下压力表指示正常。检验类别:d)A,a)b)c)e)f)g)h)C检验器具:秒表。检验方法:打开报警阀试水阀门放水,查看延迟器是否出水,将延迟器充满水后由排水口排出,记录排水时间;观察控制盘压力开关动作显示与否,消防泵是否启动;关闭报警阀试水阀门,观察水力警铃是否停止

13、报警,压力开关是否停止动作、延迟器是否停止出水,报警阀上下压力表是否正常。5.2.2水流指示器技术要求:a)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宜设水流指示器,水流指示器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外观不得有碰伤、污损。b)布线应有穿管保护。c)应垂直安装在分区水平配水干管上。d)应将水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送至报警器或控制中心指示火灾区域。检验类别:a)b)c)d)B检验方法:检查水流指示器的外观及安装位置和质量,启动末端试验装置,检查其功能是否正常。5.2.3 末端试验装置技术要求:a)在每个系统管网或分区管网的最末端应设置末端试水装置,对充气设备,末端应设排气阀。b)末端试水装置包括压力表、试验阀、试验管或排水管。

14、c)试验管直径不小于25mm。检验类别:a)b)c)C检验器具:卡尺。检验方法:查看每分区最末端是否有试验装置,用卡尺测量试验装置的附件及试验管直径是否符合要求。5.2.4 管道5.2.4.1 管道螺纹连接技术要求:管道变径时,丝扣连接应采用异径管零件,避免采用补芯;如需补芯时,不得用在弯头上,三通零件上只允许用一个,四通零件上不超过两个。螺纹连接的密封填料应均匀附在管道的螺纹部分,拧紧螺纹时,不得将密封的材料挤入管内,连接后应将外部清理干净。检验类别:C检验方法:查看管道连接外观及密封是否合格,变径处采用补芯的数量是否符合要求。5.2.4.2 管道焊接连接技术要求:焊接时,异径管道的管径二者相差不应大于50mm,如大于50mm时,应采用大小头焊接。表面不允许有裂缝、气孔、夹渣溶合性飞溅、咬边、凹陷、接头坡口错位等。检验类别:C检验方法:目测。5.2.4.3 管套技术要求:a)管道穿过建筑物的变形缝时,应设柔性短管;穿墙、楼板应加设套管,管道焊缝不应置于套管内。b)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