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古诗两首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27020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古诗两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古诗两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古诗两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古诗两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古诗两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古诗两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古诗两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2、背诵两首诗。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点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也是难点。教学准备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结合看图、查阅资料,理解诗句大致内容。培养学生有感情吟诵,并在读中体会。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咏柳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诗句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

2、课文。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1. 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意,背诵古诗。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见过柳树吗?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2 咏柳)全班齐读课题。2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3同学们看课本插图,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4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l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

3、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2)全班读。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7全班齐读。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1指导第一、二句。(l)课本插图: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2)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

4、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3)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4)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2自读第三、四句。(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2)学生自读。(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3全班齐读。四、指导说句,写句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

5、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2指名说。3和同桌说。五、指导写生字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学生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垂”的笔顺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时候四横的长度不一样。“裁”字注意笔顺。下面的部件与“衣”字要区别:一捺改成了一点。“剪”字下面是个“刀”不要写成了“力”。六、布置作业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誊写工整。2背熟古诗。3完成课堂练习修改意见板书设计咏柳 (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春日教学目标1、读通、读懂古诗,学会划分古诗节奏,体会古诗的音乐美。2、通过反

6、复诵读、结合注释,理解古诗,并体会古诗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背诵古诗。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以及激发学生积累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结合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教学难点引导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吧,能够给大家背一背吗?(生自由背古诗)中国的古诗文化博大精深,深受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喜爱。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二、解释课题,介绍作者1、谁知道题目的意思?(生自由回答后总结:春天的日子、春天)2、检查预习情况: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朱熹)谁来介绍一下这首古诗的作者朱熹?生回答后出示课件诗

7、人简介。(朱熹,南宋诗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朱熹从小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的文化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三、通读古诗,学习生字。1、自读。2、检查读书情况,指名反馈,板书生字:“寻”“边”“新”“得”。3、学生读生字,强调:字音:“寻”“边”“新”都是前鼻韵,“得”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作“de”。字形:“新”的第二横最长。4、大家一起朗诵古诗,进一步巩固生字。5、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律。学生学划分节奏。学生反馈划分节奏情况。纠正(出示课件)6、泛读。7、学生再次读古诗,注意读出古诗的节奏,感悟古诗的节奏美。四、小组合作,理解古诗意思。1、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古诗意思。2、师巡视,适当指

8、导理解个别词语的意思。“胜日”:这里指天气晴朗的日子。“寻方”:踏春,寻找优美的景色。“等闲”:随随便便、轻松、容易,说明春光无处不在。“识得”:感觉到、领略到、认识到、接触到。3、指名说古诗的意思,归纳总结。出示课件(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的来到泗水河畔观赏美景。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诗人悠闲自得,感受着春风的温馨和温暖:春风吹拂,百花盛开,到处万紫千红,洋溢着春的气息。)五、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情感。1、配乐朗读,想象春天美丽的景色,展开合理的想象。2、诗人看到如此美的景色,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呢?(很快乐、高兴)(出示课件思想感情)3、大家一起朗读,读出高兴的心情。4、熟读成诵,体会作者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以及赏春的快乐。六、总结全文1、这首诗,朱熹除了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外,还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告诉人们:书中的只是道理,就好比美丽的春色,是使人耳目一新,深感快乐。2、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是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珍惜大好时光,好好学习。)3、下面同学们找出这个比喻句,大家一起读一读,一起体会。七、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2、背诵并默写古诗春日。2、搜集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修改意见板书设计春 日 (南宋)朱熹读春、咏春、惜春、享受春日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