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269190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年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年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年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1年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声与光:1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声音传播需要介质2普通状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另一方面是液体,气体 3乐音三要素:音调(声音高低)响度(声音大小)音色(辨别不同发声体)4超声波速度比电磁波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7真空中光速:c =3108m/s =3105km/s(电磁波速度也是这个)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 “像与物 ”顺序)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反射定律10光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1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

2、 12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13人远离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像变小(错,不变)14光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某些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浅、海 市蜃楼、凸透镜成像)15在光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7能成在光屏上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 虚像正立18凸透镜成像实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 心在同一高度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 和缩小像分界点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位置,像也换到物位置运动和力:1物质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2相对于参照物,物体位置变化

3、了,即物体运动了3参照物选用是任意,被研究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4力作用是互相,施力物体同步也是受力物体5力作用效果有两个:使物体发生形变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 变化6力三要素:力大小、方向、作用点7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8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吸引而产生9一切物体所受重力施力物体都是地球10 两个力合力也许不不大于其中一种力,也许不大于其中一种 力,也许等于其中一种力11二力平衡条件(四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 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种物体上12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由于推力不大于阻力(错,推力等于阻 力)1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两个因素:接触面间压力大小接触面 粗糙限度14

4、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运动员冲过 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15物体惯性大小只由物体质量决定(气体也有惯性)16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错,防止惯性带来危害) 17判断物体运动状态与否变化两种办法:速度大小和方向其中一种变化,或都变化,运动状态变化如果物体不是处在静止或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变化18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也许静止也也许保持匀速直线运 动机械功能:1杠杆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2杠杆不水平也能处在平衡状态3动力臂不不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4定滑轮特点:能变化力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特点:省力,但不能变化力方向5判断与否做功两

5、个条件:有力沿力方向通过距离6功是表达做功多少物理量,功率是表达做功快慢物理量7“功率大机械做功一定快”这句话是对的8质量越大,速度越快,物体动能越大9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重力势能越大10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物体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11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总和12降落伞匀速下落时机械能不变(错)热学:1实验室惯用温度计是运用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2人正常体温约为 36.53体温计使用前要下甩,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4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存在互相作用引力和 斥力5扩散现象阐明分子在不断息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 烈6密度和比热容是物质自身属性7沿海地区早晚、四季温差较小是由

6、于水比热容大(暖气供水、 发动机冷却系统)8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长(对)9物体内能增长温度一定升高(错,冰变为水)10变化内能两种办法:做功和热传递(等效)11热机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强知识:1水密度: 水=1.0103kg/m3=1 g/ cm32 1m3水质量是 1t,1cm3水质量是 1g3运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4同种物质密度还和状态关于(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 度不同)5增大压强办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6液体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7连通器两侧液面相平条件:同一液体液体静止8运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9

7、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实验、钢笔吸水、抽水机 等)10马德保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存在,托里拆利实验证明了大 气压强值11浮力产生因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合力12物体在液体中三种状态:漂浮、悬浮、沉底13物体在漂浮和悬浮状态下:浮力 = 重力14物体在悬浮和沉底状态下: V 排 = V 物15阿基米德原理 F 浮= G 排也合用于气体(浮力计算公式: F 浮= 气 gV 排也合用于气体)电学:1电路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2电路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3电流有分支是并联,电流只有一条通路是串联4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5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

8、动方向与 电流方向相反)6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电压表在不超过其测量范畴状况 下可以7电压是形成电流因素8安全电压应低于 24V9金属导体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10影响电阻大小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11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变化接入电路中电阻丝长度来变化 电阻12 运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 I、U、 R 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 言13伏安法测电阻原理: R= U/I;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 = U I 14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15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16“220V 100W”灯泡比“220V 40W”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9、磁场知识1磁场是真实存在,磁感线是假想2磁场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磁体有力作用3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体周边存在磁场(电生磁)4磁体外部磁感线由 N 极出发,回到 S 极5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6地球是一种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7磁场中某点磁场方向:自由小磁针静止时 N 极指向该点磁感线切线方向8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1. 静心找问题。初中升学考试物理内容大体分四某些:力学、电 学、热学、光学,其中力学大概占 40%,电学占 35% ,光热某些约占 25% ,中考分值分派基本如此,并且中考难题比较集中,普通讲,光学、热学某些不出难题,难题出在力学和电学某些,那么

10、咱们复习就不应平均分派时间,应将重要精力放在电学和力学方面。由于每个学生学习状况不同,成绩也就不同,因此在复习前必要明了自己在学习物理方面,知识缺陷重要在哪里,不能打无准备之仗。例如,力、热、光、电各某些哪一某些自己没有学,那么就重点复习这一某些。如果你电学学不错,并不意味电学中你就没有漏洞,如有同窗电学中就怕故障排除问题,那么这就是你弱点,就应所有将此类题目多做,多分析直到学会为止。有同窗就怕电功率综合题,那你就找出北京和全国中考试题中电功率题加以强化训练,找规律,找办法,找思路,直到把它攻克炎止,总 之精力和时间不可平均分派。2.人之初,性本忘,遗忘是所有人都存在自然现象,两年所学物理都记

11、住是不太容易,因此在找出问题攻克难点基本上还要照顾到面。初 中阶段二册书中有 188 个知识点, 26 个基本公式, 23 个重要实验, 53个理解,因而应遵循一种原则:先死后活,不死不活,死去活来原则,就是将这些知识点、公式、概念、规律该记必要记住,记不住,主线谈 不上灵活使用。3.复习过程有几点建议: 1) 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咱们物理是读书破两本,考试心不慌。读书分为粗读和精读,粗读就是指:全面一字不差通读两册物理书在读书同步进一步加深对物理知识、概念规律理解。精读是指重点对重要概念、规律、定义、公式在理解基本上 强化记忆。 2)课堂听讲:紧跟教师进度,重在贯彻,在课上练习中一

12、定做到快,但必要保证对的率。发现问题要及时异懂异会,并应建立自己 错误记录本,找因素,找问题,犯过错误,绝不可再犯。4.练,熟能生巧,见多才干识广,在完毕作业基本上准备全国中考 汇编和 -北京各区中考汇编,会做题可不做,重点放在自己不熟,不会或没见过题目,这些题叫长见识题,弄会了有助于咱们熟悉中考走向,中考题型大有处。5.讨论:有不少同窗只顾自己复习,很少与班上同窗交流,这是当前大多数同窗所欠缺。集思广议是学物理极途径,有时教师没讲明问题,也许同窗几句话就可让你明白了,有时你明白知识给人家讲,讲时候,也许你讲来讲支渠自己也绕进去讲不明白了,这就证明你自己还没有真正明白,正把自己存在问题也找出来了。特别是某些综合难题,通过同窗们讨论也许各种思路和办法,碰巧就弥补你办法单一赞美丰富了 你思路和办法,何乐而不为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