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之《婴宁》赏析——美到极至是自然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268133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聊斋志异》之《婴宁》赏析——美到极至是自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聊斋志异》之《婴宁》赏析——美到极至是自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聊斋志异》之《婴宁》赏析——美到极至是自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聊斋志异》之《婴宁》赏析——美到极至是自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女日:“背他人,岂得背老母,且寝处常事,何讳之 ?”聊斋志异之婴宁赏析美到极至是自然女日:“背他人,岂得背老母,且寝处常事,何讳之 ?”女日:“背他人,岂得背老母,且寝处常事,何讳之 ?”如果把聊斋志异比作我国古文小说之桂冠,婴宁则是这顶璀璨桂冠上的明珠。聊斋志异所塑造的流光溢彩的绝妙女子当中,婴宁以其真、纯、 自然之美卓然独立。如清风拂过山野,如泉水叮咚跃过小溪,婴宁之美纯洁如玉,真实如璞,又 如自然中被晶莹露珠滋润得青翠欲滴的“笑矣乎”。她的生活环境是美丽的、自然的:“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 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里落。下入村,见舍宇无多, 皆茅屋,而意甚修雅。北向

2、一家,门前皆细柳,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磔其中。”这诗意的世外仙地,何等恬寂静谧。在这个无拘无束的大自然中, 她的天性得到了自由的发展。她是大自然的女儿,也是大自然的化身。真纯自然的婴宁是花的化身。她在花中摇曳,秀美如花,纯洁如花。她是自 然的象征。她拈花微笑,得天然神韵。婴宁的美在笑中摇曳,在花中闪现,她的 美与笑、花同在。花、笑、婴宁三位一体,融铸成生机盎然、青春勃发的生命之 境。花儿灿烂,笑声爽朗,婴宁则是这至美之女神。花的灵秀、笑的生机、少女 的青春,相互生发,相互映照,在婴宁、花、笑的蒙太奇变幻中,我们所有的联 想都被激发出来婴宁不仅清丽、自然、纯洁、真实,与她的生活环境溶为

3、一体,她的行为更 是自由不羁,率性而至 她身上丝毫没有世俗的繁文缛节,她率性而为,与尘世 无染。她的行为一如赤子之心,天真之至。婴宁的纯洁在她的憨笑痴语中表观得 更是淋漓尽致。她终日“嬉不知愁”孜孜憨笑。她笑对人生,笑对社会。她的笑 如此恣意,好像要化作清风把整个社会都遮蔽住婴宁的笑源于赤子之心,发自内心深处。篇末,作者比之为山中的“笑矣乎”草,相比之下多少人艳羡的“解 语花”是多么的俗气与矫揉造作。她的笑如天籁之音,自然无邪,一如她纯真的灵魂。更能表现其纯真的是她的痴语。初遇王子服,不谙世俗语的她竞说“个Jbl1日灼灼似贼”。在世俗看来,此等事是不能想的,更不能在人前乱讲。而婴宁不知避讳,脱

4、IZI而出,令人婉尔,少女的稚气与天真未凿表露无遗。“园中话”更是把她的纯真推向高潮。生俟其笑歇,乃出其袖中花示之。女接之,日:“枯炙,何留之?”日:“此 上元妹子所遗,故存之。”:“存之何意?”日:“以示相爱不忘也。自上元 相遇,凝思成病, 自分化为异物:不图得见颜色,幸垂怜悯。”女日:“此大 细事,戚何所靳惜?待郎行时,园中花,当唤老奴来,折一巨捆送之。”生日:“妹子痴也?”女日:“何便是痴?”生日:“我非爱花,爱拈花之人耳。”女 日:“葭莩之情,爱何待言。”生日:“我所谓爱,非瓜葛之爱,乃夫妻之爱。” 女日:“有以片乎?”日:“夜共枕席耳”女俯思良久,日:“我不惯与生卜睡。”语未己,婢潜

5、至,生惶恐遁去 少时,会母所。母问:“何往? ”女答以园中共话。媪日:“饭已熟己,有何长占,周遮乃尔。”女日:“大哥欲我共寝。”言未己,生大窘,急目瞪之。女微笑而止。幸媪不闻,犹絮絮究诘。生 急以他词掩之,因小语责女。女日:“适此语不应说耶?”生日:“此背人语。”此种情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仅就塑造人物形象而言,是不亚于红楼 梦的。婴宁之美,还在于她的生机、洒脱、无挂无碍。就其本性而言,人应当是 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然而能够活出真我的能有几人。在礼教大防熏压之F,生命的洒脱与自由确实不易做到,对女子犹难。婴宁做到了。这是天然、真实、纯 朴的婴宁生命力之所在。这首先表观在摆脱礼俗的任性、自由。

6、礼教对女人有一 点基本要求:笑不露齿,语不高声。而婴宁的笑如此恣意,不可遏制。看她与王 子服在家中相见一节,先是“隐隐不笑声”,后是“嗤嗤笑不已”,接着是“笑 不可仰视”,以至纵情大笑。婴宁的笑如同满园春色关不住, 又如生命之泉汩汨 涌出。她的笑是她鲜活生命力的表现。 令人惋惜的是,如此鲜活的生命力终于在 外界重压之下消失了。每读至此不能不令人扼腕长叹:生命本应如此多姿多彩, 人生本应如此适意逍遥。这是蒲松龄先生的无奈,也是人生的无奈。婴宁是自然之子,她不染世尘、纯真灵秀,如同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在举 世皆浊中散发出高沽与雅致,饱含着生命的力与美,展现着人的自然和自然的人。 在她的身上看不出任何封建礼俗的烙印, 也绝无人为的矫情。她从空翠爽肌的山 林走来,带着花靥,带着肆意2笑,带着人性的真与美。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只有魏晋名士的“越名教而任自然”与婴宁的任性而 为略有相似。但是魏晋名士心中充满的是苦闷与与困惑, 任性、放达、纯任自然 不过是他们渲泄内心忧伤的方式而已。相比之下,蒲松龄所创造的婴宁这一艺术 形象则是人性中所深深向往的纯然快乐, 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不可能得到, 是 蒲松龄人生理想的艺术化。并且社会环境越恶劣,这种理想越是蓬勃地生长,终 于生睦为中国文学史E的一株奇异之花。诚如聂绀弩先生所言:“婴宁若与小翠篇同读,令人心情有返老还童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