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刘瑞涛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264157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刘瑞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刘瑞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刘瑞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刘瑞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刘瑞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学困生形成的原因牌楼中心小学 刘瑞涛 学习困难指不少智力正常,五官健全的儿童,没有任何生理障碍,恰不能适应一般的教学环境,发生各种学习困难问题,导致学业失败。学习困难儿童,虽然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也无明显的感觉器官缺陷。但是在听、语言、注意力等一般学习能力上存在缺陷。当这些学生无法适应常规教学进度而遭受学业失败和挫折时,往往被认为是笨学生或者懒惰的学生,结果产生自卑、焦虑等不良心态,进一步加剧了学业失败,有些甚至导致少年犯罪。学习困难后效可能导致成年以后的生活质量降低,包括社交能力、就业状况、情绪行为问题、以及主观感受性等等问题。诸如学习困难者就业方向多数为餐饮、理发服务性行业;学习困难者的

2、社会适应能力比正常学习者差,依赖性强或更多的品行问题;学习困难者焦虑水平较高、自信心低、自我满意度低等。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一,活动特征:学习困难儿童的动作协调能力比较差,多数在平均水平之下,由于动作整合能力欠佳,表现为活动迟缓、笨手笨脚、常常跌倒、或者书写困难、精细动作技能掌握不到位。有些表现为活动量过多,容易兴奋,坐姿扭扭捏捏;也有的整天懒洋洋、学习时间稍长就感到疲惫不堪。二,认知特征:学习困难儿童的注意力常常不能够集中在学习的内容上,很容易被无关的刺激所吸引,或者喜欢在课桌上乱涂乱画,随便说话,打瞌睡等等自我控制能力方面的问题。也可能表现在感知方面的问题,包括视、听、触觉的问题,

3、容易把偏旁部首易位,很难区分六角或八角形状。也有些儿童不能够区分前后左右、背景与对象、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还有些儿童特别不喜欢别人碰到他,表现为皮肤感觉过敏。三,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学习困难的儿童,学习没有计划性,成绩不稳定,即使他们看上去比较用心,但是学习效果也不理想。他们因为笔记的方法、查字典的方法、预习与复习的方法、答案书写的方法、应对考试的方法等等都不得要领。所以学习成绩也无法提高。还有一些儿童学习的态度不明确,好像完成学习任务是为了父母和老师的表扬,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认可,就丧失学习热情。四,人格因素:学习困难儿童的性格特征,表现为退缩、自卑、孤立。社会交往能力笔记差,情绪不稳定

4、,易变性、冲动性和爆发性。难以保证智力活动的正常开展。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家庭因素:主要体现在家庭教育方法上。有许多父母望子成龙心理迫切,而又没有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当孩子学习困难或者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不是帮助孩他们分析原因,而是片面的责骂或施于暴力,使儿童在打骂威胁下陷入极度的恐惧中,既没有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又在缺乏温暖、无助的环境中失去学习热情。也有许多小学生从此导致考试焦虑。一部分家长文化水平低,不懂得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要性,使孩子错过了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期,使孩子得不到文化氛围给予的智能刺激。也有一部分家长因为工作忙或者经商,很少陪伴在孩子身边,缺乏亲子情感交流,彼此不了解对方的期望和要求

5、,明显地影响孩子主动学习动机的培养,使孩子淡化了学习对于自身发展重要性的认识,甚至产生读书无用论的观念。从而造成学习成绩停滞不前学校因素:频繁的搬迁转学或教师调动,造成小学生适应教学环境的困难。还有课程设计、辅导方法和教学设备等管理措施不当。使教学进度脱离儿童心智发展水平和速度,造成了学生学习困难的状况普遍存在。根据以上的原因分析,预防小学生学习困难的措施也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首先,让学习困难的儿童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习困难的学生,心理压力比较沉重,有些孩子有严重的自卑感和厌学情绪。所以要让学生在较低的水平体验成功的快乐。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给予孩子进步的时间和空间,在课程设计方面适应学习

6、困难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一旦取得小小的进步就给予鼓励和欣赏,才能够逐步地发展他们学业上的自尊和对学校生活的积极态度。其次,对症辅导。学校困难的儿童由于存在的原因不同,在纠正方法上也应该因地制宜。比如阅读困难的学生与计算困难的学生,关系到大脑两半球功能协调性的问题,表明不是智力障碍,而是一种轻微的、暂时性的脑功能失调,只要考虑通过适当的感觉统合训练、调整,逐步的得到改善。再次,帮助儿童集中注意力。一些注意缺陷的儿童,容易被无关的刺激所吸引。所以教室的布置要求简洁,避免过于化哨和色彩鲜艳,也可以用窗帘屏蔽窗口。还有学生座位安排避免互相干扰,教师的着装力求朴素大方,减少饰物,以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力。最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与学生读书有关的事情,包括整理书包,削铅笔,做作业,检查作业,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学会放手,培养自己事情自己做的观念。总之,家庭教育的重点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动机与应对问题的策略。学校教育应当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战略。让不同智力的学生在漫长的学校生活中体会成功和快乐,构建健康的人格框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