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教学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262986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子吟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游子吟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游子吟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游子吟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子吟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游子吟教学设计六年级一班 电教室 执教人:王云仙教学时间: 十三周三第二节(11月22日)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诗句,理解诗中所表达的伟大的母爱。 2、学习生字,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每诗词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品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学会欣赏古诗。 教具准备: 游子吟歌曲录音,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背、齐背泊船瓜洲,体会作者怀念家乡的感情。2、一提起家乡,我们首先就要想到家中的老妈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新的诗歌唐代诗人孟郊的名作游子吟,一起听听游子的心声,感受母爱的伟大。二、质疑、解题,整体感知1、读课题,你有什么不懂

2、的?2、解题。 (游子吟:古时歌曲的名称。这首诗表现的是伟大的母爱。 )3、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三、自读古诗,扫清障碍1、请大家自己读全诗,学习生字,并找出不懂的词。 2、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学习成果。 3、指名读诗,纠正读音,识记生字。 四、细读古诗,理解意思1、引导对重点词语质疑交流。2、那些句子是描写游子离家前,母亲对儿子的关爱?请一位同学说句意3、那一句写出了游子的心声?怎么理解它的含义?4、指名读全诗,两人互说诗句的意思。 5、教师小结: 五、再读全诗,想象意境 1、播放游子吟的歌曲录音,看图。请学生想象一位母亲在儿子即将出门远行前,借着灯光为儿子缝制衣服的情景,以及母亲、儿子各自

3、的心情。 2、同学相互交流。 3、表演体验感情。六、品读全诗,体悟诗情1、 指导朗读(节奏、感情)2、 个别朗读,评议3、 配乐朗读、背诵七、拓展阅读,深化主题1、 补充描写母爱的诗文,请学生阅读2、 说说母亲对自己关怀的一件小事,体会母爱的神圣无私。八、布置作业,课后巩固1、回家把游子吟背给妈妈听。2、默两首古诗。(家听本)3、继续搜集歌颂母爱的诗句、文段,记录在摘抄本上。4、为妈妈做一件让她开心的事情。 九、板书设计:游子吟孟郊(唐)描写 抒情手中线春晖慈爱的心 爱身上衣寸草感恩的心 母爱赞 母爱,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 我们赋予它太多的诠释,也赋予它太多的内涵。 没有历史史诗的撼人心

4、魄,没有风卷大海的惊波逆转,母爱就象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 当代散文家余秋雨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切远行者的出发点总是与妈妈告别而他们的终点则是衰老暮年的老者呼喊妈妈是不能不让人动容的,一声呼喊道尽了回归也道尽了漂泊”。 母爱是天涯游子的最终归宿,是润泽儿女心灵的一眼清泉,它伴随儿女的一饮一啜,丝丝缕缕,绵绵不绝,于是,在儿女的笑声泪影中便融入了母爱的缠绵。 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 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母爱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母爱

5、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母爱就是儿女病榻前的关切焦灼,母爱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 想起了母亲,志向消沉就会化为意气风发;想起了母亲,虚度年华就会化为豪情万丈;想起了母亲,羁旅漂泊的游子就会萌发起回家的心愿;想起了母亲,彷徨无依的心灵就找到了栖息的家园。 时光如水,年华易逝,似水流年淡去我们多少回忆,却始终不改我们对母亲的绵绵思念。莺归燕去,春去秋来,容颜渐老,白发似雪。儿女在一天天长大,母亲却在一天天衰老。当儿女望见高堂之上的白发亲娘,他们都会投入母亲怀抱,热泪涟涟! 母爱也是文学和音乐的永恒主题。文人以母爱为题,写出的文章便滋润蕴籍;乐师以母爱为题,弹奏的曲调便清柔幽美,余韵绵绵。 “慈母

6、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历经坎坷,穷困愁苦,而母亲的笑容却时刻令他梦萦魂牵。在他得知母亲将来的时候,掩不住脸上的笑容,按不住心中的喜悦,抖落衣冠上层累的风霜,拂去心头积淀的风尘,携妻将雏,到溧阳城外迎接母亲。芳草萋萋,花香阵阵,白云舒卷,碧野晴川,处处洋溢着儿子不尽的思念。母子相依,热泪盈眶,握着妈妈温暖的双手,望着母亲苍老的容颜,不禁怆然饮泣,感慨万千,提笔赋诗,情思涌动,在孟郊笔下,就熔铸了这首饱含母爱的游子吟,诚挚深切,传诵千年。 唐代诗人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栖止不定。他在安史之乱后回到家乡时,已田园寥落,物是人非。凄苦忧愁,睹

7、物伤怀,他将忧国忧民之心与思母之情相融合,互相生发,写成感人肺腑的无家别。“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言词悲切,凄苦哀绝,足以令人慷慨动容,下千秋之泪。 东汉末年,蔡文姬被乱兵掳至匈奴,作别家国,万里投荒。在被汉使赎回时,母子诀别,含悲引泪,亲朋相送,凄凉感伤。她在所作悲愤诗中写道:“已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凄怨哀伤,声节悲凉,读之使人落泪。唐人曾以此为题,作胡笳之曲,如泣如诉,欲歌欲哭,一种醇烈的母子之情充溢于曲调之间。 母爱是伟大的,也是无私的,它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 有了母爱,人类才从洪荒苍凉走向文明繁盛;有了母爱,社会才从冷漠严峻走向祥和安康;有了母爱,我们才从愁绪走向高歌,从顽愚走向睿智;有了母爱,也才有了生命的肇始,历史的延续,理性的萌动,人性的回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