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徵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262432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装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服装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服装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服装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服装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服装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服装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徵,一种符号,它代表个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使人人各守 本份,不得僭越。因此,自古国君为政之道,服装是很重要的一项,服装制度得以完成,政 治秩序也就完成了一部份。所以,在中国传统上,服装是政治的一部份,其重要性,远超出 服装在现代社会的地位按说服装,对人类来说,蔽体御寒是它的首要功能。但是人类服装文明,自走出了唯一实用 目的时代以后,它的功能就复杂了,尤其在中国。自古,服装制度就是君王施政的重要制度 之一。促使服装发挥它的功能,达到它“天下治”的目的,最重要的因素在服色。服色有两大 功能:一是区别身份地位;二是表示所处的场合。古代政府对全天下的人,都有规定的服色, 尤

2、其,天子、诸候至百官,从祭服、朝服、公服至常服,都有详细规定,他们几乎是穿着制 服,因穿制服的人,多属上层阶级,是人们企羡的对象,因此制服服色强烈地影响一般的流 行服色。时代不断变迁,中国文化中不断加入外来文化,流行服色也会反过来影响制服服色, 在这两种服色文化互相激荡的结果,产主了这段看似变化不大,事实上又有翻天覆地改变的 服装史。古代的服装,依穿着场合,主要可分为:礼服、朝服、常服三类,每类又可分几种, 原则是地位愈高的人,得以穿的种类愈多,可以用的颜色愈多。明代建立之初,开国皇帝朱元璋认为元代服饰皆胡服,其男戴胡帽,女不服衣裳,“无复中 国衣冠之旧”,于是朱元璋下令要恢复唐朝服制服,并把

3、服饰规定写进了官修的大明集礼 和诸司职掌中,到了洪武三年(1370年),明政府初步制定出冠服之制,对皇帝冕服、 常服,后妃礼服、常服,文武百官常服、士庶服饰等进行了具体规定。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 年),明代又对原定的冠服制度作了一次大规模调整,使明代的服饰集中了历史上汉族各王 朝服饰中各具特色的部分,同时也使明代服饰成了“汉官威仪”的集大成者。明代服饰制度从 开始酝酿到最后确立,前后经历了 30年的时间。由此可见,在明朝时服饰文化已经成为一种制度,而人们对服饰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包裹身体 的东西,而是显示其身份地位和个人性格的代表。而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则将这一特点 表现的淋漓尽至。红楼梦原名石

4、头记,后由空空道人改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 题曰凤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 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后人在其死后又将其改为红楼梦。红楼梦红楼生红,红色,在当时表示血色,是生 命的象征,也在无形中代表了十二金钗的命运贾府是18世纪中页的世家大族,他们的吃穿用度上表现出的与众不同让人眼前一亮。而红 楼梦中贾府服饰的华丽、高贵、富丽堂皇,及人物性格、身份都暗示了他们今后的命运。 服饰与人的关系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从原始社会走过来,文明在不断发展,人也逐渐产生 了对美的追求,当时服饰文化到了一个高度民主,也有

5、了时代的前提。正逢曹雪芹家属织造 世家,所织造的服饰属高档次的,专供给皇家的,所以他能看到并知道所有华丽的服饰及其 做工、材质等,这为文章中能细致谈论服饰的美做了很好的铺垫。在制作和选料等上不同, 在上面表现出的不仅是物质,更是有大量精神上的描写,在服饰上的感触相对别人而言有所 不同。在红楼梦里作者很注重写人,每个角色都有各自的个性,不管是十二钗,就连一 个小丫环和小斯也不雷同,而作者在对他们服饰描写上,做到从服饰看人,重人的外表,也 重人的内心。服饰是人的第二皮肤,也是美的一种追求,美的一种张扬,美的一种延续,作 者在这里很注重对服饰的描写,它把心灵、外在和智慧的美充分结合在一起,让人从视觉

6、上 感觉到它的美的同时也对每个人身份和命运有了相对了解。从第三回林黛玉进府看到的一切开始写起,进府前,“她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 用度,已是不凡,何况今至其家。”这里可以表现出黛玉心里在想连个丫鬟家丁穿着都如此 不一般,自己母亲也曾说过贾府的富裕不同,让她想到现在已到贾府,里面的景象会更加高 贵华丽,更能显示地位。而后又“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 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而见到老夫人后,领进三人,只道是:“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 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 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

7、,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才精华, 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大家归了坐”在这里写的是三个姊妹 的外貌与学习归来的装扮。从外貌上看出三个姊妹的大概性格,第一个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第二个顾盼神飞、文才精华;第三个形容尚小。而服装这里只是简单叙述了一下,钗环裙袄, 几个字将其服饰描绘了出来。这里说王熙凤的服饰,可以从第八回刘姥姥进府看到的写,在刘姥姥初见王熙凤时,见到平 儿,被平儿的服饰所惊呆了,错认平儿是王熙凤。这里是这么说的:“刘姥姥见平儿遍身绫 罗,插金戴花,花容月貌,便当是凤姐儿了,才要称姑奶奶,只见周瑞家的说:他是平姑 娘。又见平儿赶着周瑞家的叫他周大娘,方知不过是

8、个有体面的丫头。”当时让六姥姥产生 了错觉,愣在那里,后知是误会,可想而知,丫环穿着都是绫罗绸缎,主人穿着肯定更加华 贵。后在周瑞家的引见下见到王熙凤“凤姐儿家常带着紫貂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 红洒花袄,石青缂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那般雍容华贵,让刘姥姥 惊在那里,过会才赶忙下跪。但她看到的只是她们的家常衣服,并没有见到见客的高贵服饰。要说王熙凤的闪亮出场是在第三回,黛玉进贾府。老夫人在给黛玉介绍家中各人,过了好会, 只听到爽朗的笑声传来,这时王熙凤出场了,说到王熙凤,是贾家的管家奶奶,装扮自然不 同一般,而她姗姗来迟的原因也是为黛玉的到来去认真打扮了一番,这里且说黛

9、玉眼中的王 熙凤,“这个人的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 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 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锻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 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这里看出她的精心打扮,和火辣辣的性格,也把她管家奶奶的高贵身份突现了出来。在这里 把服饰工艺上的很多优良工艺及其复杂性都提及了,连她穿的衣服也是五色缂丝石青银鼠褂。 五色缂丝在隋唐有、宋朝、清代稍有所保留,是用熟的蚕丝做纬,用生的蚕丝做经,彩色的 是熟丝

10、,单色的是生丝,用这个组成的花纹就叫缂丝。而当时的染色技术已经到了一个高峰, 当时黄色是最高贵的颜色,皇室拥有,用一种蓝色的铜矿石来做成的燃料,是一种高色调的 颜色,做出来的丝青色也很高贵的颜色,在当时仅次于黄色。在王熙凤额头上戴有昭君套, 又叫齐眉。在王熙凤、宝玉还有贾母身上才能见这些颜色。但王熙凤却偏爱黄色,在后面的 文章里她常以黄色服饰出场。在书里提到了李纨身上穿的一件衣服,叫番羓丝,番是西藏生产的一种布料,羓就是像人们 赶的肉条那样,皱皱巴巴,丝是藏族的一种服饰,毛毛嘟嘟的,看起来布料很是不好。这里 说到这些也只为了说明李纨很穷,买不起高贵的服装。而在这里不仅表现了各种不同类型人穿的服

11、饰,更多的是复杂的工艺,晴雯夜补雀金裘就是 一个很好的例子。雀金裘也就是孔雀毛做成的衣服,现在在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件。而 在红楼梦中它珍贵在于这是贾母送给宝玉出门见客的衣服,是俄罗斯送来的礼物。但由 于不小心被溅起的火心给烧出了一个洞,拿出去找俄罗斯的织补匠和国内的织补匠织补但是 没人认识这种布料、更没人敢揽下这个活。在这种情况下,晴雯没办法只能抱病给织补,这 里就成就了勇晴雯病补雀金裘的佳话。“晴雯先拿了一根比一比,笑道:这虽不很象,若补 上,也不很明显。先将里子拆开,用茶杯口大的一个竹共钉牢在杯面,再将破口四边用金 倒刮的松松散散的,然后用针纫了两条,分出经纬,亦如界线之法,先界出地子

12、后,依本衣 之纹来回织补。补两针,又看看,织补又端详端详。无奈头晕眼黑,气喘神虚,补不上三五 针,伏在枕上歇一会。宝玉在旁,一时又问:吃些滚水不吃?一时又命:歇一歇。一时又 拿一件灰鼠斗蓬替她披上,一时又命拿个拐枕与她靠着。急得秦雯央道:小祖宗,你只管 睡罢。再熬上半夜,明儿把眼睛抠搂了,怎么处?宝玉见她着急,只得胡乱睡下,仍睡不 着。一时只听自鸣钟已敲了四下,刚刚补完,又用小牙刷慢慢的剔出绒毛来。麝月道:这 就很好,若不留心,再看不出的。宝玉忙要了瞧瞧,说道:真真一样了。”这里不仅把晴雯 对宝玉的关心及甘为宝玉付出的情份表露无遗,亦把她对服装上的配色天赋充分表现出来, 同时也展现出她心思缜密

13、,看事物看得透彻,把雀金裘这么一个难补的衣服补得像完好的一 样。如果晴雯出生在现代,应该是一个出名的服装大师。在贾府中有一个丫头叫黄婴儿,是薛宝钗的小丫环。她手巧,会编织。好做小的饰物,擅编 花蓝,打的络子很漂亮,为贾宝玉装玉用过。这里说到她对配色还有用什么样的线给他打络 子他提出了很多方案,宝玉也提了很多方案,但最终还是宝钗出的主意,她说用金线编织, 一是要络住那块玉,另一方面是用正统的颜色,但实为想用这种络子把贾宝玉牢牢套住。在红楼梦里还有一个配色大师一贾母,她对颜色的搭配也是很有见解的。有文字记载 说到贾母落过黛玉住的地方,她注意到黛玉窗外是绿色的竹子,而窗帘颜色也是绿色的,她 让小司丫

14、环们去找粉红色的软烟络给换上,让窗内的红和外面的景色的绿一下子就分开了。在红楼梦里服装不全是用来保暖遮羞的,而是用来表现身份和性格的。而这种习俗不仅 在当时表现明显,现在的人生活水平不段提高,对服装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有的喜欢穿名 牌服饰表现自己的富有,有的喜欢穿着时尚前卫表现自己的独特个性,有的喜欢乖巧可爱的 装扮表现出自己的学生气及清纯,所有人在穿着打扮时都会依照自己的身份与性格来表达自 己,也有句话说的是:“服装是看一个人心灵的第一扇窗。”林黛玉到王夫人处时,见到贾宝玉,只见:“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 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

15、青起花八团倭 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 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 着一块美玉。”这是他出去见客的服装,后换了居家服,又见其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 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跟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 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红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命锁、护身符 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前面说王熙凤喜黄色,在这 里宝玉则不同,他的服饰多以红色为主。这里的红没有偏离,这里的高贵没有偏离。这里的 色彩都反

16、映出一个贵族公子的家庭情况。前面也说了红色为血色,代表新生,纯正的红也是 种很高贵的颜色。在一次赏雪和梅的时候,白雪红梅,大家都穿斗蓬,通过这个来更加深刻的展示了不同身份 的人在雪地赏花时的不同装扮。贾母围了个大斗蓬,带着灰鼠暖兜,坐着小竹轿,打着青绸 油伞,鸳鸯琥珀等五六个丫环,每个人都是打着伞,拥轿而来。贾母一行出了夹道东门,一 看四面粉妆银砌,忽见宝琴披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环抱着一瓶梅花。贾母说了一 句话:“你们瞧,这山坡上配上她的这个人,又是这件衣裳,后头又是这梅花,像个什么? “众 人都笑道:”就像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双艳图“贾母摇头笑道:”那画的那里有这件 衣裳?人也不能这样好! ”后来那个丫头回过头来,大家才知道那个丫环实际上是宝玉。薛宝钗穿一件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羓丝的鹤氅。邢岫烟依是家常旧衣,并无遮雪之衣。这里可以看出她的贫困,没钱买新衣服和御寒的衣服。李纨是个寡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