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康复目标及治疗方法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261554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脊髓损伤康复目标及治疗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脊髓损伤康复目标及治疗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脊髓损伤康复目标及治疗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脊髓损伤康复目标及治疗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髓损伤康复目标及治疗方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康复专科查体:1、脊髓损伤平面:(肌肌力R 3感觉关键点:)2、腱反射C5:肱二头肌反射C6:旋后肌反射C7:三头肌反射L3:股四头肌反射S1:腓肠肌反射S24:球-肛门反射3、 SCI 损伤程度( ASIA 损伤分级) : A B C D EA -完全性损害。舐段无任何感觉运动功能。B-不完全性损害。神经平面以下(包括舐段)存在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C-不完全性损害。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并且大部分关键肌的肌力小于3级。D-不完全性损害。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且大部分关键肌的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E-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4、 ADL 能力评定:改良Barthel 指数 :5、功

2、能恢复预测:6、康复目标及治疗方法:( 1 ) C4 完全性脊髓损伤主要问题点:头部能做自由活动,四肢和躯干均不能活动,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完全需他人帮助。治疗方法:残余能力训练:训练用嘴咬住一根小棍或头来操作一些仪器或做其他活动;呼吸功能训练:深呼吸、大声唱歌和说话站立训练:减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和预防泌尿系感染及有利于排便。 (站立床)被动关节活动:预防四肢关节僵硬。每个关节全关节范围活动每次活动10-15 次,每天至少一次。(2 ) C5 完全性脊髓损伤主要问题点:肩关节能活动,肘关节能主动屈曲,缺乏伸肘和腕、手所有功能;呼吸功能差,躯干和下肢完全瘫痪; 不能独立翻身和坐起;自己不能穿戴辅

3、助具;日常生活绝大部分需他人帮助。治疗方案:肌力训练:增强二头肌的肌力;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学习使用矮靠背轮椅,并在平地上自己驱动;有条件时可使用电动轮椅; 学会使用固定于轮椅靠背扶手上的套索前倾减压; 可把勺子固定于患者手上, 练习 进食;呼吸功能训练:深呼吸、大声唱歌和说话站立训练:减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和预防泌尿系感染及有利于排便。 (站立床)被动关节活动:预防四肢关节僵硬。每个关节全关节范围活动每次活动 10-15 次,每天 至少一次。(3) C6 完全性脊髓损伤主要问题点:缺乏伸肘、屈腕能力,手功能丧失,其余上肢功能基本正常;躯干和下肢完全瘫痪;肋间肌瘫痪,呼吸功能减弱。能部分自理生活,需

4、中等量帮助。治疗方案:肌力训练:增强二头肌和挠侧伸腕肌的肌力。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驱动轮椅训练;教授单侧交替给臀部减压的方法(用肘钩住轮椅扶手,身体向同侧倾斜,使对侧减压) ,每半小时进行1 次,每次 15秒;利用床脚的绳梯从床上坐起;呼吸功能训练:深呼吸、大声唱歌和说话站立训练:减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和预防泌尿系感染及有利于排便。 (站立床)被动关节活动:预防四肢关节僵硬。每个关节全关节范围活动每次活动 10-15 次,每天 至少一次。(4) C7 完全性脊髓损伤主要问题点:上肢功能基本正常;抓握、释放和灵巧度有一定障碍(手的内在肌神经支配不完整) ,不能捏;下肢完全瘫痪;呼吸功能较差。在轮椅上基

5、本能完全独立;能大部分自理生活。治疗方案:肌力训练:上肢残存肌力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驱动轮椅训练; 教授双手撑在轮椅扶手上进行减压, 半小时 1 次,每次 15 秒;用滑板进行转换。呼吸功能训练:深呼吸、大声唱歌和说话站立训练:减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和预防泌尿系感染及有利于排便。 (站立床)被动关节活动:预防四肢关节僵硬。每个关节全关节范围活动每次活动 10-15 次,每天 至少一次。(5) C8-T2 完全性脊髓损伤主要功能障碍:上肢功能完全正常,但不能控制躯干,双下肢完全瘫痪,呼吸功能较差。能独立完成床上活动、转移,能驱动标准轮椅、上肢肌力好者可用轮椅上下马路边,可用后轮保持平衡,独立处

6、理大小便,检查易损伤部位皮肤,能独立使用通讯工具、写字、更衣、能进行轻的家务劳动,日常生活完全自理,可从事坐位工作, 可借助长下肢支具在平行棒内站立。训练: 加强上肢肌肉强度和耐力的训练; 坐位注意练习撑起减压练习, 尽力进行各种轮椅技巧练习,以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转移训练仍然必要;进行适宜的职业训练。(6) T3-12 完全性脊髓损伤上肢完全正常,肋间肌也正常,故呼吸功能正常;躯干部分瘫痪,双下肢完全瘫痪;患者生活完全能自理, 能独立使用标准轮椅和完成转移动作, 可从事一般的家务劳动, 可从事坐位的工作。利用长下支具、拐、助行器或平衡棒作治疗性步行训练, 此种步行虽无使用价值, 但给患者能独

7、立行走的感觉, 使患者产生强大的心理支持, 下肢浮肿可减缓骨质疏松的发生。下肢活动可改善血液、淋巴循环,促进二便排泄,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因此应大力开展这项训练。训练: 加强上肢肌肉强度和耐力的训练; 坐位注意练习撑起减压练习, 尽力进行各种轮椅技巧练习, 以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 转移训练仍然必要; 进行适宜的职业训练。主要进行站立和治疗性步行,其中包括使用长下肢支具、 助行器、双腋拐,先在步行双杠内练习站立平衡和行走,然后在杠外练习行走,训练胸 6-8 练习摆至步, T9-12 练习迈越步。(7 ) L1-2 完全性脊髓损伤上肢完全正常,躯干稳定,呼吸功能完全正常,身体耐力好,下肢大部分肌肉瘫

8、痪,他们能进行 T3-12 损伤性患者的一切活动,能用短下肢支具(能固定踝关节)和肘拐或手杖在家中进行功能性步行,即能在家中用短下肢支具行走(距离短,速度慢) ,能上下楼梯,日常生活完全自理。在户外长时间活动或为了节省体力和方便仍使用轮椅。训练:训练四点步态行走(稳定的步态) ;练习从轮椅上独立站起;上下楼梯;身体条件优越的应练习安全的跌倒和重新爬起。 :加强上肢肌肉强度和耐力的训练;坐位注意练习撑起减压练习,尽力进行各种轮椅技巧练习,以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转移训练仍然必要;进行适宜的职业训练。主要进行站立和治疗性步行。(8) L3 及以下完全性脊髓损伤上肢和躯干完全正常, 双下肢有部分肌肉瘫痪, 用手杖和穿高帮鞋即可达到实用步行的能力,腰 5 以下损伤不用任何辅助用品也可达到实用步行的目的。训练双下肢的残存肌力, 四点步态的练习, 用手杖练习走路; 早期的训练练习从轮椅上独立站起;上下楼梯;身体条件优越的应练习安全的跌倒和重新爬起。 :加强上肢肌肉强度和耐力的训练; 坐位注意练习撑起减压练习, 尽力进行各种轮椅技巧练习, 以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转移训练仍然必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