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260137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上册?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一、教学目标.复习稳固学过的字词,感知课文构造。 2.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创造文字前人们的记事和通信的方法。3.让学生了解没有文字之前人类交流的方式 ,从而感受文字带给我们的便利及重要性 ,体会人们的聪明才智。 二、学情分析?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十一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的叶圣陶写的一篇说明文。它具体介绍了创造文字之前 ,人们记事的方法和通信的方法。 这篇课文清楚明了地向我们介绍了古代人类记事和通信的方法。因为课文篇幅短小 ,通俗易懂 ,层

2、次清晰,语言准确,它在介绍记事、通信方法的时候作者穿插了一些事例 ,使读来非常有趣味。 有利于学生充分感受“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所折射出的人类的智慧。在构造上:学生初读课文会觉得层次不清,线索不明 ,鉴于年龄特点 ,他只能关注到局部段落,整篇课文看似零碎,但实际上从题目就能看出是两个局部 ,一局部是书,一局部是信。在内容上:了解古代人类记事、通信方式是比较容易的 ,但感受那时书和信的奇妙之处,进而比照感受今天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方便与快捷是比较困难的。 在写法上 :三年级的孩子第一次遇到正式的说明文,在学生在读通、 读正确课文的根底上 不能在语文根底知识的积累上耗去太多的时间 ,这样会使一堂生动有

3、趣的课变得枯燥无味。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创造文字前人们的记事和通信的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没有文字之前人类交流的方式,从而感受文字带给我们的便利及重要性 ,体会人们的聪明才智。四、 教学过程教学视频地址: s:/.ixigua./i30/?utm_source=toutiao&utm_medium=feed_s tream#mid=​ 更 多 教 学 视 频 请 进s:/.toutiao./c/user/#mid=187024.1 第二学时 4.1.1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复习稳固,整体感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4、不用文字的书和信?。齐读课题。 上节课后 ,同学们用思维导图整理了课文,谁能给大家展示一下 ?清楚,明白,一下子就抓住了课文的主干。2.读完课文之后 ,我们的学习伙伴丁丁,也对课文内容进展了梳理,谁来读一读 ?你能把他不会写的字填上吗?学习单 :zhu ng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有的书是通过绳结和贝壳的大小、形状、l i颜色等来记录人们的经历。不但如此,还能借助,许多事物来宣告战斗的l i 开场,使它成为一封严厉的信。学生自由说“历“厉的不同。师利用字源指导学生记住这两个字的区别。 设计意图 :利用字源指导学生区分形近字 , 让学生更形象地分辨两个字的不同 , 解决第一课时遇到的困难。 3.你们

5、发现了吗?我们的字是从画画开场的,那之前呢?我们的书是这样的?我们的信竟然是这个样子的?书上称这是一些奇妙的记忆方法,你怎么看 ?设计意图:利用我校校本教研的优势,引导学生利用丰富多样的思维导图来梳理课文内容,既开展了学生的思维,又清晰明了地掌握了课文脉络。 活动2【活动】二 .层层深入,精读课文 书记事方法、 结绳记事那么 ,古人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一起到文中去找一找答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自学提示:自学提示 :.默读第一自然段,用“画出:古人是怎样用绳结来记事的?2.抓住一个重点词与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绳结怎么来记事呢?指名说.帮助学生建立联想a.大小不同特小的事?#别大的事呢破,你真聪明,

6、由此及彼,你是一个会联想的孩子。b.形式各有区别 咱们的古人还会怎么用绳结来记事呢?为什么这么想?你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你抓住了绳结形状和事件之间的相似点,成功地进展了联想。c.你能不能推荐一位读书的同学 ,他一定能像你一样,体会古人这种联想记事的妙处。设计意图 :让学生抓住重点词 ,品读 ,初步感知古人的智慧 ,认识到绳结和事件之间是有联系的 ,古人是抓住绳结与事件之间的相似点 ,进展联想来记事的,形成对联想的初步认知。看图说事快来看这幅图 ,一对年轻的父子正在认真记录最近发生的事,快看看他们打的绳结,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大胆地猜猜他们记了什么事吗?我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指着图,给大家介绍一下?看

7、看谁说的最与众不同?你听的最认真,你给评一评他们说的怎么样?他们联想的很合理,你评价的也很有条理。看来古人结绳记事还是很动了一番脑筋的 !不是随便乱记的。带着你的体会,谁来读一读这段话。 过渡 :一个个简单的绳结 ,竟然记录了这么多事。古人怎么样呀?指名说。说得好, 绳结之所以能记事 ,归根到底靠的是古人的智慧 ,没有古人丰富合理的联想 ,绳结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疙瘩而已。 设计意图 :通过 “说一说古人是怎样记事的这一活动 ,为学生创造生动的学习情境,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让学生在大胆的猜测与印证中 ,感受抓住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来进展联想要合情合理,体会古人的聪明才智。 2

8、、贝壳记事不仅结绳能记事,贝壳也能记事!请你用刚刚学到的默读画句子抓重点词的方法,到文中去找一找:两种记事有什么不同 ?指导学生发现贝壳记事的好处丰富 指名说一说。我们就抓这个重点词 ,谁能给她补充补充?他们会选择什么颜色的贝壳 ,讲述怎样的故事呢?你们和古人一样很会联想。有了各种颜色的贝壳 ,记录的事情一下子变得丰富起来。古人真是?太有方法了!带着你的感受,谁来读一读这段话。通过读古人的记录 ,感受古人联想丰富的智慧 这位族长正在用贝壳书写本民族的故事 ,你能读懂他这一天的记录吗 ?这一天又记录了什么呢?同桌两个人说一说。还有谁读懂了?你们的联想既贴近古人的生活,又很丰富。 但古人真正记录了

9、什么 ,只有他们本民族自己知道。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局限 ,才会产生了表达更为明确的文字。但在文字产生之前 ,这样的记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从简单的结绳记事,到颜色、形状更为丰富的贝壳记事,无一不表达古人联想的智慧。 如果此时 ,你已对古人赞不绝口 ,那接下来一定更加让你惊喜。设计意图 :了解贝壳记事与结绳记事的区别 ,认识贝壳记事更容易分辨的特点 ,体会联想不仅要合理,还要丰富和贴近生活,更进一步感受古人智慧是无穷的。同时,体会文字的重要性 ,认识到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信通信方法 .体会“通信与“记事的不同 小声读课文3-5 自然段 ,想一想:古人的通信方法与以往的记事方法有什么不

10、同?谁来借助黑板上的图片 ,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想法。你很会思考,古人就是把这四样东西关联起来 ,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 2.指导批注 向敌人发出警告,一支箭就可以了。 为什么要四样东西呢 !大家都来读一读这封信。 从这封信中 ,你读出了这个民族对敌人的什么?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中这段话的旁边。谁来说说你的感受?把你的警告读出来?收到信的民族能飞吗?那就不要自取其辱 !不要踏进我们的土地!还有不同的感受吗 ?那你来读一读。 这封没有文字的信,传递的不仅仅是内容,还有什么?只有把四样东西关联在一起,才能表达这样丰富的情感呀 !古人真是太有?智慧了。设计意图 :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朗读 ,在读书后能准确表达

11、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从而认识到古人的智慧不仅仅在抓住事物特点进展联想,还能把几个事物联系在一起进展内容情感上的关联,使表达的信息变得更加丰富准确。 读写结合 ,创编故事创设情境 ,指导创编古人用联想和关联来传递消息 ,我们今天还在沿用。 我的朋友没有考上研究生,我就给他发了一条不用文字的微信 ,我的朋友明白了其中的抚慰与鼓励,迅速从失落中走了出来。 同学们 ,你想不想也做个有心人,给身边的人发一条饱含情感的信息 ,让他感受到你的用心?那你试试看,我很期待你和你身边人的故事。 学生试着创编。 说给同桌听,互相修改。 展示故事 ,体会古人联想和关联的智慧 设计意图 :学生已经认识到古人是有智慧

12、的 ,并体会出古人的智慧表达在思维的联想与关联。 创编故事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将课上所学的联想、 关联的思维方法应用在创编活动中 ,既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也让学生学习古人,做了一个有智慧的人。 活动3【讲授】三.总结板书,升华认识绳结、贝壳、枪、箭、死鸟、死老鼠、死青蛙、五支箭 ,这些都是很普通的物品,它们安静地待在那里不能传递任何信息,是古人联想、关联的智慧 ,使他们仿佛一下子有了生命一样 ,具有了记事、通信的功能,变成了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虽说文字产生之后他已经很少被应用,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有了古人这智慧的源头,才有了我们今天兴旺的通讯,表达准确的文字,甚至是丰富多彩的生活,设计意图 :回忆板书 ,从整体上再次认清 “绳结、 贝壳、 枪、箭、死鸟、死老鼠、死青蛙、五支箭,这些物品本身并没有记事和传递信息的作用 ,是古人的智慧赋予了他们神奇的功能。 没有文字的书和信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活动 4【 作业】 四 .课下延伸,训练到位作业:把自己的微信故事说给别人听,听取建议后改正,发给需要它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