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22.观潮》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259783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22.观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22.观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22.观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22.观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22.观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22.观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22.观潮教材分析这篇讲读课文通过我耳闻目睹,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学习课文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构想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依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的顺序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抓住大潮的特点-声音大、气势大,抓住声音和形态是怎样变化的来理解词句。

2、教学准备 投影片教学时间 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对具体词句的理解、朗读体会文章感情。学生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启发谈话1、教师板书课题,问:今天我们学习第23课,同学们读课题。潮指的是什么?(钱塘江大潮)观是什么意思?(看)。2、教师简介钱塘潮。钱塘潮是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在海宁县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因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而形成。景象雄伟壮观,有声有色,令人赞叹不已。因此自古以来,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奇观。3、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书上的什么地方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3、4、指导学生读第1自然段,重点读出天下奇观这四个字。5、导入:为什么称它为天下奇观呢?二、初读课文,将课文分段1、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开火车读,读准字音。3、学生按分好的四段再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三、重点讲第三段,体会潮来时的壮观景象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lsquo;天下奇观rsquo;,是因为潮来之时,景象雄伟壮观,使人为之惊叹、赞叹不已,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将这一大潮的壮观景象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呢?请同学读第三段。1、指名读,思考:大潮是从哪个方向来的?2、学生自由读这段,用 划出描写潮来之时的情景的句子。(1)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这

4、句写的是什么?(听到的声音)声音好像闷雷滚动,说明了什么?(未见其影,先闻其声,并且声音特别大。)教师指导读这句。重点读出隆隆的、闷雷滚动两个词。(2)此时江面有何变化?(江面还是风平浪静)未见潮水,先闻其声,因为什么?(因为声音的速度比水的速度传播得快。)(3)这时声音越来越大,(板书:越来越大)江面上怎么了?学生读,回答:(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水天相接是什么意思?(潮水和天空相接的地方,即地平线。)为什么作者能看到?(观察)(4)这是作者在什么地方听到的,看到的呢?(教师板书:远处)(5)在潮来之时,作者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呢?(6)这时人们的情绪是怎样的呢?(当人们听到隆隆声时,人声鼎沸,当人们看到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时,人们又沸腾起来。)人声鼎沸是什么意思?在这里如何理解?沸腾什么意思?(形容人们情绪十分高涨。)【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22.观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