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备课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25251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单元.备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九单元.备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九单元.备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九单元.备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九单元.备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单元.备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单元.备课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单元课题一:溶液的形成溶液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早上起床喝杯蜂蜜水,夏日渴了喝杯矿泉水、饮料等这都是溶液。蜂蜜水中加入了蜂蜜,矿泉水加入了无机盐离子,饮料中有碳酸,共同特点是混合物。书中实验,蔗糖和食盐水,不同是蔗糖是非电解质以分子的形式分散在水中,而食盐是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分散在水中。各部分都是均一、稳定的。各部分组成是不变的。一、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点滴)二、溶液性质1.均一性:溶液各处的密度、组成和性质完全一样; 2.稳定性:温度不变,溶剂量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透明); 3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三、组成成份1.溶质:

2、 被溶解的物质 例如:用盐和水配置盐水盐就是溶质 2.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例如:用盐和水配置盐水水就是溶剂 (其中,水(H2O)是最常用的溶剂,能溶解很多种物质。实验9-2.汽油、酒精、氯仿也是常用的溶剂,如汽油能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等等)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匀、稳定的分散体系物质在常温时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因此溶液也有三种状态气态溶液:气体混合物,简称气体(如空气)。 液态溶液:气体或固体在液态中的溶解或液液相溶,简称溶液(如盐水)。 固态溶液:彼此呈分子分散的固体混合物,简称固溶体(如合金)我们通常说的溶液就是指液态溶液。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3.两种液体互

3、溶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溶剂,量少的一种叫溶质1。(双氧水、酒精 ),若其中一种是水,一般将水称为溶剂4.固体或气体溶于液体,通常把液体叫溶剂。 读法:一般读作“某某(溶质)的某(溶剂)溶液”,如酒精可读作“乙醇的水溶液” 说明:如果溶剂是水,可以简称为某溶液 如“乙醇的水溶液”可以叫做乙醇溶液 分散系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分散在分散剂中,不稳定,静置后沉降如:泥浆水乳浊液 :小液滴不分散在分散剂中,不稳定,静置后分层如;互不相溶的液体(水与油)牛奶就是一种复杂的液态分散体系。经过分析,一般牛奶里平均含有酪素3%,乳蛋白0.53%,脂肪3.64%,乳糖4.88%,其余是水分。脂肪和水形成乳浊液,酪

4、素和乳蛋白均形成胶体,乳糖形成溶液。一般地说,一个多相液态体系,其中有一种不溶于水的液体以小液滴(直径在10-7m10-3m)的形式存在的,就叫乳浊液。因此,牛奶仍可称乳浊液。简单辨别:看是否透明。乳化作用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水流走,因此试管就洗干净了。(乳化作用不是化学变化,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使本来不能互相溶解的两种液体能够混到一起的现象称为乳化现象,具有乳化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为乳化剂)汽油能去油渍:是化学变化,相似相容原理。油污溶于汽油能形成溶液,油污在洗涤剂的作用下不能形成溶液,形成的是乳浊液四、温度变化物质溶解,一方面是溶质的微粒分子

5、或离子要克服它们本身的相互之间的吸引力离开溶质,另一方面是溶解了的溶质要扩散到整个溶剂中去,这些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所以物质溶解时,要吸收热量。溶解过程中,温度下降原因就在于此。 溶解于溶剂中的溶质微粒也可以和溶剂分子生成溶剂化物(如果溶剂是水,就生成水合物)。在这一过程里要放出热量。 初中化学: 溶于水大量放热:浓硫酸,NaOH, (浓硫酸溶于水)与水反应大量放热:CaO 溶于水吸热:NH4NO3、KNO3、NH4Cl五、溶液用途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所以,在实验室里或化工生产中,要使两种能起反应的固体起反应,常常先把它们溶解,然后把两种溶液混合,并加以振荡或搅动,以加快反应

6、的进行。 溶液对动植物的生理活动也有很大意义。动物摄取食物里的养分,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才能吸收.在医疗上用的葡萄糖溶液和生理盐水、各种眼药水等,都是按一定的要求配成溶液使用的。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料,也要成为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乳浊液的用途:粉刷墙壁时, 常把熟石灰粉(或墙体涂料)配制成悬浊液(内含少量胶质),均匀地喷涂在墙 壁上。在农业生产中,为了合理使用农药,常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或液体农药, 配制成悬浊液或乳浊液,用来喷洒受病虫害的农作物。这样农药药液散失得少,附着在叶面上的多,药液喷洒均匀,不仅使用方便,而且节省农药,提高药效。课题二溶解度有很多物质都是可溶的,那么在一定温度下,一

7、定量的溶剂中是否可以无限制的溶解下去呢,最多能溶解多少呢?一、溶液分类图9-8、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不能继续被溶解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可以继续被溶解的溶液。 (向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克氯化钠,溶质和溶液的质量不变)图9-9结晶:热的溶液冷却后,已溶解在溶液中的硝酸钾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个过程就叫结晶氢氧化钠:升温、加溶剂硝酸钾:加热冷却有晶体析出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互相转化: 不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质(对一切溶液适用)或降低温度(对于大多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溶质适用,反之则须升高温度,如石灰水)、蒸发溶剂(溶剂是液体时)

8、能转化为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剂(对一切溶液适用)或升高温度(对于大多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溶质适用,反之则降低温度,如石灰水)能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海水提取盐:利用蒸发溶剂的方法。)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副板书: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质的质量: 硝酸钾:192克 碳酸钙:0.0013克 食盐:36克 氢氧化钙:0.17克 判断正误:1.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2.饱和溶液就是浓溶液。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二、溶解度在生产和科研中,经常用易溶、可溶、微溶和不溶来表示物质的溶解性。那

9、什么是物质的溶解性呢?1.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 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还和温度等因素有关(碘酒、碳酸钙)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性大小: (1)在一定温度下(相同) (2)在一定量溶剂里(相同)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理解溶解度应注意四个因素:(1)条件一定温度下。(2)标准:100克溶剂中。 (3)状态:饱和状态。(4)单位:克练习: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6克。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3)20时,在50克水中加入18克食盐后溶液恰好饱和,因此,20时,

10、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8克。 (4)10时,100克水里溶解了15克蔗糖,所以,蔗糖的溶解度为15克在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16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食盐。 20时,食盐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溶解度计算:S=溶质质量/溶剂质量x100三.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20时:溶解度大于10克 易溶物质 溶解度大于1克 可溶物质 溶解度小于1克 微溶物质 溶解度小于0.01克 不(难)溶物质四.溶解度曲线饱和溶液与温度和溶剂量有关,在描述固体溶解度时,溶剂量已经确定(100克),所以固体物质溶解度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1、溶解度曲线:以纵坐

11、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画出的表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2.溶解度曲线意义: 可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10克硼酸 20时,硼酸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10克 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或某一温度范围内溶解度的大小。 反映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氯化钠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将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下面的点表示不饱和溶液;上面的点表示过饱和,是不稳定的五.气体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某气体在101千帕,一定温度下,溶解在1体积水了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数。2.注意:气体溶解度在叙述中一定要指明:101千帕、一定温

12、度、1体积水、饱和状态、无单位。 气体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碳酸饮料)第四节 过滤和结晶一.过滤 1.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2.原理:固体颗粒大,不能通过滤纸,而滤液可以通过滤纸。3.注意问题:“一贴二低三靠”,即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紧靠滤纸三层的部分; 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二.结晶1.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2.结晶: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3.结晶有两种方法: (1)蒸发溶剂法:适用于缓升型物质的提纯。 (2)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适用于陡升

13、型物质的提纯。对于t1时硝酸钾、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当温度由t1降到t2时,硝酸钾可析出(m-n)克。因此,对于硝酸钾和氯化钠(含少量)的混合物,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就可使硝酸钾析出,而大量的氯化钠仍然留在溶液中,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反过来就用蒸发结晶分离。在实际工业生产中,一般先将制得的不饱和溶液高温蒸发一部分溶剂后,使它变成高温时的饱和溶液,然后冷却使物质分离。过滤结晶适用范围 除去液体中固体杂质,或使纯净物结晶与母液分离。 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依据原理 固体颗粒大,不能通过滤纸或过滤层,而滤液可以通过滤纸或过滤层。 利用固体物质溶解性不同,以及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同,使一种物质先结晶而达到分离目的。主要操作1.制过滤器;2.过滤。蒸发结晶或过滤结晶。溶质的质量分数本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溶液的特征、组成、分类、物质的溶解度等知识,对溶液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碰到溶液的“浓”与“稀”的问题。例如:使用农药时,太浓了可能伤害农作物;太稀了则达不到杀虫效果。点滴用百分之多少的生理盐水。这就要求了解溶液中溶质的确切数量。溶液的“浓”与“稀”是由溶质和溶液的量共同决定的1.溶质质量增大,溶剂质量不变,则溶液质量增大,溶液会变浓。 2.溶质质量减小,溶剂质量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