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县中医院 科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一、疗法定义:以壮医理论为指导,采用经过多种壮药制备液浸泡过的直径约为0.7毫米的苎麻线,取出 后将一端在灯火上点燃,使之形成圆珠状炭火,然后将此炭火迅速而敏捷的直接灼灸在人体 体表一定穴位或部位,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独特医疗保健方法二、基本原理: 以温热和药效的穴位刺激,通过经络传导,调整气血恢复平衡,使人体各部恢复正常的 功能,使三气复归同步,促使疾病转归和人体正气康复三、适应症 适用范围很广,据调查和临床验证,本法可以治疗临床各科100多种疾病,而对有畏寒、 发热、肿块、疼痛、痿痹、麻木不仁、瘙痒者,疗效较好四、操作规程【用物准备】 治疗盘,酒精灯,火柴,药线(事先放在药酒中浸泡)操作程序】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耐心解释,消除患者顾虑,取得配合2. 协助取合适体位,暴露患处,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3. 整线 用两手拇食指分别持线的两端,捻转拉直,把浸泡过已松散的药线搓紧4. 持线 用右手食指和拇指持线的一端,露出线头1-2厘米5. 点火 将露出的线端在灯火上点燃,如有火苗必须扑灭,只需露出线头有圆珠状炭火 星即可6. 施灸 将有炭火星线端对准穴位,顺应手腕和拇指的屈曲动作,拇指指腹稳重而敏捷 地将圆珠状炭火星线头直接点按于穴位上,一按火灭即起一壮,一般每穴点灸1-3壮。
9. 协助衣着,整理床单位10.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五、禁忌症1. 孕妇禁灸,尤其是不能点灸下半身穴位;2. 眼部禁灸;3. 男生外生殖器龟头部及女性小阴唇部禁灸;4. 点灸眼区及面部靠近眼睛的穴位嘱患者闭目,以免不慎火花飘入眼内引起烧伤;5. 病人情绪紧张或过度饥饿时慎用;6. 各种皮肤病,如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白癜风等患者,在点灸治疗时期忌食生葱 牛肉、马肉、母猪肉、海味、竹笋、韭菜、南瓜苗、公鸡、鲤鱼等发物;7、点灸面部穴位时一律用轻手法;8. 黑痣不作点灸,建议用药物或激光等作一次性彻底治疗六、注意事项1. 必须严格掌握火候,切忌烧伤皮肤药线点燃后,一般会出现四种火候:一是明火,即有火焰;二是条火,即火焰熄灭后留 下一条较长的药线炭火;三是珠火,即药线一端有一颗炭火,呈圆珠状,四是径火,即珠火 停留时间过久,逐渐变小,只有半边炭火星只有珠火才可以施灸,其他三种火候不宜施灸 若使用明火点灸,极易烧伤皮肤,出现水泡;使用条火施灸,很难对准穴位;使用径火施灸 药效和热量均不足,效果欠佳因此,必须使用珠火点灸,以线端火星最旺时点灸良机,以 留在穴位上的药线炭灰呈白色为效果最好2. 施灸手法是决定疗效的重要因素,必须严格掌握手法手法有轻手法、中手法和重手法。
临床应用原则是:以轻对轻、以重对重;即轻病用轻 手法,重病用重手法,常规用中手法如何区别轻手法和重手法呢?施灸时,火星接触穴位 时间短,刺激量小者为轻手法,缓慢扣压,令珠火较长时间接触穴位即为重手法,介于两者 之间为中手法即:以快应轻,以慢应重另外,在使用前将药线搓得更紧,令其缩小,然 后进行点灸,就会得到请手法的效果;反之把两条药线搓在一起,使之变粗,然后用其进行 点灸,自然会得到重手法的效果3. 注意告诉患者不要用手抓破所灸穴位,以免引起感染穴位点灸后,一般会有痒感,特别是同一穴位连续数天点灸之后,局部会出现一个非常 浅表的灼伤痕迹,停灸后一周左右即可自行消失上述情况必须事先告诉患者,千万不要因 为瘙痒或有灼伤而用手抓破,以免引起感染万一不小心抓破也不要紧,注意保持清洁,或 用75%酒精消毒一下即可,完全不必惊慌4. 注意嘱咐病人自觉配合治疗六、治疗疗程1. 疗效长短 急性病宜短,慢性病疗程需要较长如麦粒肿、感冒、伤食泄泻等,每天 需要点灸1次,一般1-3天内即愈,而肿块性疾病,如脂肪瘤等,因其是慢性病,病程较长, 需要分疗程给予治疗2. 疗程间隔时间 视具体病种而定,比较顽固的慢性病,间隔时间宜短一点,一般 2-3 天为宜。
如果间隔期间病情继续好转,称之为后效,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3. 注意巩固疗效 有些疾病治愈之后还有可能出现反复,应当注意巩固疗效如顽固性 痛经,可以多治3-5个周期,每月月经来潮前点灸4-5天,连续3-6个月,使其疗效更为巩固七、治疗效果评价陆川县中医院针灸推拿科艾条灸疗法一、疗法定义 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形柱形的艾条,点燃后在人体表面熏烤的一种疗法二、基本原理利用温热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传导,以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散寒、从而达到 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三、适应症 适用于各种虚寒性病症,如胃脘痛、腹痛、泄泻、风寒痹证、虚劳、疮疡久溃不愈等症四、操作规程【用物准备】 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操作程序】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病人合作2. 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冬季注意保暖3. 根据病情,实施相应的灸法1) 温和灸:点燃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在距离施灸穴位皮肤3 cm左右处进行熏灸, 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局部皮肤红晕为度2) 雀啄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在距离施灸部位2~5 cm之间,如同鸟雀啄食般,一 下一上不停地移动,反复熏灸,每处5分钟左右。
3) 回旋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距施灸部位3 cm左右,左右来回旋转移动,进行反 复熏灸,一般可灸20~30分钟4. 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及时调整距离,防止烧伤观察病情变化及 有无体位不适5. 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烧伤皮肤及烧坏衣物6. 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清洁局部皮肤后,协助患者衣着,安 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7.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五、禁忌症有出血倾向疾病、脏腑功能及差者不宜六、注意事项1.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无需处理,可自 行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泡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2. 施灸过程中防止艾灰脱落烫伤皮肤或烧坏衣物3. 熄灭后的艾条,应装入小口瓶内,以防复燃,发生火灾七、治疗效果评价陆川县中医院针灸推拿科拔火罐疗法一、疗法定义 拔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 造成局部瘀血现象的一种疗法二、基本原理 此法具有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作用三、适应症 适用于风湿痹证,如肩背痛、腰腿痛;肺部疾病,如咳嗽、哮喘;胃肠疾病,如脘腹胀 痛、胃痛、呕吐及腹泻等。
四、操作规程【用物准备】 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火柴、小口瓶、必要时备 毛毯、屏风、垫枕根据拔罐方法及局部情况备纸片、凡士林、棉签、0.5%碘伏、镊子、干 棉球、三棱针或梅花针、纱布、胶布等操作方法】1. 点火选用下列方法之一,将火罐吸附于所选部位上1) 闪火法:是用长纸条或用镊子夹95%酒精棉球一个,用火将纸条或酒精棉球点燃 后,伸入罐内中段绕一周(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迅速将火退出,立即将罐按 扣在所选部位或穴位上2) 贴棉法:是用大小适宜的95%酒精棉一块,贴在罐内壁中段(不要过湿),点燃 后迅速按扣在应拔的部位3) 投火法:是用易燃烧纸片或95%酒精棉球(拧干)一个,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 将罐按扣在应拔的部位,此法适用于侧位横拔2. 拔罐根据病情需要,可分为下列几种拔罐方法1) 坐罐法:又名定罐法,将罐吸附在皮肤上不动,直至皮肤呈现瘀血现象为止,一 般留置10分钟左右,此法适用于镇痛治疗2) 闪罐法:即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起下拔住,至皮 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多用于局部肌肤麻木、疼痛等症3) 走罐法:又称推罐法,即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及罐口上,涂一层凡士林等 润滑油,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 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取下。
此法宜于面积较大,肌肉丰 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酸痛、麻木、风湿痹痛等症4) 刺血拔罐法:在患部常规消毒后,先用梅花针叩打,或用三棱针浅刺出血后,再 行拔罐,留置5~10分钟,起罐后消毒局部皮肤多用于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3. 起罐右手扶住罐体,左手以拇指或食指从罐口旁边按压一下,待空气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 【操作程序】1. 备齐物品,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2. 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3. 根据部位不同,选用合适火罐,并检查罐口边缘是否光滑4. 根据拔罐部位及所备用物,选用不同的点火方法5. 根据病情选用不同的拔罐方法6. 起罐后,如局部有水泡或拔出脓血,应清洁局部皮肤,作常规消毒,外涂所需药物, 必要时覆盖消毒敷料7. 操作完毕,协助病人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8.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五、禁忌症消耗性疾病、皮下血肿、裂伤或瘢痕组织等六、注意事项1. 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病人;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的腹部、腰 骶部均不宜拔罐2. 拔罐时应采取适当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3. 拔罐过程中随时观察检查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4. 防止烫伤和灼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如拔罐局部出现较大 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外涂龙胆紫,保持干燥,必要时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5. 凡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清洁消毒,擦干后备用七、治疗效果评价陆川县中医院针灸推拿科推拿疗法一、疗法定义推拿疗法又称按摩疗法术者运用各种手法于病人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达到治疗 疾病的一种疗法二、基本原理 具有扶正祛邪、散寒止痛、健脾和胃、导滯消积、疏通经络、滑利关节、强筋壮骨等作 用;更具有保健强身,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三、适应症 适用于发热畏寒、头痛身痛、咳喘并作、脘痛纳呆、腹胀泄泻、痹证、痿证、中风后遗 症、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腰伤腿痛、关节不利、痈肿疮疖,以及骨折后遗症等四、操作规程【用物准备】治疗巾或大浴巾操作程序】1. 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2. 取适宜体位,协助松开衣着,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3. 在治疗部位上铺治疗巾,腰、腹部进行按摩时,先嘱病人排尿4. 按确定的手法进行操作,操作时压力、频率、摆动幅度均匀,动作灵活常用操作方 法有:(1) 推法: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接摩擦用指称指推 法;用掌称掌推法;用肘称肘推法。
操作时指、掌、肘要紧贴体表,用力要稳,速度缓慢而 均匀,以能使肌肤深层透热而不擦伤皮肤为度此法可在人体各部位使用能提高肌肉的兴 奋性,促使血液循环,并有舒筋活络作用2) 一指禅推法:用拇指指腹或指端着力于推拿部位,腕部放松,沉肩、垂肘、悬腕, 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摆动和拇指关节做屈伸活动手法频率每分钟12 0〜 160次,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活,操作时要求达到患者有透热感常用于 头面、胸腹及四肢等处具有舒筋活络、调和营卫、健脾和胃、祛瘀消积的功能3) 揉法: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拇指指腹着力,腕关节或掌指做轻柔缓和的摆动 操作时压力要轻柔,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一般速度每分钟120〜160次适用于全身各部位 具有宽胸理气、消积导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