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200077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发展现状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农村发展现状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农村发展现状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农村发展现状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农村发展现状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发展现状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发展现状调查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发展现状调查报告农村发展现状调查报告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 也有着不同的类型。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作者收集整理的农 村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分享。农村发展现状调查报告1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看,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发展县 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和任务。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 战略性调整的新的历史阶段,“三农”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亮点之一。农村信用 社如何更好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服务和经营同步,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 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笔者对以来辖内农村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情况进行

2、了调查。一、农村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是传统的农业县,面对中小型企业甚少这一经济格局,农村信用社按照“立 足社区,服务三农”的战略定位,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创造性地 开展金融支农工作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1、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成为支农服务的重点品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其灵 活和便捷的管理方式,深得农户青睐。以来,县联社把其当作支农的品牌来经营 和打造,对农户的生产、生活、消费、多种经营等领域进行了大力扶持,使农户 小额信用贷款成为农村信用社资金营运的主渠道,成为农村家喻户晓,深受农民 欢迎的服务品牌。截止4月末,全县发放农户贷款证22050户,对21589户农户 发放了农户

3、小额信用贷款,占辖内农户总数的 %,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21558万元,占贷款累放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达8534万元,占贷款总额 的%,基本上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2、培优培强农业主导产业,提升农民增收水平。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 “山上办绿色银行,山下建优质粮仓,水里兴特色养殖”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 思路,县农村信用社充分发挥信贷杠杆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不断 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和引导农民向“专、精、特、新”种养殖业发展, 造就了食用菌、水产业、烤烟业多个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 亮点。例一:以来,累计发放食用菌贷款2560万元,扶持了4780户从

4、事食用菌生 产的农户,目前全县从事该产业的农户占30%,且规模不断扩大,茶菇、爆花菇、 草菇发展至千家万户,仅栽培量就达亿筒,实现产值亿元。仅生产经营食用菌一 项,每户农户户均纯收入达6#元以上,且纯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有近100户。 如德胜镇黎明村、宏村镇孔沅村、龙安镇王沙坑村等已成为食用菌生产基地和依 托食用菌的富裕村,食用菌也已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之一。例二、投入信贷资金861万元(其中:90万元、155万元、306万元、210 万元)重点扶持了养殖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市场稳定的美蛙养殖业,放款 量占全县农村信用社水产养殖贷款的70%,扶持面为美蛙养殖户的90%,养殖规 模由

5、的10户,养殖面不足十亩,增加到目前的186户,近460余亩,有效地带 动了水产业的迅猛发展,使之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例三:烤烟是近两年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农村推广的又一富农产业,农村信用 社对这一新优农副产品进行了大力扶持。为524户农户发放烤烟贷款191万元, 使当年烤烟种植面积发展至1#多亩。今年1-4月又投入烤烟生产资金近400万 元,支持1312户农户做大做强烤烟种植业。由于有农村信用社的大力支持,农 民打消了因资金紧缺的顾虑,种植烤烟的积极性高涨,全县烤烟种植已形成规模, 种植面积扩大到8500亩,是的八倍之多,烤烟又将成为兴县富民的又一特色产 业。3、以推行营销贷款为着力

6、点,延伸服务触角。随着传统农业向多元化经济 农业的转变,大规模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销售及农村个私经济,个人消费等 领域的资金需求不断增大,特别是去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高涨,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由于受使用范围局限性的限制,难以满足农户对贷款 的需求。县联社适时创新经营理念,在信贷产品中引入营销机制,推行全员营销 贷款,送贷上门,把资金送到急需资金的客户手中。到 4 月末,全员营销贷款 147人,累计发放营销贷款4346万元,较好地推动了农产品的发展进程,形成 了以西城、宏村、樟溪等乡镇的白莲种植基地;日峰、厚村、中田、荷源、源坊 等乡镇的三元杂交猪养殖基地;日峰、中田、洵口水

7、产品的养殖基地,成为继农 户小额信用贷款之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又一信贷品牌。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县域资金需求与农村信用社供给不平衡。一方面,农村信用社以贷款种 类多、手续简便、放款及时、服务优良等优势,吸引了大批客户,成为支持县域 经济的中坚力量,但同时增加了自身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随着辖内工、农、 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机构网点的逐渐收缩,农行撤消了县城以下全部农村 网点,目前农村市场的资金需求呈现农村信用社“孤军作战”的格局。再则,商 业银行贷款权限上收,贷款总量呈逐年下降趋势,支持县域经济的作用弱化,仅 辖内四大国有 商业银行贷款总量就比上年减少2831万元,

8、减幅达%,相应增加 了农村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的压力。就来看,除农业发展银行外,全县金融机构 累计发放贷款17370万元,其中农村信用社为14604万元,占累放的%。今年4 月末这一比例增加到%,比上年同期增长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由支农主力军完 全变成支农“孤立军”,有限的资金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资金需求。(二) 资金不足,削弱了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力。一是组织资金困难,一方 面农村信用社由于受结算渠道狭窄,电子化结算手段落后,汇路不畅等硬件制约 的影响,在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很多异地结算频繁的客户都不愿意在农村 信用社开户存款,而这些客户又正是资金雄厚的优良客户。另一方面,由于社会 上对

9、农村信用社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到农村信用社存款有风险。多年来,农村 信用社虽然采取各种措施,做了大量的宣传和实质性工作,但一些黄金客户和稳 定性较好,且成本低的行政、企事业单位存款的组织工作仍就举步维艰,该类存 款的市场份额一直较低,公存款只占辖内公存款总额的%。二是农村资金分流严 重。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从退出农村市场转而争夺农村储源市场,成为农村信 用社强硬的竞争对手。另一方面,邮政储蓄全面向农村渗透,分割农村金融资源。 从来看,全县金融机构存款净增14106万元,农村信用社仅增2468万元,占% , 而邮政储蓄其净增额则达5579万元,占%,是农村信用社的两倍以上,其存款总 量也从的18

10、166万元,增加到今年4月末的30398万元,增长了% ,超出全县平 均增幅31个百分点。且邮政储蓄不是“取之于农,用之于农”,而是将存款上 存,造成农村资金严重流失,致使农村信用社难以有效吸纳农村富余资金。如: 近几年,且宏村、樟溪两乡镇的农村信用社累放1#多万元,扶持当地130多户 农户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经营家私生产,产值过亿元,形成了较好的 规模效益,并带动了两地 5#余户农村劳力致富。相对而言,两地农村信用社存 款总量只上升了740万元,为贷款累放的%,贷款发放大部分是通过人行支农再 贷款和农村信用社内部调剂资金等渠道解决。县农村信用社为了支持“三农”, 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转状

11、态,存贷比例失调,信贷资金严重匮乏,削弱了农村信用 社支农实力。(三)服务层次不全,难以涉足县域经济的方方面面。农村信用社因其服务 “三农”的经营宗旨和资金限制,信贷资金的投向以满足“三农”为主,存在重 “三农”轻城镇居民、重生产轻消费、重个体轻企业的现象,特别是对中小企业 的支持力度不大。经调查的11家中小企业中只有5家与农村信用社建立了信贷 关系。究其原因,一是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缺乏为企业贷款的有效风险管控办法。 加上辖内中小企业的市场风险大,生产的稳定性、管理的规范性较差,信息透明 度不高,增加了农村信用社拓宽信贷支持面的顾虑和难度。二是一些信用度高、 经济效益好的企业虽表示希望得到农村

12、信用社的信贷支持,但因贷款利率比商业 银行稍高,企业从经营成本角度考虑还是不愿到农村信用社借款,出现农村信用 社“一头热”现象。三是对一些实行“家族式”方式管理的企业,农村信用社难 以摸清其家底,不敢任意放款。对此,县联社出台了一系列办法,力争攻破中小 企业这一“堡垒”,但涉足中小企业的贷款占比仍就不高,使农村信用社服务面 难以有效拓展。(四)信用环境较差,逃废债务现象严重。一方面,社会信用意识淡薄,逃废 农村信用社债务的现象比较严重。如:一些党政干部自借和担保的贷款,不是守 信自律,而是不理不问,催收时往往是认账不还,甚至赖账,长期占用农村信用 社资金。另一方面,少数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从地方

13、的短期利益出发,维护企业 利益多,把农村信用社看成是一块“大蛋糕”,在处理农村信用社维护金融债权 和企业逃废债务的问题时,过于维护地方和部门利益,或明或暗地支持、纵容企 业利用改制机会逃废债务,进行“暗箱操作”,损害农村信用社的利益。再则, 诉讼案件执行难,由于受执法力度不强、债务人信用意识差等因素的影响,许多 进入依法清收渠道的贷款,虽说赢了官司却收不到钱,部分借款人或企业甚至有 意、恶意逃废债务。以来法院已判决但仍未执行的县农村信用社诉讼案件就达 46件,标的为419万元。大量不良贷款长期占用了农村信用社有限的信贷资金, 不仅降低了信贷资金的流动性、效益性,也遏制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成为阻

14、碍 农村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三、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目前,农村信用社面临发展和服务两大重任,要使农村信用社更好地支持县 域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和农村信用社应携手同行,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加大政府部门的支持力。各级政府部门要真正认识到支持农村信用社 的发展就是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对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工作给予更多的支持 和帮助,不但要在舆论上支持,更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1、要尽快落实国家为改革中的农村信用社提供的各项优惠政策,帮助农村 信用社消化历史包袱,提升农村信用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后劲。2、要协助农村信用社组织资金,撤消限制有关部门到农村信用社开户或存 款的相

15、关规定,按照省财政厅关于财政涉农资金支持农村信用联社发展有关问 题的通知(赣财库17号)文件精神,把县财政涉农资金存入农村信用社;协助 农村信用社吸收农村富余资金,防止资金外流;鼓励、引导县直各单位、部门、 团体到农村信用社存款,壮大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3、要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环境。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 通过创建“信用”、“信用村镇”和“信用农户”的评比活动,提高民众的信用 意识,党政干部要成为守信的模范,民众的表率,尽快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4、要坚决打击和制止信用缺失行为。对拖欠贷款的党政干部,要采取强有 力的行政措施协助农村信用社共同清收;对恶意逃废债务的企业、个人,政

16、府要 牵头组织有关部门严厉打击;敦促司法部门加大对农村信用社信贷诉讼案件的执 行力度,维护农村信用社债权。5、要找准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县域实际情况,科学决策经济布局,引进 和开发特、优、高效产品,打造市场化、规模化、效益化的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 以此促进农村信用社扶持资金的快速回笼,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更好地支 持县域经济的发展。(二)、增强农村信用社的竞争力。农村信用社应充分认识到自身在支持县域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力军地位和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增强自身经济实力, 做大做强业务规模,才能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1、要充实资金实力。通过建立农村信用社vi标识系统、加大宣传力度、实 行优质服务等手段,增强民众对农村信用社的了解度和支持度,从而主动到农村 信用社存款;通过实行个性化、亲情化、标准化客户服务方式,努力提高服务质 量,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公众信任度。同时,积极完善金融服务机制,根 据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服务手段、服务产品、服务工具、服务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