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教学案例费娜娜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198610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蒲公英教学案例费娜娜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蒲公英教学案例费娜娜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蒲公英教学案例费娜娜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蒲公英教学案例费娜娜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蒲公英教学案例费娜娜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蒲公英教学案例费娜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蒲公英教学案例费娜娜(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 蒲公英教学案例商洛市商州城关第二小学 费娜娜【案例背景】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民主的接纳学生的标新立异,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导和鼓励学生对课文多元解读,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使语言文字在学生的大脑中“活”起来。【教材分析】蒲公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中的讲读课文。这是一篇以植物蒲公英为题的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成熟的蒲公英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所持的态度、所作出的选择不相同,结果他们的命运也截然不同,从而告诫人们作任何事都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

2、幻想,而应该听从前辈的正确教导,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学完这篇课文后,我穿插了这样一个环节:【片段分析】师:此时此刻,你们想和这两颗蒲公英种子说些什么吗?生:你们不听太阳公公的话,才落得这样的下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呀。生:沙漠的金光闪闪、湖泊的银花朵朵是太阳光的缘故,你们被自己的眼睛骗了。生:是被表面看上去很美的东西所蒙骗了。师:说得很有道理(肯定地点点头)。生:应该听长辈的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生:可长辈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应该仔细想一想,正确的就听,不正确的就不能照着做。师:对呀,不能盲目地听从别人的意见。生:做任何事情前都要三思而后行。师:说得真好。生:老师,我有不同意见。我想对

3、蒲公英种子说:你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才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佩服你们,但也替你们感到惋惜。生:(坚定地举起手)蒲公英种子,你们的追求虽然失败了,但这失败是值得的。师:假如你是一颗蒲公英种子,你会怎样做?生:我想落进黑黝黝的泥土里,也茁壮成长起来。师:好的,你选择了适合自己生长的环境。生:我想去沙漠有水的地方,让沙漠渐渐变成绿洲。师:你的想法很独特,很有创意,你长大了会成就一番大事业。生:我想去西湖,看看那里有没有书上写的那么美。生:我想去泉城,感受那里泉水的千姿百态。生: 我想去北大荒,和那里的植物比美,同时也让那里变得更美。师:你们说得太精彩了,你们的想法让老师很欣慰,相信你们长得后都能成为

4、一个有思想、有主见,并能脚踏实际去实现自己理想的人。【案例反思】陶行知指出:“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教者巧妙创设“对蒲公英种子说一说”的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不强求一致,更不拘泥于教参,“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学生置身于这种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中,对课文进行了多角度的、有创意的解读,尽展其独特的思维和丰富多彩的个性。课堂上,不断闪烁着学生美丽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学生体验着成功的喜悦,追求着创新的价值,走向创新的人生。课堂上,当学生说想去沙漠有水的地方,那样可以让沙漠变成绿洲,我太惊诧了,我感觉这孩子太勇敢了,他明知沙漠条件艰苦,但还是去了,还想把沙漠变绿洲,这是多么大胆的想法,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也会成为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在鼓励之下,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举起了双手,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学生的畅所欲言,感悟到了更多的东西:不被表面现象迷惑,不盲从,敢于尝试,追求快乐,向往美好由此可见,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教材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民主的接纳学生的标新立异,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导和鼓励学生对课文多元解读,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使语言文字在学生的大脑中“活”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