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命题人深度讲解政治考点解读经济生活来源学优高考网145408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197310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命题人深度讲解政治考点解读经济生活来源学优高考网145408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命题人深度讲解政治考点解读经济生活来源学优高考网145408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考命题人深度讲解政治考点解读经济生活来源学优高考网145408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考命题人深度讲解政治考点解读经济生活来源学优高考网145408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考命题人深度讲解政治考点解读经济生活来源学优高考网145408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命题人深度讲解政治考点解读经济生活来源学优高考网14540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命题人深度讲解政治考点解读经济生活来源学优高考网145408(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考点一:货币的本质知识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注意:商品进入消费领域就成为消费品,不再是商品。交换体现的是买卖关系而非赠送关系;)(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和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使用价值是自然属性。(涉及到商品的质量)两者的关系:对立统一统一: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对立: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同时占有两者。注意:A、有价值就一定是商品,有使用价值;B、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知识运用:商品两属性对现实的指导意义(食品安全、药品

2、安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必须重视商品的质量A消费者:购物就应追求“物美价廉”B、生产者:要销售产品,实现价值,就必须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质量观念C、国家:重视产品质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的行为知识点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1)货币产生:商品和货币不是同时产生的,但将来会同时消亡。(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知识点3:货币的基本职能(1)基本职能:(货币产生就有的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 (观念上的货币)流通手段(即购买手段,必须用现实的货币)。A、主要特点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让渡在时空不分离)B、流通货币量的计算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

3、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2)其它职能:贮藏手段 (必须是足值的货币)支付手段(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让渡在时空分离)适用情况:税收、利息、债务、租金(房租、地租)、工资的支付世界货币 (现在某些纸币也具有了这个职能)知识点4:金属货币与纸币(1)纸币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本身没有价值)职能:A、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发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授权)。A、国家不可以任意发行。(国家有权决定纸币发行的数量、面值(面额)、但无权决定纸币的购买)B、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待售商品量 商品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次数。注意:

4、硬币也是纸币、纪念币为法定货币,纪念币只是用作纪念手段,不直接流通。(2)通货膨胀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表现:物价上涨影响: 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原因: A、发行过多的货币B、需求拉动,总需求大于总供给。C、近年来我国油价、食品(猪肉)不断上涨,成本推动;解决方法:A、大力发展生产,增加商品供应量,B、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合理把握财政支出规模、增加税收)C、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D、采取有力措施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加强价格监测,加强市场监管。E、及时完善和落实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办法(3)通货紧缩

5、实质: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考点二:货币的种类与形式知识点1:货币与财富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知识点2:结算与信用工具(1)结算:包括现金结算、转账结算。(2)信用货币:(职能: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3)信用工具:信

6、用卡、支票、汇票信用卡:含义:银行信用卡是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支票:(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知识点3:外汇与汇率:(1)外汇的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注意:外币不等于外汇,外汇能够用于国际间结算,外币不一定能。(2)汇率的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汇率的实质是反映不同国家商品的相对价格。我国的汇率制度: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3)汇率波动的影响(汇率成为各国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外汇汇率上涨:外币升值,本币(人民币)贬值,出口扩大和进口减小,国内物价上涨,国内就业增加和国民收入增

7、长,国际外汇储备增加,资金外逃。外汇汇率下跌,外币贬值,本币(人民币)升值,出口下降和进口增加,国内物价稳定、国内就业下降和国民收入下降,国际外汇储备减少,吸收外资流入。(4)人民币升值影响:A、利:a、可能意味着人民币地位的提高,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升。b、中国老百姓手中的财富更加值钱,有利于出境旅游,c、有利于我国进口(进口商品价格降低),有利于我国企业升级转型,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d、外债压力的减轻,B、弊:a不利于我国出口(我国出口商品价格上涨,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内销困难;b不利于引进外资和吸引外国游客;c会造成我国外汇储备贬值和缩水。(5)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8、: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对实现扩大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6)热点:我国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经济意义。A、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B、有利于推动国家及区域间贸易和投资的发展,也有利于反对贸易与投资保护主义,推动改革开放;C、对稳定国内物价及人民币币值,维护金融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D、有助于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国际经济新秩序,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人民币日元直接交易的经济意义A、有利于便利中日贸易和节省成本。B、有利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有助于中日

9、韩贸易区的建立和强化人民币区域货币的地位,第二课多变的价格考点一:价格的决定与变动知识点1:价值与价格(1)联系: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2)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供求关系(直接因素)(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供小于求,价格上升。)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习俗等(间接因素)市场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流通环节的多少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纸币的发行量影响价格。纸币发行过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即通胀。(币值与通胀)(3)知识运用: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A、价

10、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影响生活)B、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C、稳定物价,防止通胀(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宏观经济发展)D、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影响生产)E、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了以人为本。解决措施:国家a、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b、大力发展生产,增加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给,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抑制不合理的需求,缓解价格上升的压力。C、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d、实行临时价格干预

11、。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哄抬物价的行为;e、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减少商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f、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企业a、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价值决定价格)b、企业优化产业(产品)结构c、企业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重视社会效益。公民a、树立正确消费观;b与违规涨价行为作斗争 “疯狂的菜价”(“蒜你狠”、“火箭蛋”): 流通秩序混乱,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多、“最后一公里”等顽疾是推高菜价的主要元凶;疯狂菜价挫败百姓的幸福感(科学发展观)知识点2: 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1)价值规律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

12、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3)“等价交换”的理解“等价交换”,不是每次交换都等价,不等价交换次数多于等价交换次数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相符,即平均价格等于价值。“等价交换”,而是一个趋势,只存在于平均数中。(4)价值规律不起作用的特例例如珍贵古玩、字画、邮票等特殊商品的交换。(5)注意: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影响商品的价值量,但与价值总量成正比知识运用:国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

13、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知识点3:供给与需求(1)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买方市场(买方起主导作用)(2)影响需求的因素有:A、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以及社会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B、购买者的偏好C、商品自身的价格D、相关商品(互补商品、替代商品)的价格E、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F、人口和天气等,知识点4: 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1)均衡价格即是由供需双方共同决定的价格。(2)影响均衡价格上升的因素:直接因素: A、市场需求扩大B、市场供给缩小间接因素:除该商品以外的所有其它因素(3)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需求变动的影响。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

14、加,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上升;反之亦然。供给变动的影响。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上升;反之亦然。考点二: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即价值规律的作用)知识点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1)一般来讲,价格上涨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2)价格变动的影响: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 比较小, 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 比较大。(3)价格上涨,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会随之增加,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会随之减少。(相关商品)知识运用:油价上涨,有助于我们树立能源忧患意识,更加珍惜资源,节约能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知识点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者的影响(1)调节产量。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商品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降低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对其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对其使用量;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成本,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3)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第三课多彩的消费考点一:影响消费的因素知识点1:影响消费的因素:根本因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因素:A、居民的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正比)B、物价水平 (反比。)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