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名人素材50则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19306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素材名人素材50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作文素材名人素材50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作文素材名人素材50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作文素材名人素材50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作文素材名人素材50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文素材名人素材50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素材名人素材50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文素材名人素材50则1、“为了中华之崛起”奉天(今沈阳)东关模范学校魏校长在课堂上给学生提出了一种严肃的问题:读书是为了什么?在种种回答中,坐在后排的周恩来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未厌居叶圣陶初期擅长描写“灰色卑琐”的人生,对黑暗社会采用“讽它一下”的态度。有人说她的作品有厌世思想,叶即反其道而行之,为书斋取名“未厌居”,散文集出版时题名未厌居习作,以表白自己的心迹。3、髀肉复生刘备一次赴刘表之宴,席间去厕所时,见大腿肌肉滚圆,感慨光阴如箭,功业未建,心中伤叹流泪。、曹操招贤曹操强调用人唯才,而不问出身、资历和所谓的德行,甚至“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

2、她都兼收并蓄,委以重任。5、刘备起兵三国志载,刘备是个“织席贩履”的穷汉,她的起兵,靠的是两个马贩子,一种叫张世平,一种叫苏奴。两人见刘备有大志,“多与之金财”,刘备据财“用合徒从”。6、曹操“捉刀”三国时刘邵人物志:“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颖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也。故一人之身兼有英雄,乃能役英与雄,故能成大业也。”曹操使崔琰代己会见胡使,自作卫士,在交椅旁提刀警卫,使“捉刀”与“代笔”相对,为后人留下冒名顶替的典故。胡使别有慧眼,觉得坐上的“曹公”美则美矣,“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童年李渔的问号幼年念书,李渔在孟子中读

3、到“虽褐宽博”一句时,教师解释说:“朱熹说,褐,即贫贱人穿的衣服,宽博,即又肥又长。”李渔觉得既然是穷人,就该把衣服做得短瘦一点,也好省些布料,为什么却不呢?教师也解答不出来。成年后,她游历到孟子说的塞外穿褐衣的地方,向居民请教,才懂得之因此宽敞为衣,是白天当衣,夜晚当被。李渔终于明白了幼时的疑问,也懂得朱熹的解释是对的。8、钱学森回国9年,年仅36岁的钱学森已成为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专家。新中国成立的第六天,她和夫人钱英就筹划返回祖国。1950年月,钱学森正式告知美国政府决定回国,美国海军次长丹金格尔说:“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让她离开美国无论到哪里,她都值五个师。”到了155年,通

4、过周恩来等人的外交努力,钱学森才得以回国。、慈禧之叹清末张之洞献给“老佛爷”慈禧一双碧玉耳环,青翠欲滴。慈禧先是爱不释手,继又长叹一声,将耳环收起。宫女问之,她说:如果数十年前我得到这双耳环,它一定能为我增色,目前年事已高,青春的翠绿恐怕只能反衬出我的衰老。0、孔融争担兄过东汉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汉献帝时曾做过北海相。孔融从小就与家中兄弟十分友爱,“融四岁,能让梨”可说是妇孺皆知。在她十六岁时又发生一件令世人赞叹不已的事情。孔融的哥哥孔褒有个朋友叫张俭,为官清正,敢于仗义执言。她揭发皇帝的宠臣侯览结党营私,贪赃枉法,成果反遭侯览迫害。张俭被迫逃离京城,侯览倚仗权势,下令追捕。这一天,张俭逃

5、到孔褒家中,想在好友处暂躲一躲。凑巧孔褒不在家。孔融知她是兄长的好友,又受了奸邪迫害,便把张俭留了下来。后来,官兵来抓张俭,在孔融的协助下,张俭得以逃脱,但孔融、孔褒兄弟二人却被抓入狱。在衙门里,兄弟二人都争着把罪名揽在自己身上,弄得县官反倒不知如何判案。孔融说:“收留张俭的是我,协助张俭逃脱的也是我,我哥哥不在家,一切罪责都由我承当。”而孔褒却说:“张俭是我的朋友,她是由于我才来投奔我家的,这不关我弟弟的事。”两兄弟互不相让,明知认罪后来要受惩罚,可是都争着把罪名往自己身上揽,县令只得向上司禀报。最后,为了讨好侯览,判了孔褒的罪。1、谭嗣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不逃也不躲,反而准备劫狱救出光绪帝

6、,由于看守太严,才未动手。日本使馆派人和她联系,对她说“可以设法保护”,谭说:“大丈夫不作则已,作事则磊磊落落,一死何足惜!且外国变法,未有不流血者;中国变法流血者,请自谭嗣同始。”临刑时,她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12、书生杨锐光绪帝预感到事情不妙,密召杨锐入宫,阐明太后举动,要杨锐设法。杨锐惊惶失措,冒了一句书气愤十足的话:“这是陛下家事,应当同你家里人商量。”正是“下笔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1、司徒雷登司徒雷登曾说中国是她的第二家乡。司徒雷登在回国后不到四个月便中风病倒了。在与疾病搏斗十三年后于一九六二年九月十九日去世。临终前,她留下遗愿,但愿将自己的

7、骨灰安葬在她开办的燕京大学。14、司马光论德才“贤就是德,才就是能。”“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德才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之,谓之君子。德胜才,谓之愚人;才胜德,谓之小人。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觉得善,小人挟才觉得恶。”“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耳。”“自少至老,语未尝妄。”1、皇太极收拢洪承畴皇太极派范文程劝洪承畴投降。房上尘土偶尔落下,沾在了洪的衣服上,洪即掸掉尘土。范文程回报皇太极:洪承畴肯定不会求死,连衣服尚那么爱惜,更何况性命?皇太极亲自接见洪承畴,解下貂皮大衣为洪穿上:“先生与否觉得不那么冷了?”洪承畴瞠目许久

8、,叹曰:“这真是老天选定的明主啊!”于是叩头求降。皇太极极喜,大为赏赐。将领们或有不满者,皇太极问:我们战斗为什么?将领答:入主中原。皇太极说:我们都是盲人,如行路,今得历来导,怎能不快乐!范文程、洪承畴等为清人入关,特别在制定统治方略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16、李斯与韩非韩非是韩国人,但她的文章在韩国未被君主注重,传到秦国,秦王见而惊呼:我如得此人,和她交游,死而无憾。秦攻打韩国,韩王只得让韩非出使秦国,如此,韩非便来到了秦国。李斯对秦王说:秦打韩,韩非不会批准,放之归韩,她又会为韩出谋,应杀了她。秦王答应了。李斯就送毒药给韩非,韩非懂得李斯的为人,竟饮而亡。就这样,同窗李斯害死了同窗韩非。

9、7、郭沫若救人162年,郭沫若游普陀山时拾到一首绝命诗,她立即派人找到了那位因三次高考落榜而决意“魂归普陀”的姑娘。郭老当即书赠了“蒲松龄落第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并耐心地开导她,使姑娘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她当即作诗感谢郭老:“梵音洞前几彷徨,此身已欲付汪洋;妙笔竟藏回春力,感谢恩师救迷航。”郭老的回春妙笔仍然是通过促使姑娘的思想发生变化,使生欲战胜死念而起作用。1、郭沫若的一字之师一次,郭沫若在台下看屈原,第五幕第一场婵娟怒骂宋玉:“宋玉,我特别的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老听后,感到骂得不够

10、份量,就到后台找“婵娟”商量。郭老说:“你看,在没有骨气的背面加上无耻的三个字,是不是份量会加重些?”旁边一种演员灵机一动说:“不如把你是改成你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这多够味,多么有力。”郭老连声称好。后来,她还为此写了一篇一字之师的文章。19、草叶集引来的爱英国女子安妮读草叶集,爱上了52岁的惠特曼。一封封信寄往大西洋彼岸,又远涉重洋来美国,耽了八年。但诗人并不爱安妮,安妮只得重返英国,给诗人信中说:“我心中始终爱你,虽然天老地荒也不会变化。”过去了,安妮在无望的等待中死去。20、惠特曼收到的退稿信作品:草叶集。退稿时间:85年。退稿信:窃觉得出版大作当属不甚明智之举。21、普希金的数学少

11、年时,普希金就想成为一名诗人。一次,数学教员让她在黑板前演算代数题。她只胡乱地写了几条公式。“成果怎么样?爱克司等于什么?”“等于零。”普希金笑着回答。“您,普希金,在我这门课上一切成果都是零。您还是写诗去吧!”教员说着,把普希金撵出了教室。为此,有的同窗编了个顺口溜:普希金在读什么?请您赶紧拿给我!立即滚出教室去,不能让她课堂坐!22、草叶集问世前后1855年7月,纽约一种印刷厂的工人出版了诗集草叶集,她就是6岁的惠特曼。初版只收了十二首诗,出版了一星期,书店里连一本也没有卖掉,到次年出增订版为止,仅卖了11本。但是,当时,有个惠特曼最尊敬的最有声望的人爱默生对惠特曼予以极高的评价。她说:“

12、你正处在伟大的经历的开端,我祝愿你。”之后,惠特曼又经数年努力,草叶集又增长某些有名的新诗,她终于在美国文坛上赢得了很高名誉。惠特曼说:“没有信奉,则没有名副其实的生命和品行;没有信奉,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士。”、文天祥在狱中文天祥囚于“土室”,狭窄得仅能容人躺下,幽暗潮湿,四周又有炉灶、仓库、瘐死者的尸骸和腐鼠。“土室”里空气恶臭、闷热,令人窒息。然而,体质孱弱的文天祥居二年而无伤。文天祥自信地宣称:“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矣。”她觉得“浩然之气”就是“正气”,以一“正气”敌七“邪气”,充足体现了精神、意志力量的伟大。这“正气”,就是孟子所说的“天地间至大至刚之气”。其实质就是一

13、种人内在的秉性。2、文天祥成仁就义文天祥21岁时就考中了状元。元朝军队大举攻打南宋后,文天祥变卖家财组织义军万人,去保卫南宋都城临安(杭州),次年任右丞相。临安失守后,她坚持抗元,转战于南方数省,终因双方力量悬殊被元兵俘虏。文天祥被俘后,多次求死,未能如愿。在押往元朝大都(北京)路上,她绝食8天,仍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押解到北京后,她受到隆重的接待,但在敌人的利诱面前,她没有一丝的动摇。元丞相以礼相见,文天祥长揖不拜。宋降臣前来劝降,她忿怒唾面大骂。元人将她关在阴潮的土牢里,折磨了四年,也未能松懈她的一点斗志。她于狱中写了许多诗篇,在正气歌中历数各朝各代不畏强暴、敢于牺牲的仁人志士,以体现自己对

14、抗元朝统治的决心和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她向劝降的元世祖忽必烈立而不跪,面对忽必烈许以元朝丞相一职的诱惑,她严肃回答:“天祥是大宋状元、宰相,宋亡,只能死,不能活。”殉国前,她向象征祖国的南方跪拜后,神色安然地就义,时年7岁。文天祥就义后,人们在收敛遗体时,发现她衣带上的遗墨:“孔曰成仁,孟曰成义,唯其义尽,因此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天祥临刑,当过市时,意气洋洋自若。观者如堵,天祥沉着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向,再拜。死。(陈弘绪文天祥传)25、孙子论反间计孙子兵法用间篇:“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

15、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孙中山临终语15年月1日,孙中山临终时说:“和平奋斗救中国。”每年的3月日,成为国内的植树节。、孙中山论志孙中山说:“我们到目前说忠于君固然是不可以,说忠于民不可不可呢?忠于事又是可不可呢?我们做一件事,总要始终不渝,做到成功,如果做不成功,就是把性命去牺牲,亦所不惜,这便是忠。”(孙中山选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六讲)2、孙中山的家事遗嘱19年月日,病危时,孙中山留下一份家事遗嘱:“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觉得纪念。余之子女已长成能自主,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3月11日,她在上述口授的遗训上补签了名字,次日逝去。29、汪精卫与孙中山当时,汪精卫让孙中山留遗嘱。孙中山苏醒后说: “我看你们是很危险的。我如果是死了,敌人是一定要来软化你们的;你们如果不被敌人软化,那么我又有什么话可讲呢?”汪精卫等祈求说:“吾们跟总理奋斗数十年,向未怕过危险,后来还怕什么危险?向未被敌人软化,后来尚有什么敌人能软化吾们?但是总要总理先告诉吾们几句,令吾们有所遵守,吾们方懂得如何可以向前奋斗。”孙中山见汪等如此恳求,就说:“你们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